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教學改革對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育應該提升學生全面素養(yǎng)。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學體育教學角度,分析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存在基本意義,研究了具體教學形式與方法,希望可以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學生;以生為本
引言:體育教學在提升國民體格,增強民族精神方面發(fā)揮著重要意義。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在促進體育教學模式改革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在實際應用中獲得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一、以生為本的教學策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重在尊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根據不同學生的體能情況來開展適合學生身體狀況的體育教學。教師在利用以生為本的教學策略對小學學生進行培養(yǎng)時,能夠更加符合學生的培養(yǎng)發(fā)展目標,推進體育教學進行改革。在不同的體育活動中,學生能有足夠的體力和活力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當中,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同時,有利于學生在課下自主開展體育活動,體會體育鍛煉中的樂趣,增強鍛煉的自主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差異來劃分活動小組,小組中的學生體能大體相同,在開展活動時能更積極地融入其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另外,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針對不同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避免了絕大多數的課堂沖突,減少教學過程中意外事件的發(fā)生頻率。
二、實施以生為本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
體育老師大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幾乎都不與學生互動,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這會導致教學效率很低。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采取合作溝通的學習方式,積極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優(yōu)勢項目、身體素質進行分組,讓每個人在小組內都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樣可以讓學生加強交流,學到更多內容,增加學習的主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各個小組成員相互合作,積極溝通,共同完成小組目標,不僅可以提高團隊協調能力,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而且能讓他們學習到更多的運動技巧。
(一)教學方式多樣化
教學方式多樣化包括更新教學理念和引入多樣化的活動形式。教師的教學理念影響著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水平,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能夠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營造良好的師生交往氛圍,有利于體育課堂教學。因此,要加強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結合教學要求和時代精神更好地完善體育教學質量建設。教師應積極增加教學活動的多樣性,搜集不同的體育活動資料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鼓勵學生積極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增加體育課堂教學的樂趣,使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能夠保持心情的愉悅。教學活動的多樣化保證了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有效減少了學生對體育課堂的倦怠感。
體育教師應少用“別人都會,你不會”這樣打擊人的話語。對于小學的學生來說,這樣的語氣只會讓他們遠離體育,會讓他們覺得上體育課是一種煎熬,是一種精神折磨。體育老師應多使用鼓勵、表揚的話語,如“做得很好,繼續(xù)保持”“加油,別泄氣,你可以的”等,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體會到體育課程的魅力,調動學習的主動性。
(二)創(chuàng)設合理有效的教學情境
體育不同于其他的課程。對它的學習多是以實踐的方式實現。在體育教學中,老師應當考慮每個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和身體狀況,在訓練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時,要多一點耐心,降低活動的難度,讓學生感到自己能夠完成訓練,逐漸增加其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從學生的角度開展體育課程能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才能全面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體育鍛煉中,了解一項體育運動的意義、規(guī)則等。例如,教師在組織長跑時,可在活動開始前為學生講長跑的起源、歷史演變、當今長跑運動的發(fā)展情況等,還可結合具體的體育名人事例引起學生對活動的興趣。在長跑的過程中可設立比賽情境,在比賽之前對學生講解具體規(guī)則和注意事項,引導學生進入活動情境中,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創(chuàng)設具體競賽情境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體育課堂中能盡可能多地將興致放在課堂活動內容上,積極融入教學環(huán)境中。
(三)有效進行激勵
通過學習有趣的體育課程,小學生會開闊自己的視野,能夠發(fā)現更多有趣的事物,并且他們對于自己的身體也會有更多的認識,通過參與一此體育鍛煉活動,小學生不斷地開發(fā)自己身體的潛能,他們對自己也會越來越有信心。然而,在同一個班級中,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還是比較有差異的。所以,教師要注重運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調節(jié)。當學生表現優(yōu)異的時候,教師要及時肯定他們在其中的努力和自信,而他們表現不太好的時候,教師要及時地安撫,讓他們認識到還有哪此地方做得不夠,讓學生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四)開展綜合評價活動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感受,不能僅僅針對學生的體育活動進行評價,而應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包括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完成情況,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對完成情況不合要求的同學進行鼓勵,對其下一次的表現提出期望,鼓勵其積極進行課下鍛煉;鼓勵完成狀況優(yōu)秀的同學再接再厲。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有利于學生對自我進行督促,在不斷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中更好地完成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增強身體素質。同時可以建立綜合評價平臺,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對學生的活動情況進行跟進記錄,有利于把握學生的總體情況,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
同時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滿正能量,對學生的心理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主動解決學生遇到的難題,積極帶領學生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體育準備活動,讓他們真正體會到體育帶來的樂趣。學生如果依賴體育老師,就會在每次上課時都充滿期待,在課堂上也總是躍躍欲試。因此,一個出色的體育老師不僅要有專業(yè)的體育職業(yè)技能,而且要能在課堂上帶領學生,起到標桿的作用,讓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個人修養(yǎng)在學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師要在班級里建立威信,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能改善教學質量。
結論: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老師應當起到指導和主動幫助困難學生的作用。老師要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照顧每一位學生的感受,在課堂上用分組完成任務或做游戲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班級團隊意識和凝聚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始終將學生的積極性放在第一位,講解要包含師生互動,多聽聽學生的感受,讓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化被動為主動,尊重不同學生的差異,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加入體育活動,享受體育課程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趙婧語,郭蘭英,劉萬兵,吳善武.黃岡市城區(qū)小學健美操教學開展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08):78-82.
[2]谷天旭.淺談冬奧會背景下雪地球運動進入小學體育課堂的積極意義[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2):233-234.
[3]丁乙珊.淺談籃球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
[4]郭元妹.借評價之東風,揚運動之風帆——淺談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的有效策略[J].田徑,2019(0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