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妮排·阿卜杜如蘇力
【摘要】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美術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作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舉措,受到了國內外教育領域的重視。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初中美術面臨著更高的教學要求和目標,強化初中美術人文素養教學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人文素養作為美術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對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要將人文素養的內容滲透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以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人文素養;美術;培養
引言
所謂“人文素養”,即“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體現出來的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的內在品質”。通俗地來說人文素養就是人們能力和品質的結合。美術課可以說是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生都喜愛的一門課程,因為這門課十分輕松而且可以任意發揮我們的想象力去觀察、設計、制作。但值得美術教師注意的是,學生們可以隨意地想象創造,但是教師不可以隨意地教學生,要保證每一節課都有一個固定的目標,讓學生在輕松的美術課中形成自己的人文素養以及將自己的審美觀和想象力合理的運用。
1人文素養在美術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1.1文化功能
美術教學以視覺形象感知和理解創作作為最明顯的特征,通過視覺形象來表達個體的思想觀念、審美價值和對事件的情感態度,所以說美術教育是開展美育教學的重要途徑,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是提高藝術感知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學生文化藝術水平的關鍵,其文化功能主要包括文化傳承功能、情操陶冶功能、審美鑒賞功能和品德教育功能,美術形式是人們交流思想、傳播文化、傳承傳統的重要途徑,同時美術又是人們繼承社會文明的重要方式,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學要求教師發揚民族傳統,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1.2人文素養教育價值
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具有很強的人文性,人文性主要是指教學中,充分尊重個人的生命價值,關心學生的切身利益。美術教育除了要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之外,還需要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并借此使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豐富起來,總而言之,美術教學離不開人文素質教育,感性與理性、動腦與動手等的結合,更要求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2初中美術課程加強人文素養教育的策略
2.1進行探究性學習
在初中美術課程中采用探究式學習的教學策略時要求美術老師要講究一定的策略與方法,既要對基本的知識進行講解,也要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一些人文內涵,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很大的差異性,這就要學老師要“對癥下藥”。美術老師在進行探究性學習時的培養目標設計時要兼顧學生人文素質水平和學習興趣,充分并有重點地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升人文素養的水平。初中美術課程的探究性學習需要美術老師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設置美術課程情境。根據學生的個性與特點,在教學活動中設置不同的文化情境。在一定文化情境中感受美術藝術的價值能夠使學生在觸碰歷史文化背景的同時產生一定的感性認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審美情趣也將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例如,在情境設置中要加入一定的歷史文化背景,讓學生感受歷史的變遷與文化的傳承。
(2)發現探究問題。在美術教師的規劃下,學生要從文化情境中去挖掘歷史的遺跡,探究藝術作品的背景文化和歷史知識。同時老師還應當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課堂中探究得到的人文精神在實際生活中進行二次內化,從而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和責任觀。
(3)探究問題解決方法。學生在進行探究性學習時會產生很多問題,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問題,特別是鼓勵學生采用合作的方式去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例如,鼓勵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美術作品時自由結組,采用開放式的相互觀察、共同探究、交叉討論、互動幫助等教學手段,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及合作學習精神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4)對學生的探究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在課程結束時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藝術作品形象背后所蘊含的人文內涵,并進行相關繪畫具體內容的講評,老師應該針對每幅作品中蘊含的人文內涵進行逐一評述。在這一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主動表達探究學習結果,特別是人文內涵方面的內容。學生通過這種課堂互動的形式把自己在探究學習中發現的問題、解決方法和心得體會表達出來,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夠把學到的人文內涵形成一種共享學習機制,從而使每位同學的人文素養都能夠達到提高。
2.2豐富美術人文精神
人類藝術有很多種,美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一幅優秀的美術作品一定會承載著相一定的人文精神。在初中美術教學融入人文精神的內容,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素養,改變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人文品質。當前,美術教育的終極目的并不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才是美術教育的終極目的。
2.3藝術來源于生活,美術教學應進行“生活化”教育
初中生還處于一個相對不成熟的階段,他們對這個世界和這個社會的認識還不夠充分,如果在美術教學的初級階段就讓學生們去描繪一些龐大主題的美術作品,會打擊他們創作的積極性,減弱他們對美術的興趣。人文素養的核心在人,學生的美術作品應該具有“人氣”,要讓學生從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人的身上去尋求創作的靈感,這樣他們創作起來才會更加得心應手,他們的作品才會充滿生氣。
總之,美術是人類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關注美術教育,培養人文素養。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學生人文態度,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是個長期而又艱巨的人類文化工程,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老師各方面的努力,教師必須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精心設計,充分利用各種條件去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參考文獻
[1]凌國榮.初中美術人文素養教學策略探究[D].合肥師范學院,2015
[2]李克.人文精神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學習(上),2017
[3]王建敏.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