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奎
摘 要:由于初中數學教學要求、內容的不斷變化,傳統數學教學方法已經難以較好地滿足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需求。而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教學條件相對較差,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還比較低,因此,各個初中數學教師要加強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研究,才能確保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高效進行。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研究
1當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標準改革為農村初中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當前我國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教學方法和手段落后、師資力量整體薄弱、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問題的存在,都會對提高農村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
1.1傳統教學觀念影響
目前,我國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嚴重的問題。由于與城市的發展水平相比較而言,農村的發展相對落后,農村教師和教學很容易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及全面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這種陳舊的教學觀念與新課程標準改革的相關理念是相違背的,也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
1.2教學手段、方法落后
隨著先進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一些現代教學手段已經逐步地進入農村課堂中。然而與城市學校相比,初中數學教師由于受到教學手段和方法落后等因素的制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模式和方法還比較單一,甚至還存在一些教師由于受個人能力限制而無法在課堂中充分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落后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農村初中數學的教學陷入困境。因此,積極地引進和推廣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是目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1.3師資力量整體薄弱
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師資力量整體薄弱也是初中數學教學水平難以提高的重要問題。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存在學歷達標率低、缺乏先進教育理念、專業知識不扎實、解題思維不發散等方面的缺陷,教師在這些方面存在的問題不僅不能滿足新課程標準改革對初中教師能力的要求,而且也不利于農村初中師資整體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農村初中教師的教學水平迫在眉睫。
1.4課程設置不合理
新課程標準改革背景下的農村初中數學教學還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的問題。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農村初中教師對于課程設置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課程缺乏彈性、系統性要求過高、占用課時偏多等問題,這種不合理的課程設置為學生準確理解題意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創新策略分析
2.1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
首先,數學老師聯系實際生活,充分的挖掘生活當中的數學素材,將數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當中,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不斷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并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更加深入的了解,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得學生能夠在豐富多彩的生活當中,愉悅的學習數學知識。其次,數學這一門學科和其他的學科之間是密切相關的。眾所周知,數學知識是較為抽象的,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影子,學習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初中數學老師應充分的利用生活來講解數學,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當面對一系列的難題的時候,應嘗試從數學的角度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理論聯系實際,使得學生能夠獲得一定的感性認識,從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例如:當學習到價格、重量等方面的數學教學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創設這樣的課堂情境,老師扮演賣家,學生扮演買家,來進行模擬購物活動,讓學生們充分的拓展思維,進行觀察和討論,幫助學生快速的掌握價格及質量之間的關系,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及主觀能動性,主動的參與到初中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這樣一來,學生親身經歷了數學知識的整個探究過程,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便于理解數學知識。
2.2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現階段,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教學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各行各業。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只關注重要,它能夠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形象。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帶來的更多的是視覺、聽覺、等多個層面的認知,使得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老師在教授立體圖形這節課的時候,老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示我們生活當中所遇到的一些立體圖形(圓柱水杯、圓錐陀螺等等),通過動態的展示,學生就能夠一目了然,而且給了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更加加深了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此外,在新課程標準下,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是教育事業發展所需。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根據教學內容來創設生動形象的問題情境,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一次函數、二次函數的時候,就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的展示圖像軌跡以及圖像的具體變化,學生能夠主觀的感受到整個形成過程,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變被動為主動,去探索數學知識。
2.3加強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判斷力、思維能力的同時,還應不斷加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引導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未知領域的探索當中。學校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思維品質,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應積極的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想,不斷摸索數學規律,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實行分層次的教學方式來滲透數學思想。例如:當老師在講解同底數冪的乘法一堂課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先講解“底數和指數為具體數的同底數冪”的運算方法,然后引導學生理解歸納出一般方法,再用一般方法解決具體的運算問題,用歸納和演繹等教學方法,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①。培養良好的數學思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研究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此外,我們還應營造一個自由、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相應的學交流小組,互幫互助,互相競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4不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新課程標準下,學生的學習不應只局限于學習數學理論知識,更多的是應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制作相應的幾何模型、還可以通過游戲教學的模式,讓學生真正的體驗到數學的時間應用。這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道路是由極大的幫助的,枯燥乏味、單一的教學模式,不會讓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才會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當中,從而全面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
3結束語:
總之,當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已經存在許多問題,其已經不適應新課改下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新要求。面對這些問題,只要我們多加思考并對癥下藥,不斷改善農村教學環境,不斷引進優質師資,不斷重視教師自身學習,讓農村初中數學教師逐步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逐步改進數學教學中的不足,就一定能讓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得以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文沐.淺析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有效途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0):28.
[2]顏燕升.新課標下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0):95.
[3]劉素梅.淺談農村初中如何做好數學課堂教學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7(18):146-147.
[4]龔林.農村初中數學教學面臨的困境與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