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旻
◆摘 要:為了提高學生說話的積極性,我采用了多種手段;設置和利用多種場景;全面提高所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平時還要特別注意方法;編寫校本教材,供小學生們學習、參考。
◆關鍵詞:培養;農村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在快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人最基本的一項能力就是口語交際。新課改也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我們都知道,無論怎樣改革,語文教學的目的始終都沒有改變,那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其中“說”就是能力之一。這也是語文的工具性所決定的。因此,就如何巧妙培養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我進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目前學校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現狀
1.場景單一。目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說”的培養主要集中在課堂上。一般采用的是問答式。老師的提問一般都是教師在備課時預先設定好的。學生的回答也八九不離十。基本上是回繞本堂課的內容而問答。提問的次數、回答的時間等都有較大的限定。方式也比較單一,氣氛也中規中矩的。而其它的情況下基上就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進行正式的對話練習了。
2.缺乏普遍性。我們的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應該是普及的教育。因此,在進行口語練習時,要面對全體學生.但是,一般情況下,為了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只選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公開課、教學比武課也大都如此,這實際上就削弱了對成績差的學生“說“的培養,或者根本就沒有培養。這種培養是片面性的,缺乏普遍性。
3.方法單一。廣大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都知道,一個人說話是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從小培養學生說話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師也都想方設法,著力培養。但是,由于每期要把教材上的課文學完,要應付考試,任務繁重,故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多層次、多方法、多機會的訓練學生進行說話練習。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因此,教師的方法單一。
4.手段單一。農村小學培養學生說話能力的手段比較單一。一般是學生被動應答式。好一點的利用教材或其他書籍。即使如今進入到信息時代,教師也只是制作一些課件,最后還是變成了問答式。因此,激發不了學生的興趣,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二、面對這樣一些情況,我在培養學生說話能力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做法如下。
1.多種手段。為了提高學生說話的積極性。我采用了多種手段。如在學習有對話內容的課文時,我要求學生扮演角色,離開課本進行對話,甚至鼓勵學生適當增加一些對話,或延伸拓展對話。其次,我大膽運用多媒體技手段,訓練學生的說話。如我教學生錄好自己的一段話,再放給自己聽,經過多次訓練,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又提高了學生的說話的能力。又如我播放電影,先讓學生多看幾遍。學生看懂后再讓學生進行配音,幾番下來,學生的興趣大增,效果很好。還有的時候,我利用學生最喜歡的動漫,讓孩子們模仿他們的語氣、口吻進行演說、對話、自白等。這樣多種手段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2.設置和利用多種場景。農村小學生一般處在一個相對窄小的區域里,基本上是學校與家庭,交往的人也不多。因此,交流也相對單調。不像城市里的孩子到書店、商場、電影院等公共場所去,交流的機會比較多。要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就應該設置多種場景,使學生在不同的場景中鍛煉自己的說話能力。課堂中,有時我問,學生答,有時學生問,我答,甚至我故意答錯,學生邊急忙糾正;有時,我以小組為單位,讓他們互相辯解,當然,這其中,我會不斷地提醒學生注意說完整的話,通順的話,指代明確的話。下課時,我便加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去,有意識的與學生交流,這時師生說起話來相對隨便,氣氛也較輕松,學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來,無影之中,學生的交際能力會得到加強。有時,放學時,我不布置書面作業,就要求學生回家后與家人交流,第二天匯報時,學生一定要講清楚與家人說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怎樣與家人溝通的,交流的結果怎樣?然后,對沒有與家人交流清楚的學生,全班學生幫助他設計好交流的內容,再一次與家人交流。其實,這個場景就是真實存在的。并且存在于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只是利用這個場景而已。有時,那個班集出了好人好事,我就帶領全班學生去采訪這個學生。整個采訪過程就是一次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也是場景的有效利用。更有趣的是,我帶領學生狂農貿市場,與小商小販討價還價。那一次,學生收獲可不小。學生們回校后,眉飛色舞地談起購物的情景,活靈活現,可見,真實的生活場景的的確確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照顧全面。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該是全面提高所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比較而言,一些成績差的學生有的因為膽小,有的根本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心中的意思,有的怕說錯了老師會批評,同學會嘲笑,而一般的老師因為要完成教學任務或怕課堂冷臺,也習慣性的少與這些學生交流,等等多種原因。導致了善于口語交流學生不多,而不愿交流的學生多。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在班上推出了一種新的方法,規定每天第一節課,由一名同學上臺講故事,或者演講,另一名學生點評,主要肯定優點,全班同學輪流上臺,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更顧及了所有學生。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無論課內還是課外,無論學校還是家里或其他場合,無論是熟悉的海事不熟悉的人,所有學生都能夠相互交流。這不正是我們教語文的目的嗎?
誠然,要培養農村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決非一朝一夕功夫就能夠達到的。我平時還特別注意方法,學生高興時,我注意引導學生把高興的事說出來,學生不愉快時,讓學生把不快吐露出來,緊急時,如何教學生說簡短而意思明了的句子。為了指導學生們進行口語交際,提高語言交際能力,我根據農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編了一本《日常口語交際大全》。作為校本教材,供小學生們學習、參考。學生們都很喜歡,也受益匪淺。
總之,培養農村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任重而道遠。值得我們去進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