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摘 要:對于一些成績中等的、偏科的學生或是成績很差但某一學科很優秀的學生來說,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對某一或某幾門學科興趣不足導致的。所以,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階段有著關乎成敗的作用。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辦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點燃學生對數學學習熱情的“火把”。筆者,在小學數學教學一線奮斗多年,對于如何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著豐富的經驗,以下就和大家做一下分享,希望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聯系生活;實踐操作;多樣練習
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很多人都認為數學枯燥乏味,神秘難懂,成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因此,只要學生對學習數學有了興趣,才能積極地游弋于數學知識的海洋,品味學習數學的情趣,也才會有展示自己數學能力的欲望。想要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需要根據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科知識的要求,選取學生喜愛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求知欲望的帶領下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我認為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中所涉及的諸如100以內的加減法、認識時間、認識圖形、長度單位、克和千克、數據收集整理等內容,都是非常基礎性的數學知識,難度不大,而且都是可以在生活中用到的,比如去任何地方買東西,都要用到100以內的加減法;我們量體重要用到克和千克,測距離要用到長度單位,可見小學數學是和生活聯系緊密的。所以,教師要在教學時聯系生活實際,從而激發學生興趣。
例如,筆者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時,與其拿著課本上圖形給學生講解定理,就不如利用一些實際生活中的物品給學生講解,這樣明顯更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筆者在課前準備中就給學生們找來了不同的存在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物品,像信封、手機、魔方、鉛筆盒等。在課堂教學中筆者讓學生把課本合上,就拿著這些學生日常生活中有的、能看得到、摸得著的物體來給學生講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定理、周長的計算,能夠明顯地感到學生聽得更認真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出來。在輕松愉快的學習參與中,讓學生感受數學就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并且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二、實踐操作,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實踐活動是兒童發展成長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學生形成實踐能力的載體。在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會運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在教學“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時,我安排每個學生都準備三根小棒,自己先擺一個三角形,然后抽學生分別說說自己擺的是什么樣的三角形,逐步引導學生弄懂三角形的概念,并讓學生通過比較兩根小棒與另一根小棒的長短,去發現和總結。在引導學生“你說我來做”時,每當一個同學生說出一種三角形時,別的學生都在按這個學生說的方法不停地擺弄著,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教學效果令人感到十分滿意。
人們說“字不離體”,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十分重要。在培養過程中,教師要有恒心和耐心,要統一要求,堅持不懈,一抓到底。教師不僅要嚴格要求學生做到認真聽課,認真思考,獨立完成課內外作業,做到書寫工整、字跡清楚,還要養成自覺檢查、有錯必改的良好習慣。教師要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防止學生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等。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學生作表率。如解題教學,審題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板書簡明、重點突出。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通過多種渠道,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多樣練習,體驗數學樂趣
練習目的是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因此,練習方式應當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本課的練習設計中,嘗試做到“活”一點、“新”一點、“趣”一點。
首先,在教學“百分數”時,設計了一個游戲:先讓學生寫出10個百分號,學生動筆書寫的過程中,我突然叫停筆。“同學們,請默默地數一數你寫了幾個。如果讓你直接告訴我,你寫了幾個,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現在要求你不說出是幾個,又讓我們聽出你完成的情況,你能做到嗎?”孩子們都想利用本節課學的知識展示自己,所以積極性很高。我不僅讓學生說出完成了百分之幾,還引導他們換種方式說出完成情況,如還剩百分之幾沒完成或超額完成了百分之幾……通過這樣新穎的方式讓學生更能活學活用,充分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所在。
總的來說,誰能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激發出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誰就能使自己的數學課堂變得更加高效。所以作為一名奮斗在教學一線的小學數學工作者,理應開動腦筋、不斷探索、大膽嘗試,尋找到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和手段,為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姚冬梅.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8(04).
[2]石應榮.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