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瓦根付
摘 要:小學階段是兒童求學的重要時期,也是接受教育的啟蒙階段,對兒童今后的成長與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給予充分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進一步提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讓學生獲得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進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基于此,文中筆者在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重要性進行闡述的基礎上,探討小學教學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策略
小學階段是人一生成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時期,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隨當前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新的教育發展形式,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傳統的小學教育教學觀念,已經很難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需求。在此背景下,學校與廣大教師應當積極轉變過去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觀念,優化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成長。
一、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性
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的教育可謂是重中之重,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教學教學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今后成長與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當前素質教育正在全面實施,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良好的教育教學管理,是學生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基礎。倘若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實效性得不到全面發揮,便會對學生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導致學生在成長中出現問題。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因其年齡特點的限制,如同一張白紙,極易遭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一階段又是小學生各種習慣養成與規則意識、團體意識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加強對小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健康的成長、提高綜合素質,同時,也能夠促進學校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不斷發展。
二、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
由于學習成績的好壞是多數教師、家長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唯一判斷標準。所以,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在這部分教師、家長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一切以成績為中心的教學管理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并不能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還會壓制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無法得到提高。在傳統應試教育的思想下培養出的學生失去了其自身的特點,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低下,不能夠滿足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和需要。
2.教師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不少小學都加強了對于教師隊伍的建設,對于教師的教學水平、專業素養以及職業道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部分教師隊伍仍然達不到新課程改革的新要求,尤其是在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于教學工作的熱情以及教學管理上都還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不少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夠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進行教學,缺乏對于學生的了解和分析,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也無法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挖掘學生潛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再加上部分學校對于教師的培訓力度不夠,缺乏長期有效的培訓,教師隊伍的質量得不到較大的提高。
3.不重視家庭教育
對于小學生來說,除了在學校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中度過的。因此,家庭教育對于小學生同樣能夠產生巨大的影響,然而,部分學校和家長只對學生在校的時間進行管理,對于學生放學后的教育、生活不重視,與家長的溝通不足,只有當學生出現了較大的問題時,才會進行交流。學校只對學生有限的在校時間進行管理,導致了教學管理的片面性,無法實現對于學生的良好管理。
三、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策略
1.轉變教育理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家長、學校應當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全方面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不能夠僅僅依靠成績就斷定一名學生學習的好壞,而是應當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培養。教師在轉變教育理念的基礎上,也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轉換教師的角色,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學生的發展能夠符合時代的要求和需要。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在小學教育中,教師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角色,因此,教師隊伍的水平關系到對學生的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學校應當繼續加強對于教師隊伍的建設,加強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管理水平,通過科學的任用和分配教師,使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能夠有一個巨大的提高。教師也要不斷地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通過積極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吸取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理念,把教育管理好學生作為自己的重要使命,提高自身的責任感,為學生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而努力。
3.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學校和教師應當認識到家庭教育對于小學生教育的重要性,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和交流,通過開展家長會或者進行家訪等方式,使教師和家長能夠對于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既能夠對學生進行更好地教育和管理,也能幫助學生根據個人的特點、愛好等實現其個性發展。學校、教師和家長之間通過互動,實現對小學生教育管理的全面覆蓋,不讓學校、家庭任何一方成為教育上的短板,從而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4.完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
良好的教育教學管理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作為保障。學校要根據教師、學生的發展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強教學管理,加強校風、學風以及教師隊伍建設。學校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建立開放性的管理體制,吸取借鑒其他學校的先進教育理念,積極與教師、家長進行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改進不足,發揚優勢,使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同時,要營造良好的校園氣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在學校中能夠快樂的生活,教師也能夠增強職業幸福感和責任感。
結語:
綜上所述,有效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管理者應當正確認識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性。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通過轉變教育理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積極吸取先進經驗,改進自己的不足,從而實現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提高。
參考文獻:
[1]甘澤敏.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研究[J].中華少年,2018(9).
[2]張林.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研究[J].教育:文摘版,2018(2):61-61.
[3]余立強.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探析[J].新校園(中旬),2017(2):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