郭秀蘭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礎。本文基于閱讀—-學好小學語文的必由之路展開論述。
關鍵詞:閱讀;學好小學語文;必由之路
引言
在小學語文閱讀指導工作開展中,為了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需要按照學生教學工作實施中的要求,及時的對學生閱讀指導教學方式調整。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與效率提升的必要性
1.1新課改的要求
新課改的基本理念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作為當前的工作重心,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增強語文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真正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重要性,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教育意義,把學生培養成具有語文素養的適應時代發展的全面型人才。
1.2教育教學存在問題
當前的小學教育中存在很多問題,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中最為重要的學科之一,其教學內容主要是語言文化,這種語言文化是當今社會人與人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基于當今的小學語文教育標準理念,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和意識,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人才培養上發揮著極大的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方法逐漸顯現出弊端,不再適合當前學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必須進行調整。提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上的調整,強調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2.1教學理念落后
新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并未發生改變,他們認為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自制力和理解能力,因此不適合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從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情況來看,教師仍占據著課堂主體地位,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課堂上只能聽到教師講解,很少聽到學生發言,加上缺少閱讀時間,學生的閱讀能力根本得不到提升,更別談提高思維創新能力了。
2.2教學策略不合理
傳統教學方法的核心就是教師作用最大化發揮,忽略了學生主觀作用的發揮,小學語文的目的是培養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奠定基礎。小學語文中的閱讀教學是語文能力培養最深入的部分,閱讀能力的提升對于小學生的表達以及思維完善都發揮促進作用。所以在認識到學科意義的基礎上就要調整教學策略,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培養閱讀能力。
2.3忽略了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從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情況來看,小學生缺乏閱讀興趣,他們認為看電視、錄像、聽錄音更直觀、生動,比看書有趣。究其原因是教師沒有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在這種缺乏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運用的課堂上,學生自然對閱讀沒有興趣。
3改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3.1注重方法引導,逐漸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學生閱讀是積累詞匯、培養語感以及提升語文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有重要意義。但是,因為小學生學習習慣還未養成,部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只是在流于形式,甚至是一目十行的閱讀,所以有必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有效引導,把學生的讀、思、用結合起來,提升閱讀的實效性。其中,特別是注意要引導學生朗讀。朗讀是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朗讀能否達到預期效果,范讀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中要重視教師的范讀,讓學生在聽教師范讀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去抓住重點與核心,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讀,使學生幾乎看見人物的形象,聽見人物的聲音,更能領會教師的感情,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逐漸學會如何去有效閱讀。
3.2更新教學理念
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常常無視學生的主體性。這種教學理念顯然是錯誤的,不利于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以自己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學生通過閱讀和思考自己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3精選文章,拓展閱讀的實踐
好文章有其獨特的吸引力,這就是閱讀的魅力所在,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既感受了人生、陶冶了情操,又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對文章的細讀教學是十分有利的。對于優美文章的教學我們需要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首先,我們要為提問創設情境,一個好的問題情境有助于對問題的解決,增強學生對問題探索的興趣。其次,還需要創設一個活動的情境來渲染閱讀的氣氛。活動情境是伴隨著活動過程的,是活動的催化劑。教師設計活動情境的時候一定要與活動的內容與形式融為一體。例如,朗讀優美文章時,配上柔美的音樂,就會給人帶來愉悅的享受。在小組活動比賽時,適度地喊一些口號,有助于激勵學生進取。集體合作時有計劃地組織他們討論,就是為學生的學習搭建更為開放的舞臺。
3.4注重興趣引領,培養閱讀習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來說,興趣對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有著重要作用。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興趣的激發,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樂趣,只有這樣才能夠養成勤于閱讀和主動閱讀的習慣,所以我們要注意在閱讀興趣的引領下,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課程教學的安排,在課上、早午讀等時間,和學生一起閱讀,邊讀邊析,給學生們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其次,在教學中,教師要用直觀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的事物。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讓學生的眼睛、耳朵、大腦等多種器官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為學生創設一個愿讀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最后,為了讓學生愛上閱讀,讓學生讀更多的書,我每周都從圖書室借來幾十本書,“獎勵”給愛讀書的學生。
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我國學生教學工作實施中較為重要的一項教學工作,在現有學生教學工作開展中,為了能夠更好地展示出學生教學質量,需要按照學生教學工作開展中的要求,將閱讀指導工作落實,這樣才能保障在課外指導對策實施中,更加有效的為學生教育工作實施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先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研究[J].亞太教育,2019(08):68.
[2]李榕梅.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亞太教育,2019(08):102.
[3]李方亮.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十項策略[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