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江波
摘 ?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跟得上新課程改革中教學課堂的發展,對教師的要求也開始不斷的提升,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隨著新課改的改革標準進行一定的更新。情境教學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將教材中的抽象內容以情境課堂的模式具體化、生動化地展現給學生。
關鍵詞:情境教學;磁場;教學策略
引言:
新課程改革開始注重對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思維能力進行培養,不再只是以應試為目標的死板教學。高中物理來源于生活,同時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也蘊含著物理常識,兩者互相影響,密不可分。因此,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物理理論知識講解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進行講解,實現情境式教學課堂,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物理,在物理中體驗生活。
一、高中物理課程中使用情境教學的原則
1.方向性
利用情境教學需要教師對教材充分的理解,確定課堂的教學目標。在使用情境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吃透教材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表達清楚,學生也容易理解,整個課堂的節奏也非常舒服。
2.科學性
在開展情境教學時,一定要緊扣課堂主體進行。問題情境要把握教學重難點,在課堂中構建完整的教學框架。針對教材提出的問題也必須要科學合理緊扣課本,切忌出現題干表達不清晰的問題,造成較大爭議,會影響學生對初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如果出現爭議較大的問題,學生在遇到這一知識點就會很難確認準確與否,不利于學生的系統學習。
3.層次性
課堂教學要對知識點拆分,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安排問題,循序漸進,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解決難題。一個班級中有眾多學生,班級中學生的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在設置問題時,要充分地考慮全體學生的狀況,保證不落下任何一個學生。
4.主體性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長期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在情景模式下,需要教師對學生的想法充分考慮,將課堂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形成學習自主性,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適當地對學生加以引導,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高中物理課堂中情境教學的實際應用措施
在高中物理《磁場》這一課程中,教學內容主要是按照磁場的性質→磁場性質的定性與定量描述→磁場對電流和運動電荷的作用→安倍力和洛倫茲力的應用這一過程進行。本章節的重點在于磁感應強度、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和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
1.創設問題情境
“磁場”的知識相對來說比較復雜,也相對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對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有較強的要求。創設問題情景,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進入到課堂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學生通過自己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可以高效地完成學習目標。
由于磁場的知識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多變,在設置問題時需要從易到難。在課堂導入中,可以先從學生已經了解到的知識進行。我在安排“電流的磁場”這一課程中,先通過演示磁場相關試驗,幫助學生回憶磁場的相關知識點,并引發學生對現在發展最快的交通工具磁懸浮列車的原理進行探究。引導學生思考“電可以產生磁么?”然后,導入新課,為了幫助學生快速地投入到課堂教學氛圍中,教師可以在導入課程后,提問幾個問題,比如,“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電流周圍是否有磁場”等這一類引發思考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通過對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決方法與合理的實驗流程,可以有效地理解所要學習的知識,在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在設置實驗過程中,學會問題的提出與驗證。
2.創設實驗情境
高中物理課程更多的還是需要實驗來進行驗證,畢竟物理中很多問題都是相對抽象的,需要實驗來驗證公式和定理。物理實驗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同時在安排物理實驗過程中,可以對學生在實驗安全上加以強調。物理實驗不但可以充實物理課堂,同時還可以通過實驗情景的創設,引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幫助學生充分地理解物理知識。教師在安排實驗中一定要貼合教材內容,在課程教學中,所有的實驗應當是合理、科學、嚴謹的。
我在開展“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這一課程的教學中,因為磁場是不可見的,只能通過對比物來展示,導入課程中,我就使用了物理實驗的方式,通過演示陰極射線管實驗,將實驗現象展示給學生,學生可以觀察到,在沒有外磁場的影響下,電子光束會按照直線運動進行,將磁鐵靠近陰極射線管發現電子光束運動發生了彎曲,從而得出電子對運動電荷是有作用效果的理論。將言語無法呈現的內容,用實驗的方式表達出來,更為直觀,同時在學生的記憶中也可以留下重要的一筆,即使學生在后續學習中忘記了所學的內容,但是通過回憶實驗過程,還是可以了解到磁場對運動電荷是有作用的。
3.創設生活情境
創設生活情境是情境教學模式的非常常見手段之一,物理教學來源于生活,并最終服務于生活。因此,在物理課堂上利用生活情境教學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狀況,我在開展磁鐵材料的認知課程上,在開展課程前,讓學生從家里選擇一些帶磁的物體帶過來,通過對這些磁性物體的接觸,幫助學生對磁性材料有一個基礎的認知?,F在學生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帶磁鐵的物體就是手機以及指南針、手表、耳機等比較常見的電子產品。通過開展生活情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對物理知識加以觀察,學生在課下也形成不斷學習物理知識的習慣。
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磁場》這一單元的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教材知識,遵循新課改的要求,以學生為教學課堂的中心,運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利用優質的網絡資源,來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情境教學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中滲透實際生活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深入理解物理的理論知識,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臧樂. 淺析高中物理電磁場教學中"試探法"的盲點與要點[J]. 中國西部,2017,87(4):67-68.
[2] 佚名. 對高中物理核心知識點理解應用深度引領藝術的研究——以“磁場”的教學為例[J]. 高中生學習,2017,23(12):140-141.
[3] 陳子謙. 高中物理教學中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運動問題的論述[J]. 中國高新區,2018,76(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