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瑩瑩
摘要:隨著輪滑運動的積極發(fā)展與廣泛蔓延,學生、家長、學校對輪滑運動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將輪滑運動引進校園也是得利之舉。
關鍵詞:輪滑運動;小學體育;教學內(nèi)容
隨著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以及“以人為本”教育觀念的深入,這就要求當今體育課程在教學內(nèi)容以及課程結(jié)構(gòu)上應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小學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教學的基礎。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務必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及其需要,積極探索創(chuàng)設出新型的體育課程。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輪滑運動的內(nèi)容
在小學體育中實施輪滑運動務必要遵循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動作技能的形成規(guī)律、人體機能的適應性規(guī)律,以及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規(guī)律來合理、科學地安排教學內(nèi)容。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原則應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分別是基礎知識教學、基本技術教學、運動技藝教學以及技能競賽組織四個部分。讓小學生們在循序漸進中逐步深入掌握輪滑的運動技術,在玩中學、學中會,從“要我學”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的角色。
(一)基礎知識教學
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主要目的是讓小學生們在進行正式輪滑學習課程前做好充分的心理以及物質(zhì)上的準備,主要包括:輪滑運動項目的基礎性常識、穿戴護具和輪滑鞋的方法、輪滑練習過程的自我保護意識的養(yǎng)成以及規(guī)避危險的方法等。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教學、示范法、講解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小學生們積極思考,靈活想象,通過交流探討得出更多學習輪滑的基礎理論知識,初步建立輪滑運動概念表象,激發(fā)其學習輪滑的興趣。
(二)基本技術、技藝教學
基本技術教學是初學者掌握輪滑運動的關鍵,也為下一步提高運動技藝教學打下穩(wěn)固的前提基礎。由于小學生對于輪滑運動的最初學習具有一定的生疏性,因此在基本技術教學上,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和實際隋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手段。基本技術教學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教學:原地站立及踏步、向前踏步及擺臂、直線滑行及停止法、彎道滑行等。
運動技藝教學主要是采用平地花式輪滑教學。平地花式輪滑(簡稱“平花”),即穿輪滑鞋在固定數(shù)量的標準樁距間做無跳起動作的各式連續(xù)滑行。因其入門容易,無跳躍動作,因此非常適合作為小學生運動技藝學習的教材內(nèi)容,在小學階段教授平地花式輪滑主要包括:前交叉過樁、后交叉過樁、雙腳前s過樁、單腳前s過樁、前后腳跟腳尖蛇形過樁等。
二、小學體育教學輪滑運動實施方案
在實施方案過程中利用整體推進與個別化教育相結(jié)合,在保證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完成學習內(nèi)容的前提下,關注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使學生們都能在積極參與輪滑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一)列入選修課程內(nèi)容
列入選修課程內(nèi)容在小學輪滑運動實施方案中有著建設性作用,主要是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創(chuàng)新與延伸。其一,將輪滑運動教材列入小學體育與健康課本的選修模塊當中,從理論上加強輪滑課程的重要性,體育教師便可利用教科書科學地指導學生們進行輪滑的學習,也在思想上動員和引導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輪滑運動的過程中去;其二,具體化小學生課表安排,不是籠統(tǒng)地在課表中將輪滑教學概括化為體育課,而是將輪滑教學獨立成一門體育學科,這樣可以讓學生們有準備、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輪滑課程的學習。
(二)課外活動組織
在課外活動中組織輪滑活動的項目,有助于小學生們把在課堂上獲得的知識技能進一步加以鞏固。學生們在已經(jīng)初步掌握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更多的練習,可以更加熟練地掌握動作技術,有助于達到動作自動化的階段。與此同時,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動機,推動他們不斷地去探求新技術,刻苦地學習,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其創(chuàng)造才能以及“手”腦并用的能力。在課外活動組織過程中主要分為校內(nèi)活動和校外活動。校內(nèi)活動主要任務是矯正錯誤動作和幫助其掌握技術。校外活動以娛樂性為鋪墊,可進行親子輪滑活動、社區(qū)輪滑活動等。
三、輪滑運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注意的問題
由于保守、教條的思想存在,對于輪滑運動的陌生以及誤解,社會關注程度不夠等一系列的現(xiàn)象存在,導致輪滑運動的普及和教學帶來危機。為使輪滑運動能夠順利有效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并推廣,就必須不斷地解決和完善其在當今時代中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
(一)觀念更新
現(xiàn)今或多或少的家長和學校對輪滑運動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qū),例如,輪滑運動僅僅是一項娛樂游戲,會導致學生學業(yè)成績的下降;輪滑是一項危險系數(shù)極大的運動項目不適合小學生的學習等等,這些錯誤的觀念往往會抹殺了學生們學習輪滑的興趣和熱情。實際上,輪滑是一項非常好的體育運動項目,對小學生的身體、心理以及頭腦的鍛煉都十分有益。因此,不論是教育部門還是家長都應該更新觀念,與時俱進,為共同推進輪滑運動列入小學體育選修內(nèi)容而努力。
(二)安全措施
輪滑運動雖然是一項集健身、娛樂、休閑于一體的新興體育項目,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要注意安全教育內(nèi)容講解,如護具的佩戴、輪滑鞋的檢查、倒地能力教學訓練方法等。教師應該首先教給學生的并非如何穿著輪滑鞋滑行,而是如何倒地。只有學會了安全地倒地方式,學生才能克服心理障礙,在充分利用護具的前提下形成動作定型,將損傷減低到最低程度。進行倒地能力訓練時首先應佩戴護具不穿輪滑鞋進行練習,等熟練掌握動作之后再進行有鞋練習。在練習過程中都應采用原地站立姿勢,保持兩腳與肩同寬,腳尖向正前方,膝蓋微屈,雙手自然下垂的動作。學生學會如何應對倒地也能克服學習輪滑時的恐懼心理,增加學生學習輪滑的興趣,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四、結(jié)語
輪滑運動以其自身的簡易性、趣味性、健身l生等特點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選修課程。在推進陽光體育的大旗下,輪滑運動正以燎原之勢風靡小學校園,成為校園追捧的熱點廣受小學生們的喜愛,同時也增強了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責編: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