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思政是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專業課要用好課堂思政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相互配合、深度融合,形成協同效應,本文分析了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的表現,并對加強其課程思政建設提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旅游管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一、課程思政的含義
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即所謂的課程思政。隨著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對從業人員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旅游企事業單位需要的管理類專門人才的主要培養者,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有機融合,對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樹立正確的管理意識和管理素養,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有著重要意義。
二、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的具體表現
(一)將富強、民主融入到課程思政,例如世界旅游組織在1997年曾預測中國到2020年將輸出1億人次的出境旅游者,成為世界第四名的旅游客源國。但在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下,我國的經濟發展極為迅速,國家日益繁榮昌盛,人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使得走出國門旅游的人數也增長很快,我國在2012年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名的旅游客源國,并于2014年出境旅游人次突破1億人次,打破世界旅游組織的預言,2018年中國出境游人次接近1.5億,中國連續五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國。因此,越來越多的新興旅游目的地國開始將眼光瞄向中國市場。
(二)將文明、和諧融入到課程思政,針對旅游專業教學過程,如國家旅游局在2013年就發布旅游文明公約,倡導游客營造文明、和諧的旅游環境,作為旅游的接待人員更要帶頭遵守,針對出境旅游,做好行前的說明會,積極引導游客公共場所講禮儀不喧嘩,遵守當地的習俗,愛護旅游環境,不在景區景點隨意的亂寫“某某到此一游”,不能為了拍照人為的制造櫻花雨;使人與旅游景區和諧共處,構建一個文明旅游的環境。
(三)將自由、平等融入到課程思政,如可以向同學們介紹我國的宗教政策,說明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面對宗教旅游者時,作為旅游從業者要尊重其宗教信仰,做好旅游接待工作。旅游者與服務人員都是平等關系,對待游客不低三下四也不妄自尊大。導游接待的過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因此司機,全陪、地培、領隊和其他接待部門搞好關系,樹立集體主義意思,使之形成合力,保證旅游接待計劃的順利實施;。
(四)將公正、法治融入到課程思政,如為規范我國旅游市場的發展,我國中央政府,各級旅游部門、相繼出了臺《旅行社條例》、《旅游法》、《導游人員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里面明確規范嚴禁旅行社零團費、負團費報價,嚴禁導游人員強迫旅游者購物。這些都體現我們國家依法治管理旅游行業的思想。旅游接待過程中,導游人員要與游客等距離接觸,在態度和行為上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游客,不厚些薄彼。
(五)將愛國、敬業融入到課程思政,如作為旅游從業人員,首先表現的是要熱愛社會主義制度,可以在旅游接待講解過程中向游客介紹社會主義祖國的建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受到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次表現在對祖國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秀美山河的熱愛,在游覽過程,通過導游人員的講解使游客發現祖國的自然及人文之美。鞏固學生的民族和行業自信心,夯實愛國情感,堅定他們為旅游事業奮斗終生的信念。
(六)將誠信、友善融入到課程思政,如旅游產品是組合型產品,它的順利完成要依靠各環節的密切配合,因此,旅游行業要重視各個部門的管理,提升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對待游客要服務至誠,把客人當做自己的家人朋友,不隨意宰客,不強制向客人推銷商品,嚴格按照旅游合同辦事,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處理旅游投訴時多換位思考,使客人開心地完成旅游行程。
三、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思政改革的措施
(一)加強專業教師“課程思政”的能力
首先,加強“課程思政”意識培養。學校黨委要高度重視,帶領專業教師充分學習和領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會議精神,意識到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各科教師都擔負育人職責。專業全體教師應共同探討如何進行課程思政,采用何種形式進行。其次注重提升專業教師的思政素養,專業課教師要積極參加思政學術訓練,多和思政課教師交流,豐富自身的思政學科素養。
(二)多種手段并用,進行課程思政的建設
1、深入挖掘專業課程的思政內涵。教師要加強所授專業課程的學習,深入挖掘專業課程的時代背景,價值理念和社會熱點,為開展課程思政積累下豐富的素材。
2、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
信息技術運用法,可以采用微課堂,慕課,O2O(線上線下相融合)等多種手段的運用,來展示我國旅游業發展的成就,以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案例討論法,引入旅游過程中的思政相關案例,結合理論在課堂上展開討論,強調旅游從業人員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潛移默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任務驅動法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如同學們模擬旅游過程中各類事故,分別扮演游客,進行角色互換,讓同學們有同理心,能夠換位思考,從游客的角度出發。
(三)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加強校內課程的實習環節中課程思政環節,如可以增加學生校園及校史講解接待工作,增強學生對學校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義,對學生紅色旅游線路設計環節請思政教師來幫忙介紹紅軍長征的相關背景,以增加學生對于祖國的熱愛和感恩情懷。校外實習基地的盡量選擇能為學生提供思政教育的基地,如周鄧紀念館,大沽口炮臺等,使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緊密結合。
總之,高等院校既是人才培養的搖籃,也要擔當起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旅游管理教學應以專業課教學為突破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將習總書記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新理念加入到專業教學中,達到“潤物無聲”般的德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宣平.《旅游概論》課程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討.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2):93-95.
[2] 肖紫嫣.高職專業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方法策略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1):96-97.
作者簡介:李竹(1982-),女,漢,遼寧鞍山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