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苗
摘 要:本文基于初中地理課程內容,結合活動教學理論基礎,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策略做出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精巧、充滿趣味性,而且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從多方面培養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一、語言類活動設計
教師在設計此類活動時應盡量選擇一些有趣的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盡可能多地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從中獲益,避免出現唱獨角戲的現象。例如,在“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第二節“歐洲西部”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我來做導游”的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出幾組學生,讓他們提前在課下根據資料來設計去歐洲的旅游路線,可分別選擇西歐、北歐、南歐、東歐等不同旅游線。每個小組準備好沿途會經過的主要景點以及導游講解稿,可以通過PPT的方式來交給老師進行審核。在課上,教師也可以通過導語讓學生來介紹自己所涉及的旅歐路線和沿途景點,其他學生則可以以游客的身份來提出相關問題。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辯論、討論類活動,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由其中一組來擔任法官的角色,教師設計辯題,正反方撰寫辯論稿,在課堂中采用自由討論的方式展開辯論比賽,鍛煉學生的歸納總結和表達能力。教師在設計此類活動時要注意辯論題的合適性,不能有明顯的傾向,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學生如果在辯論過程中出現言辭極端或不太符合規范的地方,教師也要加以糾正和點撥。例如,在“人口與人種”一節中,教師可以設置“人口數量多好還是少好”的辯題,正方可分析出人口數量少會導致勞動力缺乏,兵源不足;人口增長速度過慢,導致社會老齡化問題和養老負擔加重。反方觀點則認為人口數量多會產生糧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就業困難,交通擁擠等問題。可見,無論人口過多或過少都會出現問題,人口的規模應該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自然環境資源相協調。
二、操作類活動設計
教師可以設計觀察觀測類活動讓學生了解到地理的本質是一門科學,培養學生的科學求知精神與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在設計此類活動時,教師首先要選取合適的觀測項目,在學校教學條件限制的情況下,一般選擇所需道具較少,在校園內就能夠直接完成的項目。同時教師還需要擬定觀測要求和觀測報告,避免學生在活動中漫無目的進行觀測。比如利用Stellarium軟件觀看日食和月食,還可以用該軟件觀看北極星、土星等等。
除觀測類活動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制作地理圖表和地理模型,或是通過現有道具來進行模擬操作,結合學生的大腦、視覺、操作等多感官,綜合提高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在設計此類活動時,教師要注意適時指導和點撥,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簡單的機械操作。在制作完成后,教師也要予以相應的點評,對于一些優秀的作品可以進行集中展示。常見的制作項目有自制地球儀、制作等高線地形圖、雨量器、繪制市區多年平均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等等。
模擬操作類活動是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相關操作來提高表達和表現能力,加深對地理原理理解的一種活動。該活動強調可操作性,力求做到有趣味性但又不乏科學意味。在有一定條件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準備相關的道具,盡量還原真實的情境。例如,在“地球的運動”中示意地球公轉,需要準備的道具有地球儀、臺燈和激光筆。地球儀的作用是模擬地球,來讓學生明確赤道和南北回歸線;臺燈是為了模擬太陽,激光筆則是模擬陽光直射。經過實操活動,可以得出地球在自轉過程中還在圍繞太陽進行不停公轉,不過地球地軸在公轉時是傾斜的,而且空間指向保持不變。對于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地球表面受到太陽照射的情況也會有所不同。在此演示過程中,教師尤其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激光筆落在地球儀上的位置。
三、探究類活動設計
初中地理探究類活動有很多種,包括自主探究、引導探究、合作探究等等。自主探究指的是大多數環節都有學生自主完成的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此同時鍛煉其地理思維和自我歸納總結意識。教師在設計自主探究活動時應注意相關材料的選取,有效地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自主發現并解決問題。例如,在“探究中東的氣候特征”中,教師可設計問題:“中東與印度的緯度位置大致相同,但兩地的氣候卻存在較大差異,這是為什么?”由此引導學生展開對地形、緯度、洋流和季風等方面對氣候造成影響可能性的探究。再如,在“探究北美洲地形及其對河流的影響”中,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結組進行探究,以小組為單位總結北美洲的地形、河流特點,使每個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從而經過合作得出最終結論。
綜上所述,地理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課程,新課標提倡地理教學活動的多樣性,但由于外在條件的限制,教師很難去在戶外進行教學,所以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就顯得十分重要。當然,課堂活動的種類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看其是否促進了學生積極變化的產生,避免盲目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朱伶宇.新課改下初中地理課堂趣味性策略探析[J].科教導刊(下旬),2019(05):121-122.
[2]王靜.談初中地理新課程教學實踐中的活動教學藝術[J].學周刊,2018(2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