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舒
[摘要]目的:探究優質護理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間,選取我院收治的56例妊娠高血壓產后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護理方式作為分組依據分為優質組與參照組,優質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模式,參照組患者接受普通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優質組患者產后24小時內總出血量數值低于參照組患者,組間數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組患者接受護理后血壓改善程度顯著高于參照組患者,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患有妊娠高血壓產后出血患者接受優質護理可有助于降低出血總量,快速平穩血壓,具有較好的臨床實用與推廣價值。
[關鍵詞]妊娠高血壓;產后出血;優質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5-0153-01
妊娠高血壓屬于妊娠期婦女特有的疾病,病情嚴重的患者會出現突發性昏迷和長時間頭暈等癥狀,對于產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極為不利。本文主要研究優質護理對于妊娠高血壓產婦產后出血的護理效果,現作以下詳細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間,選取我院收治的56例妊娠高血壓產后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護理方式作為分組依據分為優質組與參照組,優質組患者中初產婦與經產婦比例為12比16,患者年齡范圍為(23~41)歲,平均年齡為(28.9±5.7)歲,妊娠時間為(36~42),平均妊娠時間為(40.1±1.2);參照組中初產婦與經產婦比例為13比15,患者年齡范圍為(24~40)歲,平均年齡為(29.2±5.4)歲,妊娠時間為(37~41),平均妊娠時間為(40.2±13)。使用SPSS統計學軟件輔助分析兩組患者年齡、妊娠時間以及病情均為發現明顯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同期比較醫學價值。所有患者和家屬均由護理人員提前護理事宜且患者家屬全部簽署知情書文件,本研究項目已通過科室審批與院辦審核,下發有正式資質認定文件。
1.2方法優質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模式,參照組患者接受普通護理。參照組護理人員需要觀測記錄患者出血情況,檢測生命體征。優質組護理人員需要從病房環境、心理以及生理方面開展優質護理工作,護理人員需要為產婦提供一個良好康復外環境,確保病房內安靜、空氣清新、溫度適宜,需要保證光線柔和,產婦能夠得到優質的休息。護理人員還需要密切觀察產婦心理狀態,積極與產婦溝通,可通過談話的方式舒緩產婦的心理壓力,可為產婦播放輕音樂,確保產婦心態良好,不會影響到血壓。
1.3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的血壓;(2)記錄兩組患者產后24小時內總出血量,由護理人員目測觀察手術臺及地面的血液量加上稱重法計算法患者產后總出血量。
1.4統計學方法所有研究數據統一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分析處理,采取T檢測,當檢測后的P值小于0.05時即可認定組間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產后24小時內總出血量比較優質組患者在產后24小時內的出血總量為(560.21±150.27)m1,參照組患者在產后24小時內的出血總量為(693.74±130.86)ml。優質組患者產后24小時內總出血量數值低于參照組患者,組間數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7615,P<0.05)。
2.2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血壓數值比較接受護理前,優質組與參照組血壓數值并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護理后優質組患者血壓改善程度顯著高于參照組患者,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詳細血壓數值見下文表1。
3.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在妊娠期女性中的發病率不低,屬于懷孕女性獨有的多發的臨床疾病。妊娠高血壓患者通常在孕周20周以后發病,患者全身小動脈都會發生痙攣性收縮將會導致水腫、蛋白尿,出現典型高血壓癥狀,嚴重可危及患者生命。當前隨著女性生育年齡有大齡化發展趨勢,妊娠高血壓的發病率也隨之上升,患者發病以后必須接受嚴格的孕期疾病管理,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若護理工作失誤,極有可能導致孕婦發生子癇嚴重危害孕婦生命健康。隨著近年來女性群體對于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逐漸加深,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治療手段也在不斷優化,臨床上妊娠高血壓的預期治療效果較好。研究證明優質的臨床護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妊娠高血壓患者發生產后出血風險。優質護理模式是當代醫學新型護理模式產物,其核心護理觀念是以人為本,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思想。優質護理模式下著重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總而言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后出血患者選用優質護理模式開展護理工作,對于縮短患者治療時間對于積極作用,具有極佳的應用于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