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同興
摘 要:小學數學的學習是整個數學過程中的基礎和開端,它對于一個人的邏輯思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數學作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所占的分值較大,因此學好數學、在小學時期打好基礎是很有必要的、隨著目前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滲選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國的教育事業也逐漸引進信息技術來使學習更加簡便,將信息技術引用到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之中也已經相當普遍,它可以有效解決現代小學數學教學當中的問題,促進小學生更好的吸收數學知識、掌握數學做題技巧,將復雜的數學問題簡便化,更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本文主要從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信息技術對教學的促進作用,探討信息技術運用在小學數學中的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應用;探索
信息技術為教育界帶來了一次革命。信息技術可以利用音頻和視頻來突破教學難點,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導地位,讓學生更快地進入教學情境,使課堂質量和課堂效果得以提升。信息技術的使用使數學課堂的教學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的教學小僅僅是進行課本知識的傳授和習題的練習,更是探索和解決各種問題的工具,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自山發揮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輕松自在。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可以進行娛樂,極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一、在小學數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優勢
1、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任何學科知識的學習都要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學生才能夠放下壓力、輕松愉快的接受知識,小學數學的學習也不例外,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授課的同時,首先要結合信息技術創造一個寬松有趣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心情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溝通交流、擴展創新,借助多媒體的展示功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通過圖像、卡通視頻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采用學生普遍接受、喜聞樂見的事物拉近與孩子間的距離,讓學生充分的自學、樂學,提高知識的接受效果。
2、精心設計信息化的課件
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來,一方面能夠促進課堂時間的高效利用,一方面網絡時代信息化泛濫也容易導致課堂混亂,因此教師在進行課件的設計時,應充分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當代教育的方針政策,確保課件符合學生學習的要求,避免課堂中不良以及錯誤信息的出現。
3、有效突出教學的重難點
數學的學習往往比較抽象,單憑簡單的講解有時候不能夠讓學生足夠的了解,再加上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應用,展示的東西容易使學生眼花繚亂從而分不清主次,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教學重難點的突出,對于重點、難點多花一些時間、反復地讓學生訓練比如在學習“表內除法”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在向學生介紹完表內乘法與除法的聯系之后,應著重講解除法計算與九九乘法表的結合使用,教會學生具體的使用方法。
4、提高學生實踐和探究的能力
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學以致用,數學本身就是個應用性較強的科目,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還應合理的設置問題,讓學生在問題中進行實踐和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在學習“圓”這一圖形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到黑板上進行畫圓,之后讓學生評比誰畫的最標準,通過評比啟發學生思考圓這個圖形具有怎樣的特點,之后總結出來圓形的具體概念和特點,學生在時間探究的過程中好奇心滿滿,掌握知識就變的更加簡單牢固。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策略探索
1、設計趣味性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小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消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學材料的選擇,應注意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在熟悉的世界里學習,通過未知的事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數學教學相對枯燥乏味,學生而對無趣的教學模式,學習興趣會被一點點消磨。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果決定了數學成績的高低,中國人普遍比較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父母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判斷學生的學習能力,這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對此,老師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盡可能地讓學生以愉悅的心態學習數學。現代社會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從視覺和聽覺上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數學學習對于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求極高,幾何教學中復雜多樣的幾何圖形對學生是極大的考驗,多媒體的圖形和視頻展示功能,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幾何圖形。在多媒體展示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適當設置疑問,引發學生主動思考,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解答學生的各種疑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挖掘網絡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網絡的世界是十分浩大的。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廣泛應用,數學教學也小能局限于課本內容,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知識的積累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引導學生主動搜集資料,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掌握課本內容,同時還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老師也可以利用網絡課件幫助學生學習和引導學生思考,要加強師生間的互動,通過交流培養學生的學習與交流能力,學生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強化了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數學學習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通過融入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擴大學生在數學體系上的知識而,學生的學習活動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更利于學生學習專業的數學知識。
3、應用信息技術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系
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技術來增強與家長之間的聯系,提高家長參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關注度。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和QQ與家長建立積極的聯系,并進行有效互動,及時了解學生在家庭當中的表現。及時將科學的教學理念傳遞給家長,使學生能夠在家庭當中也得到正確的引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網絡數學問題來使學生在家長的輔助下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參與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
利用微課進行課后復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后復習的主要作用是,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內容進行總結與歸納,教師可以運用微客,幫助學生進行鞏固復習,讓學生可以針對自身的不足進行反復學習,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在運用微課幫助學生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創新教學模式,利用微照片、微視頻的形式拓展學生視野。面知識,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在學生復習后,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掌握知識的講解情況進行檢查,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課堂教學計劃,對習題進行集中講解,指導學生歸納需要理解的知識點。
三、結語
小學教學的目的是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因此,切不可忽視學生早期的教育活動。在小學階段,老師要運用適當的教學模式合理開發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對教學模式的調整,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信息技術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加強學生的視聽感覺,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秀華.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的整合[J].科學中國人,2015,0(12Z).
[2] 周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研究和實踐[J].求知導刊,2017,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