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惠
摘 要: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微信、微博、短視頻、直播、彈幕等新媒體迅猛發展。新媒體憑借其豐富多樣的傳播載體和傳播形式、較強的交互性、分眾性和復合性等特點,遠遠超越了傳統媒體。面對新媒體蓬勃發展的巨大挑戰,國有企業宣傳思想工作亟待調整,必須轉變不適應時代的宣傳方式和形式,樹立受眾思維、引入互動、聚焦輿情管理,與時俱進引導輿論、引導職工思想。
關鍵詞:國企宣傳思想;新媒體;輿情管理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前進的腳步,互聯網越來越深入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互聯網+”已經逐步成為各行各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人工智能時代已經昂首闊步走向人們的生活。移動互聯網絡讓人們隨時隨地享受生活、獲取信息成為可能。
在信息呈爆發式傳播的移動互聯時代,人們獲取政治、經濟、科技、娛樂等各類信息更加便捷,職工被大量信息包圍。國企宣傳思想工作如果不能及時發聲,想要傳遞的信息和正向引導極易被淹沒,宣傳引導得不到應有的效果,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也只是徒勞無功。
國有企業宣傳思想工作未來如何發展,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新媒體驅動下國企宣傳思想工作亟待做出調整,在繼承和發揚傳統媒體優良傳統的同時,積極轉變不適應時代要求的宣傳方式和形式,引入新媒體,以更便捷、人們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去傳遞信息、引導輿論、引導思想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一、國企宣傳思想工作應當樹立受眾思維
新媒體和移動互聯網驅動下,人們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泛,獲得信息越來越容易,大量信息的充斥,讓人們不得不學會選擇。國企宣傳思想工作想要取得好的宣傳引導效果,就必須保證所傳遞的信息符合人們的需求和關注重點,才能確保不被淹沒在信息海洋。這就要求宣傳思想工作要更多地考慮受眾的選擇和興趣。因此,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從形式和內容上進行調整。閱讀文字內容獲取信息已經不符合人們快節奏生活、快節奏獲取信息的要求,圖片、音頻、短視頻等傳遞信息的途徑才更受人們歡迎。因此,國企宣傳思想工作首先要從信息傳遞的形式上進行轉變,充分引入圖片、音頻、短視頻、H5等信息載體形式來傳遞信息。其次,傳遞的內容也必須站在受眾的角度考慮,以求取得最佳的宣傳引導效果。例如,在進行黨和國家、公司發展方針、政策的解讀宣傳時,傳統的照本宣科已經過時,新媒體驅動下,方針、政策等原則性、政策性較強內容的宣傳,應當在保證信息準確性的同時,引入圖表、趣味卡通形象等親民的形式進行宣傳,從感觀上提升受眾的閱讀體驗。國企宣傳思想工作還需要充分結合企業實際性質,在宣傳內容的把握上,需向更貼近勞動者、貼近職工的方向轉移,譬如: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營造“四德”風尚,可以將鏡頭轉向職工身邊的人和事,發掘職工身邊的正能量,講職工的故事,引導職工。通過親民的形式和內容也能促使廣大群眾轉發傳遞,讓職工主動成為信息的傳播者,有利于國企宣傳思想工作的全員參與。
二、國企宣傳思想工作應當引入互動
新媒體驅動下,宣傳思想工作再也不是傳統媒體時代“聽我說”的形式,在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二者之間相互包含。移動互聯讓信息發布的渠道多元化、大眾化,信息的接受者也能成為信息發布者和傳播者。國企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的交互特性。將互動引入宣傳思想工作,不僅僅表現為通過微信公眾號留言這些簡單的方式,更應表現為在保持宣傳思想政治輿論導向的同時,將職工對某一事件的看法、態度進行篩選、分類、整合,通過自有宣傳平臺進行傳遞。這種方式既能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又能及時了解職工、受眾在想什么,把握輿論方向,指導思想引導工作;還可以讓職工感受到宣傳思想工作的人文氣息、生活氣息,感受參與其中的樂趣,進而拉近宣傳思想工作和職工群眾的關系。
三、國企宣傳思想工作應當將輿情管理提升至宣傳思想工作的戰略高度
在新媒體驅動下,國企宣傳思想工作會朝著全員參與、全員發聲的方向發展,當職工群眾獲得了更多發聲機會和渠道時,輿情的控制將是國企宣傳思想工作的一項重大挑戰。輿情應對在國企宣傳思想工作中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做好輿情管理是國企宣傳思想工作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輿情管理必須具備健全的機制。首先要樹立“輿情不是宣傳部門一家的事情”的意識,要充分考慮輿情的預防、發現、應對、控制等方面,建立預警機制、新聞發言機制、輿情聯動機制、應急處置預案,構建完備的輿情應對機制。當發現輿情時才能快速響應、科學應對,不至于忙中出錯。
(二)輿情管理必須堅持監測預警。輿情預警是輿情管理最核心的部分,輿情最有效的控制是不擴散。宣傳思想工作者必須培養和提升輿情敏銳度,能夠快速發現和掌握潛在的輿情風險點;充分了解輿情特征,把握職工思想動態,才能及時發現輿情并及時上報。
(三)輿情管理必須懂得分析研判。輿情的分析研判首先要掌握輿情發生結構的方法,在分析研判過程中,充分考慮輿情的傳播渠道、參與人群、輿情的表現形式以及輿情背后的推手,準確地結構輿情能快速有效地找到應對方法。
(四)輿情管理必須科學應對。科學應對輿情事件,表現為在輿情爆發時,能及時通過官方渠道發聲,表明對待事件的態度和企業秉持的價值觀;充分利用日常掌握的媒體渠道進行輿論的引導;事件處置要充分考慮公眾和陷入輿情雙方的互惠;必須嚴格管理企業內部員工,確保企業整體保持同一個聲音。通過以上科學的方法,能夠有效控制輿情、避免次生輿情危機的產生。
(五)輿情管理必須進行聲譽恢復。每一次輿情的爆發,都是對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管理的一次拷問,在處置輿情事件時,必須充分考慮企業聲譽的恢復,確保職工、公眾對企業的認可,這樣才算是真正有效的輿情管理。
未來,新媒體還將以前所未有的影響力考驗著傳統媒體和國企宣傳思想工作,面對宣傳陣地和受眾的深刻變化,國企宣傳思想工作必須適應社會發展,堅持以先進技術傳播先進思想文化,以正確導向引領職工輿論的報道理念,保持國企宣傳思想先進性,充分利用和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和作用,做好輿情管理,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讓新媒體成為國企宣傳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陣地,成為國企宣傳思想工作的中流砥柱。
參考文獻
[1]鐘德寶,胥慧穎.充分利用新媒體特點做好宣傳思想工作[N].學習時報,2016年3月24日;
[2]張德偉.切實加強國企宣傳思想工作[J].企業文明,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