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摘 要:在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是一個新的思路,也是新的趨勢。群文閱讀,是指我們組織多種閱讀資料參與閱讀教學,它可以實現閱讀資料的橫向對比和思維的發散,更能體現閱讀教學的職能和作用。本次研究正是基于小學語文閱讀中的高年級群文閱讀教學展開討論,對提高學生的閱讀水準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教學向來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需要通過閱讀來了解課文內容,通過閱讀來了解試卷試題,通過閱讀來收獲知識、開拓眼界、增長見聞。相比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群文閱讀教學有其優勢,也有它的特點。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群文閱讀的優勢特征,才能活學活用,充分利用群文閱讀教學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
1設定教學主題,讓群文閱讀靶向精準
群文閱讀和傳統閱讀方式相比,其最大的差異在于實現了多種文章、素材的有機整合。這不是簡單的將多篇文章放在一起來閱讀,而是在文章素材的主體思想、寫作手法、作品的背景或者反映的時代背景等某些方面有共通性,有差異性。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待閱讀資料的體驗、感受都可能不相同;群文閱讀的感受更有可能是五花八門的。所以,為了讓群文閱讀更有質量,我們理應將群文閱讀活動設定在一個主題或者幾個主題下進行。
比如我們在六年級語文教學中開展的一次群文閱讀教學活動,其主題設定是“感受細節描寫在環境氛圍塑造中的妙處”。這個主題的設定明確了學生在群文閱讀中的關注點,將學生的思路集中在一點,有利于教學內容的凸現。在這次群文閱讀活動中,老師給大家提供了《魯濱遜漂流記》節選、《湯姆索亞歷險記》節選、《昆蟲記》節選、《小王子》節選內容作為閱讀資料。這里面既有關于人物心情情緒的細節描寫,也有對昆蟲生活習性和動作的細節描寫,也有對虛構故事情節或者小學生比較熟悉的頑皮的生活場景的細節描寫。通過這些細節的對比,讓學生感受到細節描寫所應該把握的一些特點,啟發了學生的思維。
2關注閱讀反饋,讓群文閱讀教學有成效
人們常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不同的群文資料,學生的收獲也會是不一樣的。老師認為,把學生的閱讀體會及時發掘出來并進行交流互動、加深印象,這是群文閱讀的關鍵。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科水平、閱讀理解能力有限,學生在群文閱讀活動中的體驗收獲也肯定是不同的。而且,有些同學的閱讀體會可能是錯誤的,可能是受到誤導的,是不全面的。這些情況也需要通過反饋和溝通互動來解決。
比如我們在開展以“感受不一樣的詩詞意境美”為主題的群文閱讀活動中,給大家提供了《鳥鳴澗》、《芙蓉樓送辛漸》、《早發白帝城》、《沁園春·雪》等多首詩詞作為素材去閱讀。之后,老師讓同學們自由發言,介紹各個詩詞中的意境,并用白話向同學們描繪自己所感受到的意境。在老師的引導 ,同學們通過閱讀了解到詩詞中最擅長用一些具象的事物來表達感情,而這些具象事物也正是詩詞意境的載體。這次群文閱讀教學激發了學生對詩詞的興趣,也讓學生感受到“推敲”、“品鑒”詩詞的樂趣,教學成果令人滿意。
3深挖群文閱讀成果,讓語文教學優質高效
其實就像很多老師所感受到的那樣,進行群文閱讀是要消耗不少時間精力的。為了保證閱讀的質量,老師往往要對群文的組合精挑細選,反復優化。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閱讀時間里有更豐富的閱讀成果。但是,語文教學需要關聯到方方面面的教學活動,閱讀教學不可能占有特別長的時間。所以,我們在課堂上組織群文閱讀的機會并不是特別多。正因如此,老師每次組織群文閱讀都要注意對其閱讀成果進行發散延伸,實現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素質的鍛煉提升。
例如讓學生圍繞群文閱讀的感想體會去寫筆記、寫日記、寫作文;或者讓大家在口語交際訓練活動中對群文閱讀的主題進行延伸,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圍繞群文閱讀所設定的主題,去將其閱讀成果延伸到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這樣才能讓學生的閱讀成果轉化為其自身的知識積累,而不是讀完了就忘掉。這樣的教學活動更凸現群文閱讀的價值,也對活躍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有積極作用,是閱讀教學改革創新的有效嘗試。
4結語
群文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并啟發學生的閱讀思考,對深化閱讀教學的意義和價值有重要意義。但是,這種教學方式的經驗還不夠成熟,模式還有待摸索。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多做創新嘗試,多多發現群文閱讀的好經驗、好方法,這樣才能長期貫徹群文閱讀教學的思路,引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葉志英. 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群文閱讀“讀寫結合”策略分析[J]. 中學英語之友: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1):212-212.
[2]曾水鳳. 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8(34):235-236.
[3]高利佳. 體驗實用的閱讀策略與方式——“反復結構的童話”群文閱讀教學設計[J]. 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2(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