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澤慧
摘要:小學美術課堂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美術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以及動手創造美的能力。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互聯網+教育,也以各種形式走進了課堂。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教育,互聯網資源、微課、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給小學美術教學資源的共享,提供了多方面的平臺,使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模式發展為一種新形態,構建智慧的美術課堂教學。
關鍵詞:互聯網+? 微課? 智慧課堂? 美術教學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的基礎教育也進入了一場信息化技術的大變革中。這種變革用科技的“智能”力量從新塑造教育的形態。“互聯網+教育”憑借網絡大數據、借助智能設備,實現教育教學組織的多樣化、教學媒介種類的多樣化,通過“智能”的科技力量促進教學模式由傳統向“智慧”轉型,把課堂變成智慧課堂。互聯網把教師、學生、教學過程有機連接在一起,這種教學智能技術的進步,提高了課堂效率。“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美術課堂教學帶來全新體驗,同時給美術教師的教學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一、“互聯網+”背景下的美術教學改革
(一)美術教學現狀分析
縱觀中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教育信息化水平已得到顯著提升。盡管如此,其中仍然存在不可避免地問題。一些美術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學理念陳舊,在“互聯網+教育”改革背景下,沒有正確認知和把握教育理念的新方向。在實際教學中傾向于知識灌輸模式,操作計算機的能力不夠嫻熟,制約現代教學技術的在教學中應用。在美術教學中,很多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然而一些教師僅僅是將課件的內容進行解說,不能充分發揮出現代教學技術對教育教學的推動作用。此外,一些中小學還存在多媒體以及計算機等相關硬件設施不完善,無法為課堂教學提供有利條件。
(二)美術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信息化數字化技術逐步成為美術教育的主要工具,在教學實踐中也尤為重要。傳統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學生的思維發散,數字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了腦、眼、耳、手等多感官的協調運用,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能夠獲得更多的體驗,使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課堂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充滿知識與智慧。
二、多種途徑,構建智慧美術課堂
(一)巧用微課突破重難點
微課是指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的,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較短的時間內將一個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錄制的一段音頻或視頻。微課的普及順應時代的發展,它具有時間短、主題突出、內容具體,具有針對性強的特點和優勢,它能在教學過程中針對知識點、重點、難點進行突破。將知識點、重點、難點等課程內容制作成視頻,進行講解的微型教學,這也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教師的示范環節顯得尤為重要。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經常受到教學時間的限制,以至于有些環節無法完整地展現給學生,而是將提前制作好的作品在課堂上展示,學生無法看到作品制作的全部過程。微課能夠有效地解決和避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相關內容提前錄制好,使用后期軟件將微課視頻內容進行剪切,將最重要的創作步驟給學生呈現出來,讓學生在短短的幾分鐘的時間內,了解制作的方法和重要步驟。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更高效的利用課堂教學時間,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制作的具體步驟。示范的課程內容不同,相應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有的則需要細致入微的講解,有的示范只需要點到為止即可。利用微課示范一幅完整的美術作品,經過后期軟件的剪輯制作,短短三四分鐘的演示時間,就可以將整作畫過程既完整又省時地展現出來,使教師從手忙腳亂的展示示范中解放出來,有更加充足的課上時間用于輔導學生作畫。
美術課堂教學,在教授學生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的同時,還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將微課融進美術教學中,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提高教學效率,還能提升增加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使美術課堂變成智慧課堂。
(二)廣泛運用教學輔助設備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多媒體設備、互動式電子白板、學習平板等教育輔助設備在全國各級學校逐步已經普及,作為信息化產業發展帶來的產物,我們中小學美術教師更需要順應時代潮流地發展,將教育輔助設備與教學過程進行有機的聯系,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傳統教學過程都是由美術教師制定好教學過程,學生在課堂中只能聽從教師的安排,被動的接受這一教學過程。新時代的美術教學利用信息化教育輔助設備中,有各式各樣的繪畫軟件,教學軟件都可以供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例如教師可以使用繪圖軟件來創作或修改美術作品,利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更能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設計生活標志》這一課中,利用繪圖軟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自如的進行繪制,形狀、大小、顏色的搭配是否和諧,都能更加直觀地展現出來,更利于學生進行修改。信息技術的運用將圖像、文字等多種信息資源進行有機結合,直觀呈現于人們的眼前,使學生頭腦中的形象思維和形象信息的儲存更加豐富。
(三)優質網絡資源共享
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容器,很多信息資源都可以引入到美術課堂教學中,為教學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使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在碰到不懂的問題時,學生可以通過在網絡上進行相關信息的搜索,這樣能夠更好地輔助教學。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向老師請教問題,而且還可以課外隨時隨地得到老師的幫助。課內課外相互的融合,為學生的全面學習提供更大的便利。
通過互聯網,構建一個教師資源共享的平臺,使教師通過交流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斷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構建智慧美術課堂。
三、結語
美術課堂教學是一個充滿創意和創新的教學活動,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與當今日多變的時代不符,教育改革也應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信息技術的運用也促使小學美術教學不斷優化。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美術教師要把握時代發展的機遇,迎接挑戰,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做到完美地有機融合,從而促進小學美術教學的發展。相信在“互聯網+”大時代的促進和引導下,美術課堂將以全新的姿態展示出來,推動為素質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