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麗
摘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不僅要做好對學生文化知識的教育,幫助學生做好未來的職業規劃也十分重要。然而由于部分高中學校對職業規劃教育重視不夠等一些原因,很多高中學生對自身情況認知不到位,對職業認識選擇模糊,職業規劃意識不足,導致職業規劃自我認知能力偏低。因此,本文重點對提高高中生職業規劃自我認知能力方面,進行了淺議探析。
關鍵詞:高中生;職業規劃;自我認知能力;教育體系;認知意識
本文首先對當前高中生職業規劃自我認知能力狀況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從建立健全職業規劃教育體系,培養高中學生的自我認知意識,引導高中學生進行自我職業規劃等三個方面,淺議探析了提高高中生職業規劃自我認知能力的策略。
一、當前高中生職業規劃自我認知能力狀況分析
(一)對自身情況認知不到位
在當前高中學校,部分學生自我認知不到位,對自己的個性特點、能力與興趣不完全了解,在職業規劃上主動發展意愿不足,不能正確看待自身情況與職業發展的關系。有的學生對自我認知與職業發展實際認識存在矛盾,而且由于有的學校對職業規劃教育長期不重視,導致學生對職業規劃了解甚少。
(二)對職業認識選擇模糊
由于生活閱歷缺乏,并且得不到有效的職業規劃指導,很多高中學生對社會上職業類別以及職業對個人能力要求認識模糊,在對未來職業選擇上存在盲目性。甚至有相當大的部分高中學生對職業選擇傾向于高福利待遇和工作穩定,對職業的認識過于片面化和理想化,在高考志愿填寫上一窩蜂選擇所謂的熱門專業。
(三)職業規劃意識不足
經有關關于高中生職業規劃的調查研究表明,只有少部分高中生能夠基于對自己特點、能力、興趣特長或理想的認識,來考慮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選擇。而大部分高中學生職業規劃意識不足,對自己未來職業選擇和發展沒有準確定位,還不弄不清楚自己未來要選擇什么類型的職業。甚至有一少部分學生,根本就沒有認真考慮過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
二、提高高中生職業規劃自我認知能力的教育策略
(一)建立健全職業規劃教育體系
當前我國很多高中學校在職業規劃教育體系建設方面較為落后,職業教育開展的針對性和專業性不足,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導致高中學生在職業規劃上自我認知能力不足。因此,從教育部門和高中學校層面來說,應提高對高中生職業規劃教育的重視,加大師資力量投入,建立健全高中職業規劃教育體系。通過開展有效的職業規劃教育,幫助高中學生對自我、對職業以及對個人未來職業規劃形成一個正確的認知。
建立職業規劃教育咨詢、課堂授課、職業體驗為一體的課程體系,以學校職業規劃教育為依托,配合模擬職業和職業體驗活動,全方位構建職業規劃課程教育體系。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把職業規劃教育向學科教學滲透,要求高中各科目教師深入挖掘教材,融入職業規劃教育內容,培養高中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和職業方向定位能力。與此同時,還可以分年級有針對性的進行職業規劃教育。比如,在高一年級,可以以培養學生自我認識目標和職業選擇意識為主。到了高二年級,應該以培養學生職業認知能力為主,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職業信息,初步形成職業規劃意識。而進入高三年級,則應把大學院校以及專業選擇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從自己職業需求出發,進而選擇理想大學和專業。
(二)培養高中學生的自我認知意識
自我認知是學生個體通過反思自我、分析觀察、社會比較等多種途徑,獲得的對自身性格特征、生理、心理和社會表現特征等多個方面的認識。通過清晰而明確的自我認知,高中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特長優勢,也清楚自己的不足和劣勢,能夠正確認識和發展自我。自我認知意識就是學生對自我的客觀評價與認知意識,也就是學生對自我能力、興趣、特長等進行的深入思考。高中階段正處于學生人生選擇的關鍵時期,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自我認識意識,很容易受到外在一些因素的影響。在職業規劃選擇上,有的高中學生時而盲目樂觀,時而自我模糊、定位不準。由于缺乏對自我準確的了解,在報考高中志愿以及職業規劃選擇上,往往會出現盲目性和目標不明確性。由此可見,提高高中生職業規劃自我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自我認知意識十分重要。應引導學生能夠客觀全面的認識自己,明白自己將來要從事什么職業,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以及怎樣選擇去實現。避免職業規劃的盲目性,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提前作好準備,為自己將來的人生職業發展打好基礎。
(三)引導高中學生進行自我職業規劃
提高高中生職業規劃自我認知能力,在培養學生具備了自我認知意識,并確定了職業目標以后,就需要引導他們制定方案來進行自我職業規劃,把職業目標轉化為實際行動措施。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自我職業規劃,包括文理科選擇,高考填報志愿、大學院校的選擇、專業的選擇等等。通過職業規劃教育,要讓高中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思想觀念、心理素質、能力特長、知識儲備,對自己未來職業進行規劃,找出差距,確定方向,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計劃并去實施。利用職業規劃教育,向學生介紹未知的工作領域,幫助他們了解將來的社會、市場對職業的需求以及就業形勢,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選擇和規劃。從自我認識意識入手,具備強大的內心,提高自己心里承受能力,以及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在重大的人生職業規劃中,堅定自我正確選擇。
此外,當今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社會環境和職業需求也是不斷變化的。在引導高中學生進行自我職業規劃過程中,還要根據社會發展實際情況,讓他們科學合理的調整計劃以適應環境變化,分階段的落實職業規劃目標,向著個人職業生涯目標不斷努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就高中階段學生來說,對個人能力、興趣和性格特點,對未來就讀大學、專業及職業,對未來個人職業發展的規劃等方面的了解,是其職業規劃自我認知能力主要體現。雖然大部分高中學生已經開始關注職業發展,但是在職業規劃自我認知能力方面,還存在對自我、職業認識模糊,能力欠缺,職業規劃意識不足等情況。因此,提高高中生職業規劃自我認知能力十分之必要。
參考文獻:
[1]王影.初探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及生涯輔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6(14):25-26.
[2]馮子懿.高中生提高職業生涯規劃能力淺析[J].才智,2017(34):131.
[3]王斌.論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9):101-102.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科規劃一般課題+課題名稱:提高高中生職業規劃自我認知能力淺析+批準號(2019)-JKGHYB-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