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達鑫
摘 要:在這個信息化時代,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國初中教學中,已經引入計算機課程。計算機作為一門操作性極強的課程,對學生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為此,教師在開展計算機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工作。本文就此問題開展研究,首先分析我國初中階段計算機教學主要面臨的問題,并探討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教學;計算機;操作能力
1.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技術水平也得到了飛速提升。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各個領域中作用也是十分顯著,與此同時,引入計算機課程也成為了教育界熱議的話題,計算機的使用人數也是與日俱增,并且這種日益增長的局面一直持續著。隨著時代發展要求,計算機已經是初中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因此重視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操作能力的培養是有利與初中生全面發展的。調查研究發現,目前我國的初中院校開設的計算機課程模式還相對落后,沒有結合初中學生的發展實際來調整教學目標和內容,也沒有體現出培養初中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教學計劃。然而在當今智能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的時代,培養初中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步入高中和大學以后,學生熟練的操作計算機不僅可以提升課程的教學進度,還能夠有效的改善教學質量,適應教育信息化飛速發展的趨勢。
2.計算機教學現狀
計算機理論和操作能力作為智能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在我國的教育改革進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隨著計算機信息知識更新的飛速加快,是教師很難緊跟知識創新的潮流,因此大部分教師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上課時突出教師為教學的主體地位,學生被動的接受課程內容。落后的教學理念阻礙了初中學生掌握計算機操作能力的積極性。同時,陳舊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無法操作現代飛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導致初中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水平不高,制約了初中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發展。
學校教師對計算機操作能力教學不夠重視,認為計算機基礎操作就是讓學生們記住就好了。因此重視對部分課本理論知識考試,偏向于講授式教學。同時學生對一些比較有趣、比較高水平、或學習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計算機知識感興趣。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不是自己真的興趣,大多也是應付考試。
3.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對策
3.1情景教學模式的運用
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可目前,初中計算機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比較注重理論知識的教育,因此教師一定要把計算機操作重視起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每節課都進行上機操作,用大量的時間給學生進行操作,少量的時間進行知識講解。要在學生提升計算機操作能力上下功夫,教師可以用幻燈片的形式設計一些教學內容的情境,讓學生們融入一個情境進行計算機操作學習。例如,我會出一個主題,讓學生們根據主題制作幻燈片。我給的主題是“父母的愛”,很多學生通過幻燈片對爸爸媽媽進行了贊美和情感表達,插入了溫柔的音樂和照片,將幻燈片制作的很有愛。我會對部分比較難操作進行講解示范,并會讓學生把制作完的幻燈片通過郵箱發給爸爸媽媽。著不僅是學生們學會表達愛,也拉進了孩子和父母的距離,還增強了學生們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
3.2興趣教學模式
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為主,導致學生在計算機課上打不起精神,沒有太多的學習興趣。初中生若對計算機基礎和操作的學習有興趣,教師的教學工作就能很輕松的展開,學生也能掌握更多和計算機基礎和操作的相關知識。興趣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基礎和操作教學中的應用,就可以很好地起到這一作用。列如,人們對游戲都很感興趣,有尤其是學生正處于愛玩的階段,電腦游戲可以說是他們生活中接觸最多的游戲類型。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電腦游戲激發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比如對Windows系統操作學習,教師就可以將操作步驟設置為游戲環節,學生需要正確的操作,才能獲得獎勵和進入下一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讓學生要大膽質疑,教師要在初中計算機課程教學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以激發他們積極探索新事物的積極性,同時還使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故而鍛煉他們的創新能力。第二,待學生了解基本的計算機知識以后,教師可以直接安排課外作業,讓學生在課下對計算機進行操作練習,如讓學生在課下利用筆記本電腦下載自己喜歡的視頻,然后對視頻進行剪切,使視頻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3.3小組合作模式
教師在最初開始講授這門計算機課程的時候,就可以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并建立起積分體系和獎勵體系,主要是為了競賽,讓小組之間競賽成為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操作的一種新常態,可以根據小組的合作過程、競賽結果、成長多少等進行綜合評價,每一次的最佳小組和最多積分的小組都可以獲得獎品和稱謂,這就是小組合作學習計算機基礎操作教學中的應用。以幻燈片制作為例,教師可以進行幻燈片制作基礎操作能力的競賽,比如根據老師布置的情境任務進行準確的操作,也可以進行幻燈片制作的競賽,讓小組成員抽簽選擇同一個主題。制作完成后讓各小組推薦一個組員進行幻燈片的播放和講解,最后教師做出綜合評價和總結。在競賽機制和獎勵機制的雙重作用刺激下,學生們會做出更精彩更好的作品、獲得更多的積分,并且會主動的學習計算機基礎操作知識,在學習的同時興趣也得到了培養。
4.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知識普及深入發展,計算機的應用已日益滲透到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是高職學生走向社會工作崗位必須具備的就業能力,它是符合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的。針對高職學校的教學條件、培養目標、學生的知識層面等特點,通過多種途徑提高高職學生計算機的操作能力,使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黃雙男.在計算機操作課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15):154-155.
[2]牛璽.中等職業教育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培養[J].時代農機,2016,43(01):131-132.
[3]孫志寬.改革實驗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J].才智,2012(20):224.
[4]宋增龍.淺談如何培養高職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J].才智,2012(18):227.
[5]肖犁.巧用多元視角,強化中職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培養[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32(12):58-60.
[6]張斌.小議如何加強中職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培養[J].才智,2011(11):120.
(作者單位:靈山縣豐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