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謝娜 張貴英


[摘要]目的:分析優質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將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診斷的104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視為調查對象,在任意編號后納入優質組與參照組(n=52)。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優質組實施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結果:與參照組患者比較,優質組患者的生理職能、軀體疼痛、情感健康及社會職能評分均相對較高,數據間比較包含統計學差異(p<0.05)。參照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率為84.62%,優質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率為98.08%,數據間比較包含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護理期間的應用,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建議推廣使用。
[關鍵詞]優質護理干預;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患者;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5-0174-02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病程時間多相對較長,患者多存在長時間情緒失調、飲食不規律的問題。臨床多以胃粘膜保護劑對患者實施藥物治療,影響著患者治療的效果。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個人疾病知識掌握程度、治療依從性,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關系到患者的生活質量。為了深入調查優質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療中應用的價值,文章將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診斷的104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視為調查對象,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診斷的104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視為調查對象,在任意編號后納入優質組與參照組(n=52)。參照組患者中男女占比30:22,患者年齡在30-68歲之間,年齡均數為(50.46±2.27)歲。優質組患者中男女占比29:23,患者年齡在30-69歲之間,年齡均數為(50.54±2.18)歲。組間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距,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為患者實施藥物應用方式的指導,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優質組實施優質護理,具體方式如下。
1.2.1心理疏導:向患者介紹患者發生的原因,常見的癥狀及治療的必要性等。護理期間需要注意站在患者的角度,多關心患者,獲得患者的信任感。在溝通期間需要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為患者實施心理疏導。為患者介紹成功的治療案例,多鼓勵患者。
1.2.2健康指導:以多樣化的方式實施健康指導,比如可以為患者發放健康教育小冊子,以視頻、電視、網絡等等方式實施健康知識講解。為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治療期間需要注意的各類事項,語言的應用需要通俗易懂,且邀請患者家屬參與其中。
1.2.3飲食指導:結合患者癥狀特點,實施科學的飲食搭配,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比如可以多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指導患者禁止食用刺激性較強的食物,禁煙禁酒,禁止喝牛奶,堅持多食多餐的原則。
1.2.4生活干預:為患者創設一個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指導患者適當運動,比如可以參與有氧操鍛煉等,提升其自身免疫能力。為患者介紹睡覺前泡腳等康復路徑,促進患者血液循環,以縮短患者恢復時間。
1.3評價標準:采用SF-36量表比較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包含生理機能、軀體疼痛、情感健康及社會職能評分,分數在0-100分之間,分數高則患者的生活質量較高。比較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選項包含良好、尚可及不滿(滿意率一良好率+尚可率)。
1.4統計學處理以spss20.0展開數據的統計學計算,計量資料應用t值予以檢測,x為計數資料檢測工具,在p值<0.05的情況下,則認定為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與參照組患者比較,優質組患者的生理職能、軀體疼痛、情感健康及社會職能評分均相對較高,數據間比較包含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率比較:參照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率為84.62%,優質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率為98.08%,數據間比較包含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慢性胃炎的發生與患者個人的機體免疫狀態密切相關,患者長時間飲食不規律,則會嚴重影響其營養吸收的效果,增加了患者患病的幾率。全面的護理指導能夠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對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優質護理模式下,主要是常規觀察患者癥狀特點、臨床表現的基礎上,為患者實施全面的護理指導。將心理疏導、健康教育及飲食護理等內容融入其中,關注患者心理變化情況。護理人員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根據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臨床癥狀,實施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指導、健康教育及飲食指導等。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實際的飲食情況、生活情況科學指導,為患者創設舒適的住院環境,且指導其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科學的飲食規律,增強其自身免疫能力。在科學指導的模式下,能夠減少患者的盲從感,使患者能夠更加主動地服藥,接受各項治療及護理工作,對良好護患關系的構建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本次數據調查結果顯示,優質組患者的生理職能、軀體疼痛、情感健康及社會職能評分均相對較高,且參照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率為84.62%,優質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率為98.08%。優質護理干預能夠提升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也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的有效路徑。
綜合上述內容,優質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護理期間的應用,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建議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