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正修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有效推進,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策略均有了較大的改變,本文將從合作學習、分層教學及多元評價等三個主要方面入手,就基于新教學理念的數學課堂有效教法進行探索,希望能夠為初中數學教師的有效教學提供一些經驗借鑒。
關鍵詞:新教學理念;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索
新的教學理念強調教學中應當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給予合作與交流的機會,并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在較大程度上尊重和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同時要有效的補足學生學習的漏洞,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數學教師要積極的在教學中貫徹和落實新的教學理念,并不斷的在新教學理念的指引下就課堂的有效教法進行探索。
一、合作化學習,帶動學生參與性
合作、交流、互動、溝通是新課改所突出強調的,通過在課堂進行開放式、自主式的合作學習,可以喚醒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自覺與主動的投入到對數學知識內容的學習中,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數學教師要樹立以“服務學生為本”的理念,積極的推動學生在課堂開展合作學習。例如,在學習“相反數”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班級中每個學生的性格愛好、學習特點、性別等,將學生互補性的進行分組,緊接著可以為小組的合作學習設置明確的探究任務,如探究相反數的概念、數軸上的點與數的對應關系、求相反數的方法等,并積極的鼓勵每個小組的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探索,讓學生大膽積極和踴躍的發言,不斷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中加深對相反數知識內容的理解和學習,而教師還要做好課堂秩序維護、問題解答、資源提供等工作,確保合作學習可以較好的開展和進行。
二、分層化教學,尊重學生差異性
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個性特點,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深度、理解水平等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新課改明確指出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尊重這些不同,積極的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避免班級中兩極分化現象的產生,因此,教師要本著“不讓一名學生掉隊”的思想,開展分層化的教學,給予學生人性化的關懷。例如,在學習“絕對值”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先根據班級學生學習能力、數學知識儲備、學習習慣的不同,將學生進行精準有效的學習層次劃分,并為基礎和提高兩個層次的學生布置有針對性的學習任務,像對于基礎層,任務可以設置為:掌握有理數絕對值概念、絕對值表示方法、絕對值求法等,對于提高層次的,難度和深度可以適當的進行調高,以不斷的挖掘學生的潛力。最后教師還要給予學生分層化的指導,注重培養基礎層次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有效提升提高層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從而在分層化的教學中讓學生各有所得。
三、多元化評價,補足學生短板處
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有助于提升教師評價的客觀與合理性,進而為學生提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有效的補足學生存在的學習漏洞,也是新課改所強調的,數學教師要在教學結束后積極的開展多元化的評價,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反思與總結。例如,在學習了“有理數的大小比較”內容后,首先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如學生一稱他對該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像有理數大小的比較及判斷等內容有了深刻的認識,但在具體的應用環節存在不知如何下手的問題。緊接著可以讓學生進行互相評價,如學生二評價學生一稱,該同學學習態度比較好,但是在學習過程中紀律性不夠強,影響到其他學生學習了。最后,教師可進行總評,如對于學生一能大致理解“有理數的大小比較”內容表示認可,對于其在知識應用環節遇到的問題給予分析與解決,同時讓該學生注意課堂的紀律,進而在多元化的評價中有利于補足學生的短板。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師要重視起對新課改與新教學理念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積極的聯合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同行一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并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開展合作化學習,全面的帶動學生的參與性,進行分層化的教學,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開展多元化的評價,補足學生存在的短板,促進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形成和鞏固。
參考文獻:
[1]張燕.對新課程教學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反思[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