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惠
摘 要:高中化學是難度較大的學科之一,化學教師要深入研究探討高考命題的變化趨勢,并將研究結果應用于完善化學教學的教學形式與內容,幫助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本文將對高考化學命題趨勢進行分析,并對如何進一步完善高中化學教學提出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高中化學;命題趨勢;化學教學
作為向廣大高校輸送優秀人才的重要依據,高考命題不僅體現出權威性,也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高中化學教師可以通過認真研究判定高考的命題趨勢,以更好地把握下一階段的教學重點,調整教學計劃,改善教學方法,提升化學教學質量。
一、高考化學命題趨勢分析
(一)內容更立足于基礎
近年來的高考化學試題多立足于對基礎知識的考查,試題背景較為常見,考查內容不偏不怪,考查難度較為適中。命題求解過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識點都是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所注意教學與強調過的,重點在于學生自身如何在考場中把學過的知識點做好融會貫通[1]。例如2019年全國I卷中考查的關于陶瓷的知識點、制作溴苯的反應、2018年全國I卷中對NA阿伏伽德羅常數值的基礎考察等等,這些都是高中化學學習的基礎內容。
(二)注重實驗內容創新
高考化學命題除了在選擇題中涉及到對實驗內容的考查外,非選擇題更是對實驗進行了方方面面的考查。實驗內容的設置除了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外,也會評判出考生是否具有創造性思維。例如,2019年全國II卷考查的從茶葉末中提取咖啡因、III卷考查的實驗室制作阿司匹林,這些實驗的設計既體現了貼近生活的原則,又從新的角度考査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三)注重知識點綜合運用
化學是一門知識點較為瑣碎的學科,往往會在課程開展過程中多次出現關于某一元素的不同內容的講解[2]。例如2019以及2018年全國I卷試題中均有要求根據題目條件推斷W/X/Y/Z/四種元素,并根據這四種元素的性質作答。這就需要學生既要學好元素周期律、原子結構、化學性質等每種基礎知識,又要具備整體分析的能力,將多種知識點綜合運用來解出最終答案。
二、對于高中化學教學的啟示
(一)做好教學設計,注重夯實基礎
從近年來高考命題形式來看,基礎知識一直是考查中的重點,占據試卷中的較大篇幅。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堅持以書本為重點,把基礎知識講好講透,注重夯實學生的化學基礎,讓學生真正理解透徹知識點,而非通過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等形式來記住知識點。需要注意的是,高考命題的靈活性較強,往往是在考查某一基礎知識時,把許多其他相關的基礎知識綜合起來一起考查。教師應注意知識點學習前后過程中的聯系性,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整體解題能力,防止出現學新忘舊、學后忘前的現象。
(二)深挖化學實驗,提升實驗能力
從教材內容的總體構成情況來看,在高中化學這門學科中,實驗占據了大部分的篇章,也是在高考試題中分數比重較大的內容。因為通過開展實驗,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歸納與總結能力等,而化學實驗本身在生產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因此很容易被作為命題來考查[3]。在平時教學中遇到有關實驗的內容,并不是簡單演示或機械操作一遍實驗就可以結束,而是應該讓學生認真細致地學習基本化學儀器操作以及教材實驗內容,包括每一步驟的操作過程、操作原理、操作結果、注意事項等,做好實驗記錄,真正讓學生在實驗中有所收獲,看透本質、悟透原理,讓學生掌握解題技巧。
(三)緊跟命題趨勢,合理設計題目
高考不僅是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同時也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考查。若有部分試題讓考生有一定的熟悉之感,很可能會有助于學生克服緊張心理與畏難情緒,發揮出更好地答題效果。而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高考前的教學中,通過主動研究、探索,緊跟近年來的高考命題趨勢,在平時的練習中合理為學生設計題目,幫助學生提升審題與解題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化學學科特色設計一些開放式問題,向學生拋出多種發散性的、科學合理的問題,以活躍學生思維,提升其解題興趣,甚至讓學生給出多種靈活多樣的答案。對于各自不同的見解,學生也會自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進行思考與比較,這也符合當下高考命題的趨勢特點。
結束語:總而言之,高中化學作為高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科目之一,其高考命題的背后體現的是對學生能力的考察,需要教師花真功夫研究真題的新趨勢特點,以此來把握高考化學的命題動向,進而針對性地改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推動高中化學教學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海洋.從高考化學命題分析談“教、學、評”一體化——以2019年全國高考理綜Ⅰ卷化學試題分析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21):57-60.
[2]王云生.高考內容改革對化學教學的導向——以2019年高考理綜全國卷化學試題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19(16):41-45.
[3]李勤.近幾年理科綜合高考化學試題分析及復習備考建議[J].云南化工,2019,46(10):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