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山
摘 要:在我國進行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下,我國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越來越注重教學和生活的結合,從而充分體現課堂教學與生活的關聯,很多數學教師也開始在其教學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但由于數學教師經驗不足和能力的限制,導致當前生活化教學存在一些弊病,和該教學模式的實際要求有差別,并沒有發揮其價值,甚至還給當前的教學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果。故本文就當前采取生活化教學所產生的弊病做了簡要介紹,并結合實例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將教學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望能給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教育界教小學生活化的呼聲越來越大,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開始在教學中與這種呼聲進行響應,但就成效來看,一些數學教師由于理解上有錯誤,再加上自身教學能力的限制,使得該教學目標并沒有達到,故進行課堂教學的探索,找出有效實施該類教學方式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弊病分析
1.1和小學生所處的實際情況不符
雖然小學生的年紀不大,但其也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對實際生活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認識。數學教師如果能夠將課堂教學真正的和小學生所處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結合,那必然能給其教學活動帶來一些益處,也能幫助小學生提升其在數學方面的學習能力。但實際情況是,多數數學教師往往不注重小學生經歷的實際生活,認為只有那些和教學內容特別相關的生活知識才是有價值的,使得其引入的生活實例都和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經歷沒有實際的聯系,讓小學生對這些列舉的生活實例難以理解,也加大了其學習數學知識的難度。[1]
1.2使教學目標沒法有效達成
進行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都需要在上課前設置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目標,從而為整個課堂教學都能圍繞確定的教學目標來進行。但當前很多數學教師為了刻意的追求教學更加生活化,常引入一些和教學目標完全沒聯系的生活實例,或創建一些沒有意義的生活教學場景,不僅讓課堂教學時間白白消耗,也使得數學教師設置的教學目標沒辦法達成,小學生沒能學習應有的數學知識。
2 策略探討
2.1進行生活情境的合理設定,導入教學
對于任何教學活動而言,其教學開展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會為課堂教學確定一個基調,對整節課產生影響,故數學教師就可在教學內容的導入環節設計和小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生活情境,讓小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感受到生活的氣息,從而激發出小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欲望。數學教師進行生活情境設定時,要確保生活情境不僅和實際生活有聯系,也要確保其和該節課數學教師所要傳授的知識有關聯,從而讓數學教師在該生活情境下,將小學生引入到課堂教學知識時毫無違和感,也讓小學生能切實有效的從該生活情境下發現其中存在的數學知識,從而加深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如在進行小學六年級課本內容圓的課堂講解中,數學教師就可先在課下收集一些和圓形物體相關的圖片或視頻,譬如小學生吃飯用的圓盤和喝水用的杯子等,然后在課堂教學開始的時候,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這些收集到內容,在小學生進行觀看的同時,數學教師就可提問諸如“這些圖片上的物體都有一個什么共同點”之類的問題,然后讓小學生回答提出的問題,使小學生處于一個與圓相關的生活情境當中進行思考,數學教師再在小學生回答問題之后,將小學生引入到圓的教學當中,從而讓小學生在該情境之下對圓的知識更加感興趣,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2]
2.2將教材內容變得富有生活感
就我國小學數學人教版現行的教材而言,其教材上很多例子雖然和生活有較大的關聯,但隨著我國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一些例子已經和生活有了出入,要實現教學內容和生活的更加貼近,數學教師就需要首先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解讀,了解需要傳授給小學生的數學知識,然后還要能對小學生的心理狀況以及其當前面臨的生活實際情況有非常全面的了解,再探討如何能夠將教材內容進行轉變使其能和小學生的感知世界更加合拍,讓小學生能夠從書上看到生活,從所學的知識中聯想到生活上的個人經歷。[3]
2.3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為讓教學更富有生活化,數學教師還可多多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讓小學生能夠從這些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并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在實踐活動開展之前,數學教師一定要對所要教導的數學知識進行充分分析,確保其實踐活動能夠做到讓小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否則實踐活動就會喪失其教學價值,只能作為讓小學生休息娛樂的時間。在對小學二年級課本知識觀察物體的學習中,如果僅在教室內觀察數學教師準備的示范物品,那小學生的思維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不能對該節知識有更好的認識。故數學教師就可在上課之后,帶領全班小學生走出教室,邁向教室外的生活世界,讓小學生認識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物品,了解這些物品的形狀和性質,使小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數學知識,還能增大其人生閱歷,豐富其課堂記憶,使其能夠對數學課堂有更多的向往之情。
2.4讓小學生去發掘知識
在將生活和數學知識的融合過程中,數學教師還應該積極鼓勵小學生自己到生活中去發掘數學知識。小學生作為可塑性非常強的階段,其如果能夠對生活中所隱含的各種數學知識有自己發掘的能力,不僅可以讓其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也能對其其他方面的能力進行鍛煉,使小學生能對人類世界有很強的洞察力,故讓小學生自行探索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生活化教學的重點策略之一。
3 結束語
數學知識和生活是密切相連的,大多數數學知識都來源于生活的點滴,而之所以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能讓學生養成一定的數學思維,從而能夠為其實際生活所用,故數學教師必須要認識到其在教學生活化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積極的改正這些教學問題,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優化,爭取讓今后的小學數學課堂有著濃厚的生活化氣息,為小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馬力力.淺談小學數小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踐與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6(12):171-172.
[2]肖飛.生活化的數學數學中的生活——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20(6):121-123.
[3]潘錦程.點破數學與生活間的那層窗紙——小學數學教小學生活化的實踐[J].科技展望,2017.27(1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