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
摘 要:班主任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班主任在教學活動中肩負著巨大的責任。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是尤為的繁瑣,既要保證自己所教學科的質量,還要統籌其他學科。要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的問題,還要處理日常的一些問題。面對繁雜而重要的班級管理工作,采用高效率的對策是必要的。因此,初中班主任應堅持民主的管理原則,加強與血脂升之間的溝通;同時開展多樣化的班級活動,在管理中融入德育;除此之外,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與管理意識,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促進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本文主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展開論述,探索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效率的有效方法及策略。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工作效率;管理效率;管理對策
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是一項需要不斷探究、不斷革新長期工作。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人物,不僅要對班級的每一個學生負責,還要負責許多的工作。關于各項工作順利、有序的進行,是班主任團體一直以來不變的話題。在教育改革的時代背景下,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和策略也得進項一定變革,以融入教育改革,更人性化的管理班級,促進師生關系。班主任和學生一同攜手管理,打造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那么,班主任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怎樣去做呢?下面,筆者就與各位同仁分享一些提高管理效率的方法,以期對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幫助。
一、堅持民主的管理原則,加強與學生的溝通
班級是一個集體,處于其中的而每個人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如:班干部的選擇,可以通過綜合學生的選舉進行任命;在籌辦班級活動時,可以讓學生參與策劃,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還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級過程中,要轉變以往的管理理念,對跟學生溝通交流,了解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初中階段的學生思想不成熟,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擾,產生極端思想。所以,班主任應經常與班級的同學溝通,了解他們,同時加強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給予一定的批評指點。多鼓勵學生,初中生往往更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賞,班主任可以多用語言來支持學生的正確想法,讓他們產生信心。
二、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識
當前階段,班主任的教學管理能力仍待提高。隨著時代的變遷,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長,我們現代生活的物質、文化水平也不斷的提高。許多班主任一直按照傳統的管理教學,讓學生處于緊張的狀態下去學習,基本上沒有其他的班級活動。造成的結果是,班級沒有活躍的氣氛,學生只會學習,班主任看不到學生其他方面的才能,師生沒有有效的溝通等。在如此高壓的環境下,往往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除此之外,班主任心理壓力較大。初中是培養學生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關鍵階段,是整個教育階段中最難管理的一個時期,初中生中存在著網癮、早戀等諸多的問題。所以,班主任在進行這項工作時,要具備一個良好的心態,克服重重困難,力當一名優秀的初中班主任。初中班主任是班級的領頭人,自身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管理好自己的班級。所以,初中班主任必須要做好抗壓的準備,在處理一些學生問題時,要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例如,學生之間打架問題,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不能一來就是一頓語言批評,或者是直接找家長。而應該問清楚原因,以一個公平的立場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樣才能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錯誤,心理沒有埋怨,師生之間才會不產生隔閡。
三、開展多樣化的班級活動,在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
初中班主任在進行管理工作時,應該適時融入德育教育。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班級活動,來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并在其中向學生滲透德育的良好觀念。每位學生都有個體差異性,因此,班主任要了解學生個人的實際情況,并據此來制定合理的活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提高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四、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對班級管理方法不斷進行優化與調整
在新時代的要求下,初中班主任應積極轉變原有的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更新方法,積累經驗,從而使管理方法得到優化,管理效率有效提升。班主任應對學生多關心,與他們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親近學生,與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多多關心他們的思想與生活,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眷注與關愛。在與學生的互動中,班主任教師不僅能夠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還可以及時發現他們遇到的問題。這樣就能夠及時幫助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以自身的文化素養來贏得學生的信任和依賴,在學生的心中建立起威望,使以后的管理工作達到雙倍的效果,這樣就能保證班主任基本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有效開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初中班主任應注意以下三點:第一,要定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班級中每位學生的真實情況。除此之外還要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特點與興趣愛好等特點。第二,班主任應對班級的整體風氣進行了解。要清晰掌握自己班集體中所存在的問題的,并究其根源,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解決的策略。第三,要對學生的家庭狀況與學生家長的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了解,以便班主任能夠有效開展工作。
除此之外,班主任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位學生,為他們樹立良好榜樣,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初中班主任在教育過程中應公平對待每位學生,不管是學習成績好的優秀學生,或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困難生,班主任都要用平等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切忌因學生在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中所存在的差異就對其進行差別對待,這樣會影響班級的凝聚力,長此以往還會對部分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阻礙其日后的學習與發展。因此,教師要意識到自己對待學生時的態度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要使用正確的言行舉止來為學生做出榜樣,對學生行動方式與思維方式起到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
五、采用多方聯合的管理方式,促進班主任管理效率的提升
好的教育是全社會努力的結果,所以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應多于學生家長溝通、合作。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班主任可以通過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來促進自己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通過與家長之間進行交流,可以共同找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最佳方式。同時,要聽取家長提出的合理意見,并給家長教育孩子出謀劃策;向家長講述教育源于家庭,從點滴小事來教育學生的重要思想。
同時,教師還應對聯合管理之一方式進行創新,比如在班集體中挑選優秀的學生作為班級干部,重視對班干部管理能力的培養,在班級中打造一支有能力的干部隊伍,從而更好地分擔班主任的教學壓力。從班級管理角度來看,班干部同時也是學生,因此他們可以比教師更快地發現班級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向教師反應,從而使班級管理效率得得有效提升。這一班級管理方式的創新,不僅有利于班集體的全面發展和建設,還能夠培養初中生的領導能力與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與提升,可謂是一舉兩得。班主任教師應注意,在選擇班干部的時候,要嚴格遵循公平競爭的選拔原則,通過學生自我舉薦、學生投票選舉、班干部公開宣講拉票等方式,保證選拔過程的公開與透明,這樣才能樹立班干部的威信,讓所有學生信服。教師要選出真正有能力的學生來參與班級管理工作,從而促進班級管理水平與班主任工作效率的同步提升。
綜上所述,初中是學生發展的關鍵性階段,這一時期不僅是學生積累知識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學生塑造良好思想觀念與道德素養的重要時期,因此,初中班主任作為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引領者,需要從自身出發,應積極的行動來影響學生、感化學生,這就要需要班主任教師擁有良好的道德素養,能夠做到言傳身教,這樣一來,就能夠出色完成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岳中瑤.探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其解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3):44-45.
[2]褚景舒,郭沖.淺談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對策[J].新課程(下),20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