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杰 鄧艷鴻 饒和平 毛翠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性別護理專業學生自愿填報情況;方法:自行設計志愿填報問卷表,以護理專業為調查對象,將所有男生30名納入調查對象,以班級為單位隨機抽取100名女護生為調查對象,就入學護理專業志愿填報狀況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與男性相比,女性的學生自愿選擇護理專業的人數較多,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志愿信息來源的途徑上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男生多依靠網絡和親朋好友而女生則多依賴于親朋好友和招聘會(P<0.05),在選擇原因上男女生并沒有太大的差異(P>0.05),在志愿推薦人方面由父母推薦的男生大于女生(P<0.05),在志愿填報入取時男生被調劑的人數明顯大于女生(P<0.05), 畢業后繼續選擇從事護理專業的問題上大部分男生不愿意繼續從事(P<0.05);結論:在護理專業志愿的填報上女生自愿選擇的程度明顯大于男生(P<0.05),需要加強對男護生的專業思想教育。
關鍵詞:高職護理;性別;志愿填報;對比
目前醫院護理人員緊缺,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就讀護理專業,過去全部是女性選擇護理專業,現今少數男性也選擇了護理專業。影響學生志愿選擇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生源地的不同、家庭經濟狀況、日后就業等等因素都在影響著志愿的填報。但中學生會常面臨選擇的困境,考生在辨別是非上單能力有待提高,自我認識不夠全面,主觀能動性不強等問題[1]??赡苡泻艽笠徊糠诌x擇聽取老師、家長甚至朋友的意見或建議來填報志愿。為了解高職護理專業填報志愿的自愿程度情況,我們展開了調查。通過相關調查輔之以深度訪談,在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視角來分析當前學生對高考擇校擇專業相關因素的看法和態度。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家長、學校提出相應對策建議,對高考學生科學理性地填報志愿起到一定指導作用?,F報道如下。
1.調查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為衢州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的學生。選取本院校醫學院三年制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男生30名納入調查對象,以班級為單位隨機抽取100名女護生為調查對象。學生納入標準:所有在校的三年護理專業學生。排除標準:在醫院進行臨床實習的護理專業學生。本次調查共發問卷130份,回收有效問卷130份,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100%。
1.2調查方法
1.2.1調查工具
自行設計志愿填報問卷表,問卷包括一般資料(如性別、年級、年齡、民族等)和專項資料(如是否自愿填報護理專業、信息來源、選擇原因等6項內容)。所有專項調查內容采用單項選擇形式回答。問卷還設置高考填報志愿的合理程度的看法及其意見,為開放式填寫內容。
1.2.2資料收集方法
問卷設計完成之后,先隨機抽取10名護生進行預調查,并根據問卷情況及護生意見進行修改,形成正式問卷。先對調查員進行培訓,然后派出學生調查員(2人一組),對隨機抽取的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問卷調查,在介紹問卷表填寫方法的基礎上,由被調查對象自行填寫問卷,當場回收,同時與部分調查對象進行面談。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與男性相比,女性的學生自愿選擇護理專業的人數較多,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志愿信息來源的途徑上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男生多依靠網絡和親朋好友而女生則多依賴于親朋好友和招聘會(P<0.05),在志愿推薦人方面由父母推薦的男生大于女生(P<0.05),在志愿填報入取時男生被調劑的人數明顯大于女生(P<0.05), 畢業后繼續選擇從事護理專業的問題上大部分男生不愿意繼續從事(P<0.05),詳見表1
3、討論
3.1不同性別護理志愿填寫情況比較分析
調研結果表明,男生和女生在填報志愿的情況上有一定的差異,男生大部分填報護理專業不是自愿的,是父母要求而填報的護理專業,信息來源的途徑、選擇護理專業的原因也大不相同,不同性別對志愿填報的自愿程度不同,因此我們應該多開展有關志愿填報的講座來改變父母自己家人的觀念,使得學生有自己選擇權。同時在志愿填報方面,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渠道,使得同學們不盲目,不盲從,有目標的去填報志愿。在志愿填報的選擇原因上,調查結果顯示并沒有特別大的差異,表明在選擇原因的問題上對志愿填報的結果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可能與護理專業確實是社會緊缺專業有關[2].本研究顯示,在畢業后是否愿意從事護理事業此問題上大部分男生是選擇不愿意的,明顯低于女生(P<0.01),提示我們應該在更多的關注護理專業男生的心理等問題,強化就業前景教育,特別是近年來男護士由于身體等優勢,在醫院ICU,手術室,急診科等科室明顯受到醫院歡迎,需求也明顯過加,要積極鼓勵男生學好護理專業并服務醫療護理事業。
3.2提高學生護理志愿率的措施
為了能夠更好的讓高考的同學有目的的選擇填報自己滿意的專業,提高填報志愿的效率,豐富同學們關于志愿填報的內容,使得具有目的性,提升對各個專業的了解程度,啟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必要改變志愿填報的方法方式、出版更多關于高考志愿填報的書籍,多開展關于志愿填報的課程以及講座,使用大數據的方式更加明確各大名校以及各個專業的往年的填報人數、以及日后就業的利弊情況,同時對家長們也進行更加理智型、專業化的培訓,從而達到更加優化的志愿填報,提高志愿填報的效率
3.2.1改變志愿填報的方式方法
改變傳統的通過書籍調查報考資料,來了解各個院校及其專業的情況,可以通過設計和開發新的軟件,將學生的平時愛好、平時成績等各個方面來進行多方面的分析,做一個綜合性有根據全面的分析,為他學生提供方向和參考意見,有目的和目標。
3.2.2出版關于高考志愿填報的書籍
優化傳統志愿填報書籍,更加的細致化的把各個院校及其專業的日后就業前景及其他因素,減少學生尋找資料的時間,提高效率,為學生提供更加明確的填報資料。
3.2.3 開展課程及講座
開展志愿填報的課程,利用數據統計,PPT和更加簡易通俗的語言交流方式使得學生來了解志愿填報的方式,對志愿填報的方式做更加精確的分析。
3.2.4大數據的使用
報考過程中考生在查閱資料的時候,就會利用到網絡,網絡則會成為報考者獲得信息最為重要的渠道,并且最受報考者信賴[3],所以在此時應該推廣大數據的使用,來解決志愿填報的問題。
3.2.5對家長的指導
考生在報考過程中會因為沒有經驗而比較盲目,那么在這時候會聽取家長的意見或者建議,那么家長在時候是起著導向作用的,應該在從孩子自身出發提供意見和建議,從高考志愿填報的主體分析,明確高考專業志愿反應了誰的意愿,是否充分體現了考生的個人意志[4].
參考文獻:
[1]楊東京,高考志愿填報中高考生自主選擇能力的調查和培養路徑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2]黃盈盈,吳貞貞,黃晨夢.ICU男護士情感型領導感知對留職意愿的領導[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35):4446-4449
[3]陳國基.高考志愿填報者的報考行為研究[D].南京大學.2014
[4]梁月明,試論高考專業志愿的非志愿性[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1,(04):50-52
作者簡介:丁杰(1998-),女,大專,從事護理教育學習與研究。
指導教師:饒和平,教授;毛翠,講師,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