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部門對于學生的關注重點不再拘泥于學生的成績,而是開始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進行關注。因此,學校在進行日常教學的過程之外,還需要對學生的德育工作進行管理與加強。尤其是對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而言,必要的德育教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德育品質,還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糾正錯誤的習慣及想法,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德育工作
近些年來,國家在教育上的投資不斷地增加,教育制度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以期通過改革完善現有的教育制度,為國家、為社會輸入更多的人才。而教育制度也在隨著社會的要求不斷地進行改革,如今的教育不再像以前一樣強調學生的成績,而是強調學生的綜合性發展,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教育。小學階段的教育作為學生的啟蒙教育,不僅是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更是培養學生正確三觀的重要時期。因而,在小學教育階段更好地實施德育管理工作,對于整個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工作實施的現狀及問題
第一,班主任缺乏與學生家庭之間的溝通?,F代教育強調學校與家庭的結合,老師與家長的結合。而班主任作為學生在上學期間,除家長以外,學生接觸到最多的人,應當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具體家庭狀況,這樣才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班主任的職責,完成學生的管理工作。小學教育階段最鮮明的特點在于,具有六年的教育周期,學生在這六年時間里,由童年逐漸成長為少年,再由少年逐漸發育成青年。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心理狀態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會有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對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而言,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就年齡而言,已經臨近青春期,部分早熟的孩子,甚至已經進入青春期。在這個敏感的時期,教師要想更好地完成德育管理工作,就需要與家庭進行良好的溝通,通過學校與家庭兩個方面,幫助學生更好地度過這個時期。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由于學生的人數較多,加上教師本身的教學任務繁忙,一般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都不會主動溝通,使得家庭與學校的結合教育工作一直不能被實施。
第二,班級德育工作的實施場地及機構較為單一。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大部分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都是在學校內部進行的,具體的教育方式為組織學生一起觀看教育類別的教育電影或是宣傳片。班主任教師以班會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類別較為單一,教育內容簡單乏味。最終出來的結果就是,德育教育成績不理想。盡管,我國大部分小學每年都會在固定的時間組織學生去福利院、養老院等社會公益機構參與活動,但是間隔時間過后,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夠很好地進行。
第三,學校對于德育教育工作的不重視。德育教育工作是近幾年才重視起來的教育理念,之前的德育教育學校往往只會拘泥于形式,一個季度甚至一年才舉辦一次。而對于學校而言,這樣的方式就算是已經進行德育教育了。但是,對于學生的德育培養,尤其是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德育培養,這種時間間隔的培養是不能夠滿足德育教育的正常進行的。并且,就算如此,由于沒有專門的考核方式,學校對于德育教育工作一直不重視,認為沒有考察,就可以被忽略,這不僅是對德育教育的不負責,更是對學生的不負責。對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而言,合理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度過最后的小學學習時光,更能夠幫助學生調整心態面對之后的初中學習。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實施策略
第一,尋求更加多元化的德育工作實施途徑。對于如今的小學德育工作而言,最主要的問題,不是如何更好地進行,而是增加德育工作的實施途徑。除了傳統的課堂教育,多帶學生走出去,通過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恩的心”這四個字的意義。對于現代小學教育而言,進行德育工作,首先要從理論出發,這一點各個學校都已經做得很好了。思想品德學科的開設,是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在學校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德育基礎理論知識的培訓。但是,這終究是門課程,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的時候,只是將其作為一門課程進行學習,而不會從中領會到什么思想或是需要學習的良好品質。其次,就是進行德育工作的目標,實際與理論相結合。學??梢耘c社會公益團體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學校定期組織學生到合作地方進行義務勞動,引導學生明白何為做人做事的道理。此外,如今這個時代是多媒體時代,教師為了加強德育教育工作,也可以從網上找相關的新聞視頻,組織學生觀看。
第二,教師要做好與家長的溝通。教師與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是教育過程中十分必要的一個過程。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完成德育教育工作的相關培養內容,教師與家長及時進行溝通,通過對學生在家里的表現判斷學生是否存在情緒上或是心理上有問題,并對問題及時進行疏導,幫助學生更好更快樂地成長。因此,為了更好地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練習,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建立一個屬于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聊天群,不僅方便教師了解相關事宜,還方便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到學生在校的學習狀況以及生活狀態。
第三,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現代教育過程當中最大的難題就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過于僵硬。尤其是對于小學六年級的班主任,學生到了青春期的年齡了,面對于學校的制度,感覺受到了壓迫,想要反抗,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僅在于學生個人情緒問題,與教師的管理方法也是有關的。教師在進行管理的時候,往往只是對學生進行訓斥,絲毫沒有鼓勵的傾向,導致學生對教師一直存在敵對的感覺。因此,要想更好地進行小學六年級的德育教育工作,教師首先就要放下自己的姿態,以學生朋友的角度,與學生進行交談,當學生犯錯的時候,不要直接訓斥,而是了解前因后果之后,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與交流。當學生表現優良的時候,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夸贊之詞,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德育教育工作。
對于小學的德育管理工作而言,只有通過學校、教師以及家長的多方努力,才能夠做到真正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學校負責完善整體工作機制,教師負責進行有效的工作策略,家長則積極與教師進行溝通,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德育教育工作。只有重視起學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嚴謹地展開各項工作,才能夠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 慕春燕.淺析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滲透策略[J].新課程(上),2019.
[2] 周安妮.淺談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的滲透[J].新課程(綜合版),2018.
[3] 陳翠蓮.芻議小學班級管理之德育氛圍的建設[J].考試周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