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要】語文核心素養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及工作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對于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長期處于應試教育模式,這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沒有學習熱情,而且當前培養出來的“優異”學生普遍面臨“高分低能”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想要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善學能力、學生閱讀素養、學生語用能力。通過這些形式提高學生文化基礎,督促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習慣,以此來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現狀;優化策略
引言
基于核心素養下學習的學生,其創造力、自我約束力、個性發展均要比死板的學習完善許多。由此可知,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習新知時思想上的提升。在核心素養教學下的學生,寓教于樂,知識能力齊頭并進,有趣的學習降低了疲勞度的產生,能夠讓知識變得有趣起來,促使學習變得豐富多彩,最終得以展現核心素養下教學的魅力。
1語文核心素養
語文核心素養就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所具有的穩定語文學識,部分教學工作者表示語文核心素養是指閱讀、寫作、口語表達等綜合素質。語文核心素養能夠幫助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為構建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的基礎素養。語文核心素養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語文本質觀以及教育價值觀。語文核心素養既是語文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特有作用,又是語文獨特教育價值于學生身上的反映。和其他學科核心素養相比,語文核心素養有一個最為本質的區別就是思維品質。其是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不可或缺的思維形式,讓學生利用語言文字符號來對社會生活進行感知。語文核心素養還具備階段性,伴隨學生身心發展,培養側重點也會發生改變。對于一名學生來說,語文核心素養會直接貫穿其一生,并不僅僅局限于當前語文學習,還會對日后高階段學習乃至工作生活都會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具有終身性。
2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就目前來看,我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受傳統教學理念,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依然沿襲傳統方式,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例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僅僅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理論灌注,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會逐漸降低,無法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基于核心素養下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對學習情境合理創設,為語文教學的實施構建一個良好的環境。從學生方面來看,許多學生認為語文只需死記硬背即可,這種錯誤的認識,對語文教學的開展十分不利。據此,學生應擺脫這種固化思想,從新認識語文并愛上語文。
3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3.1明確教學目標
小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在于邏輯思維形成,借助學習將思維有效地遷移轉化的能力。所以,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教育,需要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健全學生個體發展和日常行為管理,并以注重培養學生開放性思維為主,簡化知識的領導地位,確保在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教育能夠突出學生的探索能力,改變教師在教學上的禁錮思維,能從高高在上的講臺上,走到臺下融入到學生中,陪伴著學生一起去學習領悟新知識。如:在學習第二單元,古詩《山行》時,這首詩的詩人杜牧是為了感嘆深秋中的山林美景而作的詩。教師教學時先板書這首七言詩,利用多媒體幻燈片播放幾幅深秋季節的山林美景,詢問學生通過圖片觀察到了什么,再借用圖片來講解詩句詩意,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能力,更好地領悟詩詞意境。在課后背誦古詩時學生會想起課堂上老師展示的圖片,結合詩詞大意背起來也會比以往輕松許多。如果學生在學習或者背誦時,生搬硬套,學習成效不見得會有所提升,時間長了反倒會對背誦有抵觸心理??僧斘覀円员局囵B核心素養為主開展教學時,學生也沉浸在寓教于樂的快樂中,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3.2完善教學組織
通過核心素養為基礎的教學,教師在教學方式上變得更開放自主,彌補了以往教學組織的缺口,且充實了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發展。(1)給出命題,自設情景,給予創想空間。在新一輪課改之后,課本教材的結構也有了巨大變化,以核心素養為中心,提高學生素養能力為目的,重新架構出一套符合教師新式教學組織的教材,有了教材做輔助,學生在課前預習,課中跟隨老師學習,課后自主復習,這都是以語文核心素養為基準的。(2)結合教材,培養邏輯思維,豐富想象力。有了教材的輔助,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科的課前預習有了興趣,引發了思考,而課中通過與教師互動溝通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且也能夠確保學生課后進行總結,最終逐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其中,課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們透露下節課學習的重點,以及學生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如教材習作模塊中,由我來編童話、續寫故事這兩個習作學習,教師根據習作要求可以利用這兩個題目來以鍛煉學生想象力、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為主,讓教材達到最好的效果。因此,教師要結合教材在課堂上找幾名學生來做簡要的復述,幫助學生理清邏輯關系,清晰架構。再如:教材第七單元中,課文《大自然的聲音》,教師授課之前,可以給學生出幾個有關小熊、小鳥、瀑布等大自然里的動物或事物的小謎語,猜中的同學可以模仿猜中的動物形態或叫聲。當課堂氛圍被謎語互動調動起來以后,教師再引入教材中的課文《大自然的聲音》,并讓學生自由大聲朗讀,此時學生在朗讀中會更加注意文中的語言描述,不自主地便學習到了新的修飾詞,從而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3)拉近距離,優化教學氣氛,和諧發展。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更要主動走進他們的世界,這樣才能更加完善教學組織,傳遞語文的核心素養。如教材第八單元《司馬光》一文,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為司馬光設置一個人物檔案,將這位書本上的人物推薦給學生認識。檔案上有姓名、性別、愛好、性格特點等,要求學生在仔細閱讀完后與老師共同完成司馬光的人物檔案。在整個合作中,師生和諧共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自主合作,為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做催化劑。
3.3豐富學生的社會閱歷
小學生的社會閱歷及社會責任感,是通過參加語文實踐活動,在他們更好地掌握了語言知識的前提下,逐步豐富積累起來的。在豐富了小學生的社會閱歷之后,他們才會擁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小學生的核心成就才能得到提高。教學中,我們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語文教學內容與核心素養發展之間的密切聯系,注重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與學生素質發展目標的緊密結合,有效強化小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
3.4優化教學評價
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提出,主要是為了貫徹落實人文主義精神,增加課堂趣味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當然語文作為各學科的文字基礎,需要集中整合各學科,為學生學習提供多元化視角。教師在教學中要落實多元化視角的人文主義精神,為學生提供多種角度的學術評價,創造評價學生的機會和輿論,充分發揮評價的積極作用,達到培養核心素養的目的。
4結束語
綜上,筆者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構成進行了分析,為確保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師核心素養及語文修養,采取合理的教學模式營造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進行培養,加強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通過以上措施,構建一個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孫衛紅.以讀促寫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64-65.
[2]吉婭俊.基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97-98.
[3]謝孝恒.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創新研究[A].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五卷)[C].十三五規劃科研管理辦公室,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