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華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管改革,初中階段對于各科的教學方式有了許多新的改變,這對于正處于黃金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無疑是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初中英語是基礎教育的重要課程,其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所以需要學生保持活躍的思維、較強的接受能力,還需要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本文就當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對構建有效閱讀課堂的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模式
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上的模式死板、學生興趣不高、教學效果差,這嚴重違背了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初衷。在英語已經成為了國際通用的語言背景下,當下人才的培養策略中,英語是最基礎的內容。所以加強構建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模式,創新課堂內容和方式,讓學生喜歡英語,懂得如何學英語,并能夠活學活用,就是教學的重要任務。
一、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
很多學生對英語的興趣都不太高,一方面是基礎能力較弱,學起來困難重重,一方面是沒有真實的語境,生活中用到英語的地方太少,學生也不夠重視。特別是在閱讀上,無論是單詞儲存量不足還是語法不熟悉,都是阻礙其可以順利進行閱讀的主要困難。另一方面主要是初中生在英語學習上沒有充分認識學習能力和運用的重要性,從而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長期不能靈活掌握英語,從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給教師在教學上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二)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不合理
英語作為應用性極強的一門學科,但是許多初中教學中一味的延續傳統的教學模式 [1]。學生在接受英語知識的教學同時,還需要不斷的應用,提高學習的能力,才能擺正學習的態度,擺脫語言障礙的限制。但是教師以講解和傳授的教學方式,在閱讀教學上,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科學的手段,反而會加強學生的厭倦思想,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學習效果。所以,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用時代和社會地發展,無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2]。
(三)學生缺乏主動性
很多學生由于基礎水平較差,課堂學習跟不上進程,而對英語產生較大的抵觸情緒,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主要是因為英語學習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存在較大的困難,現行的比較普遍的學習方式就是死記硬背,特別是在學習英語課文時,教師大多要求學生去背誦課文,使得他們無法獲得閱讀的樂趣。而且初中生學習壓力大,知識體系過于龐大,過多的死記硬背會造成煩躁、乏味的情緒,使得學生缺乏興趣和積極性。
二、構建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重視預習過程,加強基礎教學
課前的知識預習有助于學生在課堂學習上擁有清晰的思路,對課文有整體的把握。但是,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傳統的預習方式一般都是讓學生自行的閱讀課文,再標出生僻字的中文意思,初中英語中的許多單詞和語法如果只通過單一的閱讀,并不能達到預習效果,而且單純對某一個單詞進行理解,并不能掌握文章的整體含義,而且很多英語單詞脫離了語句和課文,并不能幫助學生深入的掌握其真正的使用方式[3]。這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有效的學習方式,有著不利影響。所以教師要重視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預習方式,建立系統的學習模式。比如可以讓學生將課文中的要點詞匯和重點語法以及相關知識的關鍵點記錄下來,以知識點為中心,對課本內容進行延伸,促進學生的思考,進行有條不紊的預習,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和效率。比如在學習外研版七年級上冊課文《Module 7 Computers》,先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然后對“How do I write my homework on the computer?”這個問題的答案進行梳理,找到關鍵的詞匯,建立屬于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將文中陌生的詞匯標記出來,這樣在教師進行知識講解時,可以通過層層的解析來解決學生內心的困惑,梳理預習知識點中的要點,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二)創建合適情景,提高閱讀興趣
要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閱讀中,掌握英語文章的內涵,體會閱讀的樂趣,就要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其中情景教學是當前比較常用的方式。首先要讓學生能夠快速的融入到學習的情景中,迅速、準確地掌握課文的整體結構和內容,把握好大致的故事走向,找準中心詞匯,從而提高閱讀的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上,教師應該合理安排好時間,多給學生自主整理和探究的時間,引導學生對文中的內容進行發散性思考和理解,自主對知識進行整理,同時引發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思考,促進學生的大腦運轉,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要構建合適的情景,就要將課本知識充分融合進來,促進全體學生進行參與,并達到閱讀訓練的目的。比如在學習外研版七年級上冊《Module 8 Choosing presents》時,可以構建一個生日晚會的情景,在帶領學生閱讀了文章的內容后,選擇幾個學生來進行情景對話,并將“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Do you get birthday presents?”等句式用在對話中,還可以讓學生設計情節,比如唱生日歌,送禮物等過程,加強學生的交流能力,讓學生在對英語的應用過程中,認識閱讀的重要性。
(三)利用合作學習,加強閱讀效果
新課改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優化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尤為重要。特別是初中英語需要學生相互合作,不斷溝通,創造良好的英語環境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幫助他們將英語運用到實際中,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在設計合作學習時,教師要重視對成員的合理分組,還要做好管理工作,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讓每一個成員都能夠投入思考和閱讀中,提升閱讀的效率。比如,在學習外研版七年級上冊課文《Module 4 Healthy food》時,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食物的圖片,先讓學生以組為單位標出相應的單詞,并集體學習和記憶,然后按照文中課文的典型對話句式,就這幾個單詞為中心進行對話。小組成員可以以就餐為中心,先按照課本原文進行對話和學習,從語氣、節奏等方面感受閱讀的樂趣和英語的語境,然后再按照句式進行靈活變換,學生可以以自己的喜好構建全新的對話場景,達到從閱讀到實際應用的目的。最后可以選擇幾個代表小組進行表演,教師可以進行客觀的評價,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贊揚,以此來激勵學生的信心,提高閱讀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構建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教師要明確教學的目標,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并要借助多種工具和技術來豐富課堂內容和形式,培養學生興趣,因材施教,縮小學生的差距,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閱讀學習中感受英語的價值。通過情景創設和合作學習,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順利開展閱讀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肖媛. 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與運用[J]. 神州, 2019(9):217-217.
[2] 張麗潤. 基于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J]. 才智, 2017(5):114-114.
[3] 楊菊英. 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有效構建與實踐探究[J]. 好家長, 2018(1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