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道
摘 要:歷史是初中階段的基礎學科,對于初中學生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歷史知識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和難度,教學時如果單純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非但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吸收,還會造成學生的排斥心理,影響整個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歷史教師要創新自身的教學模式,構建高效的教學歷史教學課堂。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歷史;高效課堂
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注重歷史的書寫,從結繩記事到二十四史的延續,歷史一直被官方所重視。銘記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開拓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次會議中強調歷史的重要性。對于個人而言,學習歷史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提升思維能力。鑒于此,筆者就從陶冶學生情感、推動教學進程、培養自主探究三方面對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進行探討。
一、創設語言情境,陶冶學生情感
歷史是一門具有很強人文性的學科,而語言作為最基本、最普遍的教學傳輸方式,教師應注重其生動性和趣味性,通過用引人入勝的語言來解讀歷史學科中的人物和事件,加深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印象,提升學生的歷史了解,并引發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因此,我們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教學語言的運用技巧,發揮語言的魅力,使之能為課堂教學增添無限色彩。
例如,在教學“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這部分內容時,為了渲染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民族意識,筆者在課堂開始做了這樣的開場白:“同學們,我們偉大祖國今日的繁榮昌盛,是由無數炎黃子孫的血淚堆積而成的。重重災害疊加,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更是一部中華人民不屈奮斗的血淚史。在我國的歷史上,有許許多多屈辱的歷史,但在同時,我們也有許多為之反抗與奮斗的民族英雄。下面就讓我們根據歷史,回到1894年,一起來緬懷一下我們的民族英雄?!睂W生的情緒仿佛都被感染了,都認真聆聽著。筆者也趁機引入本課所要講的內容,開展了這節課的教學活動。如此,通過富有情感的語言,就能很好的引入課堂教學內容,就能很好的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一定的情感基礎。
二、有效問題驅動,推動教學進程
問題是知識的有效載體,問題的提出不僅是教學互動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借以激發學生思維、推動教學進程的重要武器。所以說,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我們需要結合歷史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基本認知來精心設計問題,以此來調動學生的思考動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與歷史思維,從而驅使學生主動進行問題的分析、推理和探究。
例如,在教學“太平天國運動”這部分內容時,通過對兩次鴉片戰爭的學習,學生已經對太平天國運動前的社會背景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在學習本節課時,筆者先讓學生對教學進行預習,讓學生了解太平天國時期的社會背景,認識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發展和失敗的主要過程,待學生對教材內容有了一定的認知后,筆者為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問題如下:結合教材分析,是誰提出了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的美好夢想是怎樣萌發的呢?這場腥風血雨的運動又是如何失敗的?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前,當時中國社會面臨著哪些嚴重的社會危機?問題提出后,筆者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一段時間后,學生結合課本得出了結論,隨后,筆者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總結歸納。這樣一來,筆者通過有效問題的驅動,就調動了學生的思考動機,推動了教學進程的開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建立學習小組,培養自主探究
在新課改中,我們一直在提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強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但在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發言和討論的機會很少,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受到了嚴重束縛,學習變成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所以,教師應該建立學習互助小組,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自主設計、分析以及解決問題,來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并利用小組內成員的互幫互助,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辛亥革命”這一課時,筆者就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學生針對問題展開自主探究。首先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過程,筆者讓學生分組進行搜集史料的工作,有的小組負責搜集“同盟會的建立”等資料,有的小組負責搜集“革命黨人的起義經歷”,還有的小組負責搜集“武昌起義的經過”,經過這樣的明確分工之后,學生通過網絡和圖書館等渠道查找了很多資料。然后筆者讓學生探究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為什么20世紀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要掀起一場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辛亥革命呢?”通過這種問題,來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總而言之,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我們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形式的創新,要擺脫原有“固執”的思想,要依據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歷史學科的特點來創設教學方式,以此來促進學生對于歷史課堂的喜愛,提升初中階段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也為學生今后的歷史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春梅.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7(09):95.
[2]韓雪濤.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高效課堂建設的實踐和思考[J].學周刊,2016(2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