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娟
摘 要:在教育的深入發展下,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將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以確保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文化知識。語文是小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探究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中明確所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進行更好地課前預習。基于此,文本將談一談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教學策略
課前預習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但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不注重這一環節,導致小學生沒有培養出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使學生的課堂學習容易出現理解能力差、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步伐等現象。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關注課前預習這一環節,有必要探究有效且科學的策略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基于此,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性策略,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胞們提供有效地借鑒。
一、引導學生積累字詞,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與其他階段的語文教學不同,小學語文教學注重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以此保證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詞匯量。因為小學生剛剛接觸語文,每節課所需要記憶的生字詞數量非常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字詞的課前預習,使學生能夠自主的積累一些字詞,從而為學生接下來的課堂學習奠定好基礎。
在教授《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內容前,筆者就為學生布置了一個關于生字詞積累的任務,引導學生對本課所涉及的生字詞進行積累。這篇文章所涉及的生字詞十分的多,如磨盤、昂首挺胸、斬釘截鐵、壯烈豪邁等等。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對生字詞進行有效的記憶,筆者會讓學生將這些生字詞進行重復的書寫,讓學生寫下這些生字詞所展現的意思。在課堂開始時,筆者便會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使學生能夠做到有效預習。筆者認為這種引導學生進行生字詞課前預習的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擔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壓力,使學生能夠掌握良好的基礎,讓學生更好的進行文章的學習。
總之,教師在課前預習環節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生字詞的積累,使學生能夠掌握語文課堂學習的基礎,讓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夠更為順利。
二、使學生初步感知文本,為精讀教學做好準備
在教育的改革下,人們對小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生不僅僅要了解小學語文課本中所展現的文章內容,還要深入的挖掘文章所展現的深層次內涵。如果學生不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那么就很難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初步地了解文本,從而為學生的深入學習做好準備。
如,在教授《窮人》這篇文章前,筆者考慮到這篇文章具有十足的故事性、深刻的內涵,而且這篇文章所涉及的篇幅較大,于是決定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初步地感知文章,為筆者在課堂上的深入教學奠定基礎。筆者會讓學生在預習環節對這篇文張進行整體的閱讀,使學生能夠明確文章所展現的內容是什么,讓學生了解文章所涉及的人物角色以及使學生明白每個角色的特點。在課堂開始的時候,筆者會針對課文的基本內容進行提問,以此保證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文章的閱讀。通過學生的課外預習,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發現學生能夠緊跟筆者的思路,較為深入地了解文章所展現的中心思想。
總之,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文本的初步認知,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課堂上的文章精讀,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注重重難點內容的預習,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個課文都有教學的重難點,很多學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解力,很難了解、攻克這些重難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預習課文中的重難點,從而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更有效。
如,在教授《開國大典》這篇文章前,筆者考慮到這篇文章的重難點是文章中的一些難以理解的句子,于是決定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深入的分析文章中的難以理解的句子。首先,筆者讓學生記錄下文章中的一些難以理解的句子。其次,筆者把班級上的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讓他們在課前預習環節以小組為單位共同交流這些句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通過對重難點知識的預習,能夠十分輕松地理解筆者所講述的內容,從而使筆者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總之,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引導學生進行重難點知識的預習,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課堂語文知識的學習,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綜上,新課程標準改革下,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有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抓住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從而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郝平.預則立,不預則廢——探討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09).
[2]陳天嬌.探究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