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素敏
摘 要:教育是為了培養全方面的人才,為了使人們獲得更好的發展,從而促進社會健康發展。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面對的世界豐富多彩,充滿各種誘惑,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因此,國家越來越重視道德與法治教育。本文從情感教育角度出發對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初中生;道德與法治;情感教育
在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情感教育至關重要。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立德樹人,要求學生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與法治觀念,從而正確地認識世界,積極地面對生活。因此,教師必須意識到情感教育對本門課程教學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情感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合理創設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內心情感
想要有效開展教學,首先需要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在合適的環境中,有利于教師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相反,如果不能保證教學環境,只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直接影響教學效率。九年級的學生與七、八年級學生相比,情感感知能力強,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創造具有情感氛圍的環境,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教材內容,把握相關知識。例如在《建設美麗中國》教學中,需要學生了解我國在發展中面臨的重大問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正視發展挑戰。課堂上我以視頻作為課程導入,為學生播放了有關環境問題以及人口問題的視頻,使學生直觀地感受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引發學生的思考。借助教學工具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搭建教學環境,通過視頻導入,學生很快進入了思考狀態,使得課程順利開展。在學習中,我通過問題不斷引導學生自主探討、總結,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總結出相應的答案。如,“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資源嚴重短缺是不是與經濟發展存在必然聯系?我們應該如何做?”這個問題,我要求學生通過討論總結答案,并派代表進行回答,其他同學進行補充。探討中,我作為引導者,需要給予學生一些提示,不能讓學生感覺無從下手從而降低學習積極性。總之,視頻導入與小組討論都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視頻導入是通過直觀感受引發深入思考,小組討論是為了使學生在交流中獲得不同的情感感受。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接受教材內容,有助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
二、組織小組探究活動,加深學生情感體驗
真實的情感體驗來自于親身參與實踐,教師在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需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基于社會生活而來的,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自然需要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而學生的情感體驗自然也離不開日常生活。因此,組織探究活動,有助于教師開展情感教育。例如,學生在學習《創新永無止境》這一小節時,我先組織學生體驗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科技產品,如,聲控臺燈、健康手環等,通過近距離觀察和體驗,學生能夠感受到科技的神奇以及創新的重要性。體驗結束,我將學生分為小組進行分析探究,討論決定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因素是什么,國家謀求發展為什么一定要進行創新等問題。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學生已經意識到科技創新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但是認識還不夠深刻,依然停留在科技創新讓生活更便利的層面。而后,我為學生播放有關中國科技發展的視頻資料,觀看后再次讓學生進行討論,這一次學生對科技創新的認識進一步加深,意識到國家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對綜合國力具有決定性作用。由此可知,教師開展情感教育,需要依托于探究活動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學生理解教材內容。
三、結合現實生活案例,升華學生真實情感
關于《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學生之所以感覺不到價值意義,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脫離了生活實際,只依靠教材開展教學難免會讓課堂變得乏味、空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案例,投入真情實感,使學生意識到道德與法制其實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中國人中國夢》這一課的教學中,我運用實際案例來向學生展示建設小康社會以來人們生活變化的照片,通過展示以前社會生活的圖片,讓學生思考過去與現在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對于學生而言,他們是現代生活的直接受益者,對于現代生活學生有著自己真實的感受,因此,將過去與現在進行對比,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明顯的差距,從而為祖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感到驕傲、自豪。而后,我又向學生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科技研究等方面取得偉大成就,感受中國的飛速發展。一個又一個的真實案例,使學生不斷感到震撼,其心中的愛國之情、民族自豪感也越來越強烈。結合真實案例進行情感教育,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情感的升華,有助于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使命,有助于學生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
綜上所述,在初中教育中,尤其是九年級學生,更應注重情感教育。教師需要在情感教學中喚醒學生內心的情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以及法治觀念,此外,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升華自己的情感,促使學生樹立遠大的目標,實現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鄭士國. 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0):52-53.
[2]高斌.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研究[J]. 考試周刊,2017(86):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