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曹全碑》是隸書發(fā)展的巔峰之作,它強調以形寫神,章法雍容華貴,筆意顧盼流連,氣韻秀逸多姿。加之整體保存比較完好,字例較多,一向被認為是隸書學習的優(yōu)選范本,也是書法高考生的最佳臨摹范本,本文從筆法、字法、章法三個方面入手,對《曹全碑》臨習教學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希望能為高中書法臨摹學習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隸書;《曹全碑》;教學
引言:《曹全碑》全稱《部陽令曹全碑》,是我國現(xiàn)存東漢時期的重要碑刻,碑整體為長方形,高約1.7米,寬0.86米,全碑石質細膩,碑共900字。碑文主要對曹全平定黃巾軍事件進行了記載,也對陜西黃巾起義情況進行了記敘,整個碑文洋溢著歌功頌德的氣息。《曹全碑》于明萬歷初年,在陜西合陽萃里村出土,新中國成立后收藏在西安市碑林博物館。該碑的書法結體嚴整、氣韻生動活潑,風神瀟灑有度,結體上較方正,血肉豐滿,風骨矯健,最終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不激不厲、圓潤中常見挺拔,方正中微帶沉雄的風格。在浩如煙海的隸書作品中,它獨樹一幟,是漢代隸書經(jīng)典之作,把漢隸的風格展示得淋漓盡致,歷來是書法學習者臨摹的首選作品之一。對于學習隸書高中學生來說,選《曹全碑》為摹本也是非常合適的。我們以下就《曹全碑》的臨習教學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筆法臨摹
1.筆法以圓筆為主。該碑是對篆書圓潤遒勁特點的繼承和發(fā)揚,因此多用圓筆,但也適度運用了方筆,因此整體看起來是圓中帶方,給人一種柔中帶剛的感覺,臨摹者在開展筆勢的時候,要特別注重這個特點,要做到力到終端,尤其是筆畫的末端必須做到沉著勁斂,通過圓潤筆法,把率意舒展的境界展示出來。
2.筆法注重中鋒行筆。《曹全碑》是由篆書向隸書過渡的典型作品,因此在起筆、行筆和收筆過程中都要注意中鋒的運用,筆鋒應保持在筆道中行,筆鋒入出要保持徐緩,運行穩(wěn)重,起伏不能太大,筆畫要做到平實,護尾藏頭,點畫要給人一種遒勁的感覺,棱角不能過于分明,要給人以內斂含蓄的感覺。
3.主從之筆必須保持清晰。此碑給人一種躍動的感覺,弧形長線的主筆時帶來這種效果的重要原因,特別是橫、捺及橫挑都有典型的弧形長線,因此我們在學習中必須做到筆法自如,舒展飄逸,給人一種翩翩欲飛的感覺。
4.筆法做到形斷意連。此碑不同字之間的筆畫響關系給人一種相當密切的感覺,看起來有板有眼,因此在臨摹的時候要做到點畫呼應,動靜結合,整體上筆力力透紙背而又要表現(xiàn)出一種寬博的氣度。
5.行筆迅捷。此碑運筆給人一種行云流水的感覺,筆鋒內藏其中,絕不拖泥帶水,因此在臨摹時候要做到筆畫流暢,運筆迅捷,線條絕無裝飾,一筆下去,該停頓的時候就要做到戛然而止。
6.粗細運用自如。此碑整體上呈現(xiàn)出豎畫外部較粗,而橫畫內部較細的感覺,主筆較粗而附筆較細,字畫的粗細錯落有致,在臨摹中要特別注意這一特點,保證臨摹出來的字體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
二、字法臨摹
1.字法整體對稱均衡,重心給人以一種沉穩(wěn)的感覺。因為是篆書向隸書轉變的作品,因此我們要注意保持篆書的特征,字體上下左右的關系要把握到位。
2.字法整體參差變化。隸書本身就會給人以渾厚方正的感覺,但是把我不要就會造成平實呆板的效果,所以在臨摹此碑過程中,筆畫要注意做到參差錯落,給人以生動活潑的感覺。比如對一些半包圍結構的字來說,相背姿勢應當用于外背兩側,要做到內細外粗,這樣顯得字體跌宕有致,同時又端莊大方。
3.要做到長短生姿。筆畫長短要搭配好,長短要做到極致,并含蓄著自己的風格,給人以筆短情長的感覺。長畫要做到風神飄逸,短畫要做到緊湊精致,點畫要做到端莊遒勁。
三、章法臨摹
1.整個碑帖給人以疏朗平整、舒展奔放的感覺,橫勢是其主要章法,長、方結體交錯進行,橫向流暢自如,縱向偃仰有致,章法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的感覺。用筆縱橫有度,結體秀美大方、意境飄逸高遠,動蕩中暗含穩(wěn)定,揮灑中可見奔放,初學者要從中體會到坐著的藝術匠心和自信心,把胸中豪氣傾注于作品之中去。
2.以曲為美。“曲線美”是曹全碑帖的主基調,字體線條以飄逸為主特征,弧形凸起不斷出現(xiàn),欣賞整個碑帖給人以舒展灑脫的感覺。各個字的曲線異彩紛呈,又如同峰巒疊嶂,內在蘊含的神采讓人觀之心動不已。因此我們在臨帖的過程中,要充分把握好曲線的運用,運用豐富多彩筆法,充分把握好每個字和全文整體的架構,在整個書法布勢方面取得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3.曹全碑帖在章法布局方面整體給人以嚴整的感覺,每一個字之間都緊密的如同血脈一樣相連在一起,整個碑帖又給人渾然一體同時又筆勢皆分明的感覺,字體左右之間錯落有致,上下之間氣勢貫通,這都是需要我們在臨帖過程中用心揣摩的技巧。
四、臨帖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1.此碑碑帖充滿著靈秀的風格,同時又內涵風骨,在臨帖的過程中,就應關注其字體挺拔秀美的特點。筆勢珠圓玉潤,用筆切忌澀滯,要飽含濃墨。在整體結構方面,要對齊其重心變化進行仔細地研究,寫出來的每個字之間都要氣勢相通,行列之間要做到相映成趣,結構不僅要嚴謹,而且要相得益彰,書寫應當選擇羊毫筆,這樣此碑帖剛柔相濟、圓潤秀美的特點就可以被展示的淋漓盡致。
2.在臨帖的時候,要防上出現(xiàn)過于圓潤的筆法。因為這樣會給人帶來程式化的感覺,要做到圓中帶著方意。短筆要留有“長”的余地,長筆寫得遒勁有力,每一筆畫都應帶出自己的韻味來。起收筆要迅捷,中段可以穩(wěn)中有緩,把快慢筆勢結合起來,相得益彰,起到互為補充的作用,在書法結構方面,特別要對重心引起高度的關注,無論每一個字的重心,還是整篇書法的重心,要把緊密和疏朗交錯起來使用,切忌整篇書法失去神采。
參考文獻
[1]孟曉燕.論隸書的臨創(chuàng)教學——以《曹全碑》為例[J].明日風尚,2018(3)..
[2]萬應均.隸書《曹全碑》[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3]慶旭.圓潤秀美的漢碑代表——《曹全碑》[J].江蘇教育,2016(37):28-30..
作者簡介:王喜川,男,甘肅康樂,本科,高中美術教學,甘肅省康樂縣第一中學
課題:本文是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課題名稱:少數(shù)民族貧困地區(qū)高中開展書法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以隸書《曹全碑》為例,課題編號:GS[2018]GHB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