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少雄
摘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是每一個老師的責任和義務。對于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本文將從四個方面進行探討:一、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習慣;二、培養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三、培養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的習慣;四、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關鍵詞:農村小學;培養;課堂;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必備的素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非智力的因素。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經講過這樣的一句話:“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決定一個學生一生的命運。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更是學生今后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終生學習的基石。但是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件長期而艱苦的工作,特別是農村小學良好習慣的培養就更艱難了。筆者將通過多年的工作實際,談談自己關于良好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的一些做法:
1 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習慣
一個教師的知識再怎么淵博,講得再怎樣天花亂墜,沒有學生聽,那么這節課上得有什么意義呢?所以課堂首先要關注的不是一節課講了幾個知識點,而是是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主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教師應該要善于將生活中的教育資源,與書本知識互相聯系起來,找準學生的學習最近發展區,改善教學,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書本知識學習的意義與作用,使之意識到自己學習的責任與價值,增強學習興趣和動力。如:“品德與生活”課的知識并不復雜,如果僅作為知識來傳授,學生很快就會覺得乏味,進行喪失學習的興趣。因此,在課堂上要讓師生處于平等交流的狀態,學生可以自由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尤其結合身邊發生的大小事,在課堂上進行有效提問、交流或討論,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這樣,學生的自身價值得到肯定,就更能激發學習的興趣,變苦學為樂學,變厭學為愿學,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實踐證明,無論什么科目的教學只有讓學生有了該有的習慣,有了該有的狀態,在授課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要,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同和接受,才能提起學習興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的實效。
2 培養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首先要教給學生預習的要求,如語文教學: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力求流利準確,邊讀邊在書本上作讀書記號;在書本上標上自然段序號和分段符號;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和不理解的句子;把課文讀三遍,初步理解課文大意等。其次,要定時檢查,檢查預習不僅可以了解學生自習情況,還有助于教師根據自習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因勢利導,提高教學實效。所以,我每天安排好班干輪值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并及時記錄下最好和最差的學生名單。然后表揚課前預習做得好的學生,并適當地獎勵;而對那些仍舊沒有預習的學生,我會及時批評或讓他們下課后在座位上再獨自預習。這樣,學生就會漸漸地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了。
3 培養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的習慣
課堂教學是學生增長知識的最基本途徑,是通過傳授與接受實現的。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才能真正實現接受新知識,提高學習成績。所以,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做到:專心聽講,不講悄悄話,不做小動作;聽課時積極思考,邊聽邊想,并適當做筆記;不懂就要問,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回答問題先舉手,得到允許后再站起來回答,回答時聲音要響亮;其他同學要認真聽,虛心學習,取長補短。要做到這些,我主要從三面入手:(1)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形象直觀的教學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養成聽課的習慣。(2)培養學生在課堂中邊聽邊想的習慣。教學是師生的雙向互動,學生只有把自己的所想、所感與老師、同學交流,才能有所有獲。如果只有聽老師所講而不自己思考,那么所獲得的知識就很容易忘掉。(3)培養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言,首先老師要練好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樂于聽,同時還讓自己的語言幽默風趣起來,學生都喜歡說話有意思的意思的老師,我們把語言基本功練好了,學生才喜歡在課堂上發言;其次,老師所提問題要簡單明了,便于學生理解和思考,讓學生有信心回答好,享受成功的喜悅;最后,多給學生鼓勵,多說些表揚的話,人人都喜歡聽表揚的話,當學生回問題后,要及時評價,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很棒的。
4 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書寫習慣的最佳時期,良好的書寫習慣會讓學生終身受益。對此,我也是從三個方面入手:(1)老師要做到以身示范,很多人都感概,學生寫的字很像他的老師。事實上,學生是十分崇拜自己的老師的,老師是學生學習最好的榜樣。學生通過觀察老師的范寫動作,親眼看到運筆的全過程,能領略到書寫漢字的韻律美和漢字的結構美。所以,老師在課堂上板書和批閱作業時,要寫規范字; (2)教會學生分析字形,這個知識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上下、左右、全包、半包等結構類型,更重要的是漢字部件在一個字中的大小,寬窄和疏密等書寫技巧。然后讓學生借助田字格合理安排筆畫位置,這種訓練不但能讓學生寫好字,還能讓學生對所寫過的字會記得更牢。(3)鼓勵學生勤學苦練。我主要做法是講故事,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自古至今有許多書法家或書法愛好者練字的軼事趣聞。每當上寫字課時,我經常介紹他們勤學苦練書法的事跡。這樣,既教育學生學習他們勤學苦練的精神,又激發學生寫學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與自己的惰性作斗爭。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練字的計劃,確定每天練字的時間,并要求家長督促。這樣,有了老師的課堂指導,家長的督促,學生的書寫水平就會提高,他們的書寫習慣也會漸漸形成了。
5 結語
總之,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見效的,必須在長期的教學中反復訓練,重點強調,加以深化,持之以恒。我相信,每個教師只要有愛心、恒心、耐心,把課堂的主角還給學生,激勵和調動學生內在潛能和積極性,改變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方式,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構建自主高效的快樂大課堂,就能培養學生在課堂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 魏春梅.學生良好的語文課堂學習習慣培養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6).
[2] [法]讓·雅克·盧梭.世界教育名著[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 付忠蓮.淺析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成功(教育),2008(01).
(作者單位:廣西欽州市靈山縣平南鎮大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