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利文
摘要: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化發展,目前德育受到了越來越多地重視。而初中美術教學也應該努力和德育內容進行融合,更好的順應新課改的要求。這對于促進當前初中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地挖掘可以進行德育教育的元素,充分從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美術教學設計。本文將針對初中美術教學開展德育教育的意義和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夠促進兩者更好的融合。
關鍵詞:德育;初中美術;美術教學
根據新課改的相關要求我們可以看出美術教學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對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和高尚的品德都有著積極地影響。為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將美育和德育進行結合,既能夠通過美術教學來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同時又能夠通過美術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本文將針對德育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夠找到有效的滲透途徑。
1 挖掘素材,培養做人品格
在目前應用的美術教材中,其實蘊含了很多的德育元素,這些內容都可以拿出來作為德育教育重要的資源,尤其是在一些美術的欣賞課中更能夠和德育主題進行結合,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學習蘇少版初中美術七年級上冊《中國花鳥畫》時,教師除了引導學生欣賞中國花鳥畫的布局和構思技巧外,更應該通過中國這些優秀的經典的花鳥作品激發學生對于我國的傳統文化和國畫的一種喜愛和崇拜。同時教師也可以介紹一些關于我國的國畫大師的生平事跡,比如國畫大師張大千,讓學生了解畫家的生平的同時,能夠了解他的做人的品格。張大千經常說:送人畫,尤其要送好的。他的好畫確實基本上都送給了好友。他愈紅,愈開闊,大把的錢賺進,又大把地分給朋友。
2 巧用繪畫,培養學習態度
在美術教學中繪畫這一部分安排的時間還是相對較多的,在初中階段會針對色彩、國畫等進行教學。那么教師也應該充分把握繪畫這一教學版塊來進行德育滲透。例如在進行蘇少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下冊時,教師就會引導學生能夠學習中國的水墨畫。那么中國的國畫可以說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能夠讓學生通過學習國畫了解中國優秀的藝術,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繪畫的材料筆墨紙硯。讓學生能夠通過一花一草的繪制充分的認識到生活中處處蘊含的情感,能夠激發學生對于生活的熱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國畫大師的生平經歷,通過這些國畫大師的生平事跡感染學生,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價值觀。例如齊白石畫蝦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蝦的形神特征。讓學生去學習齊白石的這種嚴謹和專注的態度。
3 了解民間藝術,培養家國情懷
在我國的一些傳統的文化中,民間的手工布藝或者是雕塑、刺繡還有彩陶等等都是非常突出的。那么在教學中教師也要和教材的內容進行一個結合,能夠讓學生通過對這些民間藝術的了解,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我國的一些傳統的民間文化藝術,從中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滲透。例如在學習蘇少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下冊園林探幽時,教師可以補充一些我國園林建筑方面的內容,也可以結合當地的情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能夠到當地一些比較典型的園林建筑中去讓學生感知。也可以借助于幻燈片給學生展示不同的建筑,讓學生能夠充分的了解建筑的美,欣賞不同的建筑藝術,從而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培養學生對于家鄉的一種熱愛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4 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團隊意識
美術教學中也有很多的內容是需要通過實踐來完成的。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美術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在實踐活動中也能夠很好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例如在學習蘇少版初中美術設計空間環節有一些內容是需要學生進行一些操作,來進行設計的,那么這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踐活動。比如在學習蘇少版美術七年級上冊裝點生活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分工,然后有學生自己來選擇裝點的材料和裝點設計的一些內容,然后讓學生合作進行相關的藝術設計和裝點,然后派代表在班級中進行展示。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讓學生能夠認識到團隊的力量,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通過這種實踐活動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同時還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滲透,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
5 結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德育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地重視。美術教學有很多可以進行德育教育的元素,作為美術教師應該挖掘美術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結合美術教學中可以進行德育教學的內容,通過有效的方式進行美術教學和德育教育,有效的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素養,同時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有效的教育,促進學生良好人格的建立和高尚品德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陳金京.益生熏德,在繪畫教學中滲透德育[J].中學課程資源,2018(05).
[2] 潘麗.德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教學分析[J].中華少年,2018(08).
[3] 陳利蘭.淺談初中美術教師滲透德育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8(17).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西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