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本動力之一,學生只有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教師應十分重視的問題。教師要盡量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目的和意義,并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采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習興趣
引言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夠使學生情緒飽滿,集中注意力,主動獲取知識,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努力使教學生活化、趣味化,還要善于表揚和鼓勵學生,使學生走近數學、熱愛數學,產生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積極的情感態度,使學生快樂、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和技能。下面具體探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從社會生活中引入和發現數學問題
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目的和意義數學源于生活,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聯系生活實際進
行教學,其內容為學生所熟知,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也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意義,從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聯系實際生活,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目的和意義呢?這就需要教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精心設計教學,使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獲得發展。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發現并積累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使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讓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如在教學“容積單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包裝,記下它們的容量,然后在課上交流、學習,提出現實的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就能從生活中體驗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快速而深刻地理解有關容積單位的實際問題。
2在課堂教學中巧妙設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巧妙設置疑問,能夠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和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識的內在規律和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利用新知與舊知、已知與未知在學生認知過程中造成的矛盾沖突巧妙地設置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探究的意識和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解決問題。無論在復習舊知識、導入新知識,還是學習、鞏固新知識時,教師都應注意設計一些能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可在復習“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的基礎上設疑:是否個位上的數能被3整除,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呢?然后請學生自己去驗證、去探求、去發現。這樣,抓住學生的認知矛盾設置問題,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3教學方式多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只有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才能給學生以新異感,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保證數學教學順利進行。
3.1采用直觀教學法,利用直觀教具、學具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直觀教具及操作學具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直觀教學法,能化抽象為具體,直接說明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問題,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用學具動手操作,剪出、折出或者畫出軸對稱圖形,讓學生自主探究,在操作的過程中自己去探索、發現、再創造,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感性經驗形成表象,進一步體會軸對稱的含義,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3.2開展游戲、競賽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非常喜歡游戲活動,所以教師可充分利用游戲進行教學,巧妙地將教學內容融入游戲活動中,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開展各種游戲活動,如找朋友、奪紅旗、開汽車等,通過游戲使學生產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在游戲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組織一些數學競賽搶答等活動,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使學生產生自我提高的需要,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在競賽中通過努力不斷進步,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掌握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學得輕松愉快,提高學習效率。
3.3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提供聲音、圖像、動畫等,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動態化,能夠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寓知識于形象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并學以致用,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總之,數學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而小學生年齡較小,以形象思維為主,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發展,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娜.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路徑探討[J]. 教師.2018(24)
[2] 殷莉莉.淺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J].成功: 教育, 2018(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