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錦全
摘 要:多元化教學主要涉及三個內容,分別是教師教學的出發點是什么,教師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教師應該如何進行課堂教學,教師應該教授學生什么知識。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要想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應該注重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多元化,是促進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橋梁,利于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關鍵詞:多元教學法;小學數學;應用
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小學生年齡較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現象。同時,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由于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在教學期間無法有效的為小學生創設出適合他們認知的教學內容。此外,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由于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以至于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存在一定的難度。上述問題都不利于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在此基礎上運用多元化的方式開展教學,從而促使學生可以保持對數學學習的新鮮感,提升整體的數學教學水平。
一、巧用合作化教學,培養學生思維發散性
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通過將合作教學法運用其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組內根據自身的學習水平進行獨立學習,還能促使他們在組內相互學習探究,更可以借此促使他們的思維得到無限的提升,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筆者在帶領學生學習《小數除法》這部分知識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中,相互學習,彼此促進,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具體而言,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從下面幾點著手:(1)劃分小組。小學數學教師在劃分小組時,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保證整體學習能力的協調性。(2)創設討論的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創設如下的問題:“小鵬計劃4個月跑步224千米,他平均每周應該跑步多少千畝?”(3)適時引導。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針對性地啟發。怎樣列式呢?(4)展示合作結果。通過運用小組合作法,既可以促使學生在組內進行有效的交流,還能強化他們的思維發散性。
二、運用生活化教學,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現行的小學數學課本中的很多知識,都與學生們的實際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要想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可以將學生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促使他們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當然,小學數學教師在將生活化教學運用到學生實際生活中時,應注重從小學生的認知角度為他們創設教學內容,促使其可以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從而促進生活化教學的高效進行。
例如,在講授《觀察物體》這節內容時,為了促使學生可以經歷觀察的過程,認識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可以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和形狀。上課之初,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向班級學生播放一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如:小藥箱、魔方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通過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的心理素質,還提升他們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獲得了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
三、采用游戲化教學,增強數學教學趣味
新課改后,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其中,游戲教學化教學便是其中一種。簡言之,游戲化教學的出現不僅得到了教師和學生喜愛,還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增加小學數學內容趣味性,就可以將游戲化教學運用其中,讓小學生可以在玩游戲中學習到數學知識,強化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在這個環節,小學數學教師應選擇適合小學生可以接受的內容開展數學教學,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升整體的數學教學質量,切勿選取難度較高的內容為小學生開展教學,降低了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數學廣角——找次品》時,為了促使學生可以通過比較、猜測、驗證等活動,探索出解決數學問題的策略,感受解決數學問題的多樣性,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上課之初,我并沒著急為學生講解數學課本知識,而是對班級學生說除了這樣的一個引子:同學們,今天我們要玩一個游戲。現在老師的手里有3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被老師你吃掉了3片,其余的2瓶沒有吃,現在我們如何將少的1瓶找出來呢。通過這樣游戲化的教學,不僅可以從促使學生能享受到游戲的快樂,還能增強他們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多元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要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并以他們的興趣作為教學的紐帶,創設集趣味性和操作性于一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信心和快樂,從而促進整體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彩霞.探討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9,(34):137-147.
[2]張海英.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36):16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