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迪 盧海翔

摘? 要:全球化步伐的明顯加快和中國經濟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使得國內一些高校紛紛開展會計學雙語教學課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教學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了諸多問題。本研究引入美國SIOP教學與觀察模式的八個部分并且結合會計學的教學特點,初步探討該模式對會計學專業(yè)雙語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SIOP教學與觀察模式;會計雙語教學;啟示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08-0005-03
Abstract: The obvious acceleration of the pace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economy have led some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 carry out bilingual courses in accounting, and have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many problems have also been discovered in teaching practice. This study introduces eight parts of the SIOP teaching and observation model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mbines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model for bilingual teaching in accounting.
Keywords: SIOP Model; bilingual education in accounting; implication
一、概述
近年來,全球化步伐的明顯加快和中國經濟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使得國內開設會計專業(yè)的高校鼓勵學生考取國際會計從業(yè)資格以及與國際職業(yè)組織合作(如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加拿大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CG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協(xié)會CIMA)。國際會計證書與我國高校會計學教學有機融合。同時,我國已經有很多公司在香港和美國上市,這些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應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當今社會對復合型會計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希望高校能夠培養(yǎng)既熟悉國內外會計準則,同時又具有較高英語語言表達水平的復合型人才。
二、會計學專業(yè)雙語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
首先,近年來我國會計準則逐步與國際趨同,促使高校的會計教學內容也向國際會計教育靠攏。會計教育的全球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此基礎上的會計教學內容與授課語言國際化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考慮到我國會計教育的現(xiàn)實狀況還不具備一步到位地采用全英文教學模式,高校會計學專業(yè)實施雙語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應用型復合型會計專業(yè)人才。第二,由于目前國際上有些高水平的刊物以及專業(yè)資料都用英文表達,實施雙語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在完成大學學習以后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研究。第三,深入推廣雙語課程教學也能提高高校競爭優(yōu)秀生源的軟實力。優(yōu)秀生源在報考高等院校時,肯定會對其培養(yǎng)計劃,課程安排,課程模式等深入了解,高水平的雙語教學課程會吸引優(yōu)秀生源積極報考。第四,深入推廣雙語課程教學也能促進師資的培養(yǎng),鼓勵一線教師緊隨國際前沿動態(tài),向學生傳遞會計學科全球先進的知識。
三、雙語教學實踐中遇到的挑戰(zhàn)
(一)會計教學內容和英語語言教學呈分離現(xiàn)象
一種情況是:會計專業(yè)課變身“專業(yè)課+英語詞匯課”。當前大多數(shù)大學新生對英語的掌握情況是:閱讀能力較強,聽說能力比較弱,學術寫作能力弱。因此,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往往使用英文的PPT,卻用中文講授專業(yè)知識,然后讓學生記憶相關的會計術語所對應的英語單詞。學生在這種雙語課程中的收獲是有限的,學習者的學術語言能力沒有得到提高,英語語言應用能力也沒能得到提高。僅僅是多學習了一些跟會計學相關的新單詞而已。此外,學生母語中已獲得的專業(yè)知識沒能轉移到雙語課程的學習中去。第二種情況是:對課程的定位不清晰,雙語教學到底是專業(yè)課還是英語課,很多時候會分不清主次。過多的強調語言教學,阻礙了知識的有效傳遞。結果極可能是專業(yè)的荒廢,英語能力也沒有得到提高。第三種情況是:雙語教學過多的依賴教師單一的授課模式以及教學材料,學生的參與度不高,教師的主要工作變成了給學生講授專業(yè)英語詞匯的含義,對課文進行翻譯。教學形式較為單調,導致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興趣不強,甚至產生排斥感,教師與學生難以交流互動。
(二)雙語教學對師資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是雙語教學質量的核心保障,雙語教學對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要求都非常的高,需要既精通會計專業(yè)知識又具有高水平英語應用能力的教師。從目前開展會計雙語教學的院校情況分析,開展雙語課程的教師處于自我探索階段,沒有強大的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指導的支持。對會計專業(yè)知識和會計實務熟練的老師多是中老年教師,他們的英語運用能力有限,常用的授課模式是采用播放英文PPT,用中文講解的方式來開展雙語教學。而英語表達能力較好的青年教師對會計實務經驗的熟悉程度又略顯不足。因此雙語課堂的授課效果一直得不到保障。
四、美國SIOP教學與觀察模式對會計雙語教學的啟示
(一)美國SIOP教學與觀察模式概述
從1996年起,庇護式教學與觀察模式(Sheltered Instruction Observation Protocol,SIOP)在美國各州的公立學校大量的開展和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模式提供了一整套完善的將學科和語言有機結合的授課方法,將備課、授課和評估等主要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起來。SIOP模式能夠幫助教師正確、系統(tǒng)、有效地在課堂中運用“庇護式”的教學方法來幫助英語為非母語的學習者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提高語言技能。同時能夠幫助教師進行課后反思和提高教學能力而研發(fā)的模式。該模式包括八個部分:課程準備、建立背景知識、提供可理解性語言輸入、指導學習策略、互動、實踐與應用、授課方法和評估,它由三十個要素特征組成。
(二)引入美國SIOP模式應對會計專業(yè)雙語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難
SIOP模式可以同時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術英語能力和增加會計專業(yè)知識。其次,SIOP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把已經掌握的舊知識轉移到雙語課堂中去,例如:已學過的專業(yè)基礎課“會計學基礎”中以母語獲得的知識點能夠有效的轉移到雙語課堂中去。再次,SIOP模式能協(xié)助教師提供可理解性語言輸入,使用學生能聽懂的詞匯和句子進行表達,從而促進語言的學習。此外,幫助教師實現(xiàn)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在課堂上讓學生多說多練,主動學習。最后,SIOP教學模式能夠給執(zhí)教會計雙語課程的教師給予教學理論方面的指導,提高教師的雙語教學能力。
以下基于SIOP模式的八個部分,分別闡述該模式對解決會計雙語教學實踐中一些問題的啟示。
1. SIOP模式要求教師從開始的“課程準備”階段就要明確語言目標和學科目標,并清楚的闡述給學生,使學生帶有目標的去學習。以“會計基本等式”教學知識點為例,教師可以在備課階段通過QQ或者微信互助群把會計基本等式的學習目標和英語語言目標以及高階認知性問題發(fā)送給學生,使他們在正式上課之前就明確該堂課的學習目標。
2. 第二部分“建立背景知識”階段有利于教師有效地指導學生把母語中已經獲取的學術知識成功的轉移到雙語課程的學習中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術知識學習能力和認知速度。例如:幫助學生把已經學過的“會計基本要素的知識”,與新知識“會計基本等式內容”聯(lián)系起來,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焦慮,激發(fā)學習動機。
3. 第三部分“提供可理解性語言輸入”階段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上提供盡可能多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教師需使用適合學生語言水平的語言進行授課,適當調整語速、詞匯和句子的復雜性。在恰當?shù)臅r候,可以使用學習者母語來強調重點內容。同時教師要對課堂任務給予明確說明,讓學生清楚的知道在課堂上要完成哪些任務,如何完成。并且使用肢體語言、實物模型、多媒體等手段幫助學生清晰掌握學科知識,使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語言習得能力同時得到提高。
4. 第四部分“指導學習策略”階段能夠協(xié)助教師提供給學生足夠的機會來使用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自己解決日后遇到問題。例如,運用提問的方式來啟發(fā)學生,使用較難的語言來回答問題。
5. 第五部分“互動”階段,指導教師通過不同的分組形式使每個學生充分參與討論。例如在會計科目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分配閱讀,案例討論、角色扮演等互動策略讓學生在互動活動中提高學習動機,從而積極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強化學習效果。
6. 第六部分“應用與實踐”階段,指導教師為學生提供直接動手操作的材料或工具,例如:會計手工帳操作,使學生邊動手邊思考,在實踐中運用學科知識和語言知識,不斷提高會計實務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7. 第七部分“授課”階段要求教師用明確的目標語言,條理清晰的講解授課知識點。
8. 第八部分“復習與評價”階段,指導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口語表達情況等手段了解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和熟練程度。例如,教師可以重復或者概述學生的回答,并且做出錯誤糾正,學生可以通過老師的及時反饋,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從而強化學習效果。
五、基于SIOP模式的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設計
本文以會計基本等式的核心內容來進行教學設計,體現(xiàn)出具體課堂活動安排所對應的SIOP模式典型要素。對前文闡述的SIOP模式八大部分對會計雙語教學啟示進行更具象的闡釋(表1)。
六、結束語
通過對美國庇護式教學理念及模式的詳細介紹并且結合會計專業(yè)教學的特點。初步探討了該模式對解決會計雙語教學實踐中一些問題的啟示,同時就會計雙語教學中的具體知識點進行了SIOP模式下教學設計實踐。SIOP模式不僅可以幫助雙語教師有效地提升教學能力,還有利于各高校建設成熟的雙語教學理論與雙語教學資料庫。同時SIOP模式中的評估部分可以指導教師進行科學的信息反饋和建立自己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tǒng),從而全方位協(xié)助高校培養(yǎng)出會計專業(yè)知識扎實,英語應用能力過硬的復合型專業(yè)人才。同時在SIOP模式指導下完善起來的大學雙語教學,能促進大學的專業(yè)課教學與英語教學真正的融合,提高高校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和優(yōu)秀生源競爭力。
參考文獻:
[1]Echevarrla, J., & Graves,A. Sheltered Content Instruction:Teaching English Learners with Diverse Abilities[M].NewYork: Pearson,2007.
[2]Echevarrla, J., Vogt, M., & Short, D. Making Content Comprehensible for English Learners: The SIOP Model[M].Boston, MA: Allyn & Bacon,2004.
[3]吳向陽.會計專業(yè)雙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教育與職業(yè),2006(24).
[4]劉瑋瑋.關于會計雙語教學的若干思考[J].會計之友,2010(4).
[5]倪慧萍.財經院校雙語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與對策[J].價值工程,2010,29(34).
[6]陳艷利.基于國際化辦學的財經類院校雙語教學問題研究——以會計學專業(yè)為例[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0(5).
[7]吳廈廈.論美國庇護式教學模式(SIOP)對中國雙語教師教育的啟示[J].山西教育(高教版),2014(10):43-45.
[8]趙丹迪,孫悅.語言經濟學視角下商務英語的SIOP模式思考[J].海外英語,2016(2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