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若冰
摘 要:毋庸置疑,寫作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寫景作文無疑是一種十分重要的作文類型。因此,筆者將以自身的教學經驗為例,談一談應該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組織開展寫景作文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景作文;教學策略
顧名思義,寫景作文主要就是指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自然景觀或者人文景觀為描寫對象的書面表達形式。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寫作是學生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因此,在組織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對學生實際的寫作水平有更加準確的理解與掌握,并結合寫景作文的具體特點實施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學活動的質量,從而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1.積累寫作語言
從本質上來講,寫作就是語言表達的一種具體方式,與其他語言表達方式相比,寫作對語言運用的技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寫景作文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利用恰當的方式促進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語言。為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一些經典的文本進行分析,以此來使學生體會作者在語言應用中的精妙之處,從而促進學生進行寫作語言的積累。
《火燒云》這篇課文描寫了一種生活中常見的自然景象,文章僅有五百來字,但是卻像一幅濃墨重彩的風景畫,表現出了作者獨具匠心的語言藝術。于是,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體會了文章的語言:第一,樸實自然,流暢生動。文中沒有使用生僻字,用口語的形式進行了敘述,如:“您老是金胡子了”、“火燒云上來了”等,通過口語化和生活化的語言,使人倍感自然親切;第二,詞匯豐富,富有音樂美。如:在形容色彩時,用到了“茄子紫”、“紫檀色”、“葡萄灰”、“半紫半黃”等;在形容時間短促時,用到了“一轉眼”、“忽然”、“兩三秒鐘”、“一會兒”等。此外,通過“跑著跑著”、“金燦燦”、“紅通通”、“笑盈盈”、“恍恍惚惚”等一些疊音詞的使用,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文章語言的美感,而且十分形象地描繪出了火燒云形狀、色彩的變化以及人物的情感;第三,長于修辭,生動形象。火燒云的形態變化萬千,難以名狀,而作者則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進行了描寫。如:“一會兒,天空出現了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使火燒云的形態描寫更加栩栩如生。最終,通過全面的講解,使學生對這篇課文的語言藝術有了比較準確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積累的一定的寫作語言。
2.指導觀察方法
正如前文所述,寫景作文是以生活中的景觀為描寫對象的。而在景物描寫中,有兩種錯誤是學生常犯的。一是將景物描寫寫成“流水賬”,描寫了很多景物,但都是一筆帶過,并沒有對景物展開描寫。二是文章的詳略安排不得當。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出現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準確把握景物的特點。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向學生講解一些觀察景物的方法,從而使學生對描寫對象有更加準確的理解。
在指導學生對描寫景物進行觀察時,我通常會引導學生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無論觀察任何景物,都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不能東看一眼,西看一眼。比較常見的景物觀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空間方位:按照空間方位觀察景物時,首先要找好切入的角度,然后按照上下順序、遠近順序、內外順序等幾種順序進行觀察。(2)時間變化。同一種景物在不同時間通常會有不同的特點,在觀察景物時,既要關注短時間內的景物變化,又要觀察長時間內景物的不同特點;第二,觀察要有重點。通常來講,生活中的景物是比較復雜的。有江河湖海、山川樹木、日月星辰、花鳥蟲魚……所以在觀察時,要抓住其中一種景物進行重點觀察和描寫,同時,要用略寫的方式描寫景物的背景,以此來襯托出觀察重點;第三,借助多種感官觀察。在觀察過程中,要借助視覺、觸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官來體現景物的特征。
3.組織生活練習
在寫景作文中,抒情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表達方式。在描寫過程中,需要借助景物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而為了使學生的寫作內容表現出真情實感,教師應將教學活動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從而通過生活化的寫作練習任務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同樣以《火燒云》這篇課文為例。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之后,我布置了一個寫作練習任務,要求學生對任意一種自然景象進行觀察,并將其作為寫作素材。最后,仿照這篇課文的寫作語言對所觀察的景物進行描寫。最終,通過這種練習方式,使學生在寫作中融入了更多的生活感受,從而有效保障了學生的寫作質量。
總結來說,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寫景作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對寫景作文的教學方法有更加熟練的掌握,并不斷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和優化,從而有效保障寫作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周艷陽.對小學語文寫景作文教學的思考[J].才智,2019,(27):11.
[2]杜娟.小學語文寫景作文專題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2019,16(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