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泳輝
【摘要】我國教育事業從來沒有懈怠過對于專職人才的培養。從中職學校的美術教育現狀說起,講述當下在中職美術色彩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優化措施,從而逐步提高中職學校美術教學中色彩教學的能力和水平,為中職學校美術色彩教育的發展與進步做出貢獻。
【關鍵詞】中職美術教育;色彩教學策略
引言
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國家經濟的大力支持。色彩的教學不僅僅是教授基礎的色彩知識和使用技能,更重要的是,色彩藝術的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中職美術教師要重視學生色彩能力培養,借助色彩運用方面的的訓練,真正提升學生色彩運用能力、色彩搭配能力、色彩對比能力等,從而全面促進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發展。
1中職美術教育教學的現狀
1.1學生的認識層面
主要表現為學生們對于美術色彩教學的認識不清晰,大多數中職學生對美術色彩的相關知識的學習和了解比較少,在進入中職學校之前大多數學生只是學習過相關的美術知識,但是對于美術色彩的學習卻很少,所以這就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又因為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對比較薄弱,所以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會相對比較困難,學習進度自然也就慢了下來。
1.2我國傳統的美術色彩教育的問題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老師們往往采用同樣的教學模式,沒有綜合考慮學生們的具體情況、社會的發展現狀等各方面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揮與拓展,學生們長時間的臨摹相同的物象,而失去自身的個性,所創作的畫作差異性也不明顯。在一些中職學校基礎色彩教學中,寫生理論一般都是條件色表現系統,學生通過觀察物象的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等,通過畫作展現出來。但實質上這僅僅是對物象客觀外貌的展示,這種寫生方式具有一定的單一性,會限制學生們對色彩領域深層的探索,難以發揮學生們想象色彩和個人主觀色彩,也就難以實現美術創作的目標。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進行美術色彩教學,雖然傳統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對美術色彩理論知識的掌握,使得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的深入,可以更好地指導實踐,但是傳統教學方式最大的劣勢就是忽視了學生很多重要的必備能力,因此中職學生在進行美術色彩教學的學習過程中顯得特別盲目與機械,而且也不能充分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也無法創造出優秀的美術作品,而且學生的作品整體顯得很普通,缺乏創意,顯得單調普通。
2優化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相關策略
2.1色彩教學中積極創新教學方法
隨著現代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應用廣泛,多媒體技術與美術繪畫相結合,在此背景下,中職美術教育應當滿足現代化發展要求,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提升教學質量。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教師應當重視不斷創新研究新的教學機制,重視培養多元化的人才,采用色彩教學方式培養人才的綜合能力。對此,中職美術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采用現代化繪畫教學軟件,利用PS的技術強化色彩教學的生動性,將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提升學生的美術運用能力。通過不斷創新教育方式提升學生的美術應用技能,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方式拓展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2.2多樣化教學
中職階段學生勇于追求創新、活力四射、容易對新事物進行接受。所以在中職美術教育中教師需要對多媒體教學進行充分運用,以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對色彩性能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對三維技術進行應用,通過對圖像進行較為直觀的對比,可以引導學生對色彩規律以及構成的相關知識進行理解與掌握,盡可能讓學生對相應問題進行透徹理解。此外,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能夠對色彩進行更為高效的展示。同時多媒體教學擁有十分豐富的教學資源,調取、應用十分便利。所以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以教學進程為基礎,對一系列的優秀作品進行充分展示,從而顯著提升學生對色彩的鑒賞、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
2.3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個性化創作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擁有不同的特點和自身特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其實中職美術色彩教學的意義就在于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美術色彩能力,從而在不同的美術作品中可以運用不同的美術色彩,這樣可以表現出學生不同的美術思想和個性化特征,并且創作出更加優秀的美術作品。而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加強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的美術色彩學習。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對于那些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的比較優秀的學生要進行一定的獎勵,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色彩的興趣;當然在學生犯錯誤時也不能太過于急躁,要引導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并改正,不斷改正錯誤,創造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2.4色彩教學中注重對課程的科學設置
我國現階段,大部分中職院校美術課程教學存在一定局限性,導致色彩教學難以順利開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缺乏足夠的空間、時間、設備等支持色彩教學,導致中職美術教學存在不足。對此教師可利用美術教學中基礎靜物繪畫知識,與美術素描相結合,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色彩學造型,了解并充分掌握美術色彩學。將景物固定放置在某位置,組織學生觀察處于靜止狀態的物體,在開放的空間內,引導學生對靜物進行觀察,組織學生在短時間內研究靜物構圖、掌握空間性質。針對美術學生,學生可通過寫生色彩練習提升基本觀察能力,根據靜物表現形式掌握觀察方法,通過對靜物繪畫練習掌握基本功。進行靜物繪畫時,其表現為獨立的創作空間,因此學生有較大的自由發揮空間,對此教師應當予以重視,重視引導學生在繪畫中展示真情實感,創作杰出作品。
2.5培養學生的色彩藝術思維能力
在色彩教學過程中,基礎知識的有效學習以及對色彩思維能力的提升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在色彩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課堂教學的限制,學生通常很難對知識進行全面、深刻的認識,所以在色彩運用方面存在著程序化的狀況,這樣很難讓作品具備相應的創造性與新穎性。因此,教師需要對培養學生色彩藝術思維能力進行重視,有效提升學生對色彩運用的統籌能力。色彩藝術思維為就是作者在對色彩具備相應直觀感受的基礎上,通過藝術思維進行重新構建和升華,創造出極具個人特色以及創新性的色彩創作。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創造性、發散性思維進行鼓勵,引導學生在良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自身思想進行充分體現,對自身的直觀感受進行大膽展現,勇敢的進行創新,增強教學氛圍的活躍性。色彩藝術思維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創作環境,讓學生可以對自身的思想、情感進行充分表達,讓作品具備強烈的個人色彩與風格。例如:在實踐學習中,引導學生對色彩藝術思維進行充分運用,對零暖色調所具備的實際意義進行有效辨識,從而將理論知識和內心感受進行充分結合,以對色彩進行更為深層次的理解,顯著提升學生利用色彩藝術思維對創作布局進行調控的能力。
3結束語
在中職學校的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色彩教學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培養學生美術素養和促進個人發展的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不斷創新自身的教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高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玲.當代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優化策略分析[J].商,2015(52):289.
[2]官水鳳.試論中職美術色彩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美術教育研究,2014(12):135.
[3]李春.當代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優化策略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8(0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