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凡 李詩豪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早就不再局限于曾經的溫飽,對于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生活也開始了不斷追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閑暇時期外出旅游,這無疑為國內旅游消費總額的提高奠定了基礎。本文基于1997-2017年國內旅游業的統計資料,選取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高速公路里程、國內旅游人數等指標,運用eviews軟件建立了合適的線性回歸模型,對20年來我國國內旅游消費總額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并對國內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國內旅游 消費總額 eviews 實證分析
一、引言
如今,旅游成為了很多人豐富精神文明生活的一種方式,我國國內旅游人數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甚至開始出境旅游。國內旅游消費總額也在快速增長,旅游業不斷向更高的一個層次發展。旅游業消費量、需求量的增加對提高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必然是有很大幫助的,但同時對其他相關產業也有毋庸置疑的影響。由此可見,對于國內旅游消費總額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很有必要,能夠探索出對其最有效的影響因素,繼而對我國國內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提供建議。
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學者對于旅游行業進行過相關研究。如潘瀟、朱勝[1]建立了一系列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通過線性加權的方法計算得出2015-2017年四川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水平。 羅靜、周丹[2] 以2005~2018年青海省旅游業統計資料為基礎,分析了近14年來青海省旅游業客源狀況和旅游業創收狀況的特征。黃月玲[3]以桂林市為例,研究了傳統旅游城市旅游業持續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性。
現有文獻多以某個省份或市區為研究單位,但是以整個國內為研究對象的文獻較少。鑒于此,本文運用合適的多元回歸線性模型,對我國國內旅游消費總額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
二、模型的設定
(一)影響因素的分析
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消費水平。當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時,消費欲望就會上升,可能就會將其中一部分用于旅游;鑒于這個因素的重要性,選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一個解釋變量(X1)。
2.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旅游只是居民眾多消費方式中的其中一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會對居民在旅游方面的消費額有一定影響。因此,本文選擇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一個解釋變量(X2)。
3.高速公路里程
每年高速公路的總里程肯定有一部分是來源于旅游的行程。若高速公路的總里程減少,旅游的公路里程可能就相應減少,從而影響旅游消費總額。因此,選擇高速公路里程作為一個解釋變量(X3)。
4.國內旅游人數
中國人口眾多,日益增長的旅游人數無疑為國內旅游消費總額提供了很大力量。而當旅游人數增長時,國內旅游的消費總額也在快速增長。因此,本文選擇國內旅游人數作為一個解釋變量(X4)。
5.其他因素
旅游情況根據個人偏好也會有所不同,出行場所的不同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旅游消費的不同,從而進一步影響國內旅游消費總額。人為因素積累過多時,這對旅游消費總額也會有一定影響。
此外,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居民甚至常常考慮出境旅游,相比之下在國內玩得很少,那么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一部分的國內旅游消費總額。
(二)模型的設定
Y 代表國內旅游消費總額,X1代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代表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X3代表高速公路里程,X4代表國內旅游人數。
基于以上數據,初步建立模型:
Y= C+C1*X1+C2*X2+C3*X3+C4*X4 +
三、數據的收集
根據國家統計年鑒,本文收集了我國1997-2017年國內旅游消費的相關數據。
四、模型的估計與調整
根據普通最小二乘法和計量經濟學相關知識,運用eviews9軟件可得如下估計結果:Y=-3009.310-0.584834X1+0.350635X2-18.75692X3+0.141362X4
R2=0.998497 =0.998121? F=2657.442? S.E=591.3543 D.W=1.939094
檢驗:按照一般的經濟理論,國內旅游消費總額與選取的自變量應該都呈現正相關關系,因此C1、C2、C3、C4應該均為正值。而上述模型中,得到C2、C4為正,符合經濟理論;但C1、C3為負,不符合經濟理論,此回歸模型并不符合現實際情況。判定系數:R2=0.998497接近于1,表明模型對樣本數據擬合優度較好。F檢驗:F=2657.442,在顯著性水平給定為0.05的情況下,F(4,16)=3.01,F>F(4,16),拒絕方程不顯著的原假設,回歸方程顯著。其F統計量的P值0.000000也明顯小于,整體的解釋變量聯合起來對被解釋變量 Y有顯著影響,模型線性關系顯著。t檢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的t值絕對值小于2 ,表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對國內旅游消費總額(Y)沒有顯著影響,且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X2)的t值絕對值小于2,表面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收入對國內旅游消費總額(Y)沒有顯著影響,高速公路里程(X3)和國內旅游人數(X4)的t值的絕對值均大于2,表明高速公路里程和國內旅游人數對國內旅游消費總額是有顯著影響的。
由上述分析結果可知,模型存在一定問題,下面進行計量經濟檢驗并對相應現象進行修正。
(一)多重共線性檢驗
先分析各個因素與被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以及各個解釋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利用COR Y X1 X2 X3 X4命令進行相關系數檢驗,得相關系數矩陣為:
通過計算表明,各解釋變量都與被解釋變量高度相關,且各個解釋變量之間也是呈現兩兩高度相關的。先按照逐步回歸原理建立回歸模型。
1.建立一元模型
根據理論分析,國內旅游人數(X4)是影響國內旅游消費總額的主要因素,相關系數檢驗也表明確實如此,所以以Y=a+bX+作為最基本的模型。
2.運用逐步回歸法,確定最合適的模型
先建立只含有X4的一元回歸模型,再分別加上X1 X2 X3,根據結果發現,當加入第二個自變量時,X1、X2、X3的相關系數都會變成負值,經濟意義檢驗不通過,因此需要將加入的第二個自變量舍去,所以確定模型為一元回歸模型:
Y=-5947.985+0.099245X4
(二)異方差檢驗
運用eviews軟件進行懷特檢驗,可以看出nR2對應的P值為0.7664>0.05,固模型不存在異方差。
(三)自相關檢驗
運用BG檢驗法進行自相關檢驗。根據檢驗顯示,很明顯存在一階自相關,用廣義差分法消除自相關性。當僅引入AR(1)時,經過87次迭代后失敗,當引入AR(1)、AR(2)時自相關性得到消除。
因此,模型為:
根據廣義差分法模型可知,國內旅游人數每增加1萬人,國內旅游收入將增加0.104306億元。
五、結論與建議
中國地大物博,國土面積非常遼闊,不同地區由于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風景、氣候、習俗等等,因此有著較為豐富的旅游資源。同時因為近些年經濟、交通的快速發展,出門旅行成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各處美麗的景象、獨具特色的習俗和日益發達的交通為旅客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綜上所述,我國在旅游業的發展方面具有良好基礎并且獨特優勢。面對新形勢新機遇,如何在客觀審視自身問題和差距的基礎上,確定更為明確的目標,將思路捋得更清楚,把握更為優良的對策,在新一輪旅游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占得先機,是我們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首先,要從消費水平的源頭出發,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從而有利于經濟水平、國內生產總值的更大提高。其次,負責旅游發展、管理的有關機構要加大工作的相關力度,集思廣益,多思考并討論出好的對策,加快推進國有旅游公司的改制步伐,逐步理順景區經營機制,預先著手開展對私營景點的摸底、清理和收回工作,實行一票制。另外,旅游方面專業人才的引進和發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把旅游業當作一項長遠、穩固的產業來發展。改革并創新旅游體制,從旅游市場監管、旅游公共服務、旅游產業促進、擴大旅游開放、旅游管理體制和基礎制度等推進綜合改革。推動旅游業繼續發展,需要國家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潘瀟,朱勝.四川省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分析[J].價值工程,2019,38(31):262-264.
[2]羅靜,周丹.2005~2018年青海省旅游業發展狀況特征分析[J].青海科技,2019,26(05):15-20.
[3]黃月玲.傳統旅游城市旅游業持續發展與經濟增長相關性——以桂林為例[J].社會科學家,2019(06):62-67.
[4]任芳玲,左童.延安市旅游收入預測及影響因素分析[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8(03):18-22.
[5]夏文鏡,陳楷健.多元回歸模型下四川省入境旅游收入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湖北農機化,2019(16):135-136.
作者簡介:吳一凡(1999——),女,漢族,安徽池州人,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2017級本科生,研究方向:投資學
李詩豪(2000——),男,漢族,安徽池州人,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2018級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