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顯龍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環境不斷改善,加上高新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導致兒童失去了很多訓練感覺神經系統的機會,出現了很多感覺系統缺陷的兒童,在小學生中感覺統合失調的人數越來越多,所以在小學體育開展感覺統合訓練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文中介紹了感覺統合訓練的概念、論述了小學開展感覺統合訓練的必要性以及開展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感覺統合訓練;必要性;開展策略
引言
一直以來我國小學體育課程目標主要是進行體質開發以及體能訓練,十分關注培養學生健康的身體。隨著感覺統合失調的少年兒童不斷增多,感覺統合訓練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感覺統合訓練中小學生身體和體育器械、周圍環境相互作用,身體器官受到刺激,促進了他們觸覺、視覺、空間知覺等感覺系統發展,讓學生協調的控制身體動作。研究表明體育課開展感覺統合訓練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感覺能力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開發學生心智。
1感覺統合訓練概述
美國學者Ayers在腦功能研究、職業治療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感覺統合的概念,認為感覺統合能力就是人體在一定環境內利用自身各種感官,將從環境獲得的視覺、嗅覺、觸覺等通路信息輸入大腦進行分析處理,并發出反應指令的能力。
感覺統合訓練也是Ayres通過長期研究提出來的,是通過游戲訓練治療統合失調的療法,借助專門器械,有計劃有針對性的指導兒童進行游戲,在游戲中培養改善大腦整合功能。我國專家任桂英等通過研究認為:感覺統合訓練是在科學設計基礎上,借助專門器材和游戲運動對兒童進行感覺刺激,培養他們的感覺共和能力的過程[1]。根據以上研究成果,結合體育教學可以給統合訓練下個定義:統合訓練是借助特定器材和體育器械,科學的有針對性的設計體育教學與訓練內容,通過游戲形式對兒童感覺系統進行刺激,培養他們的感覺能力,從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一種體育活動。
2小學體育進行統合訓練的必要性
2.1是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需要
調查顯示通過感覺統合訓練可以促進學生中樞神經系統成長和發展,特別是通過持續的前庭輸入刺激后,學生中樞神經得到更好發育,從而改善學生感覺協調以及動作協調能力。同時,在統合訓練過程中兒童掌管感官功能的神經系統必須反復協調工作,身體各系統的協調合作促進了兒童運動的協調性,有利于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培養穩定情緒,同時可以有效改善閱讀困難等問題。另外,感覺統合訓練是涉及到大腦、心理和身體運動器官的綜合訓練,統合訓練對個體身心都有鍛煉,對兒童以后的學習和社交有積極影響。
2.2小學階段是感覺統合訓練的黃金時期
按照心理學的理論認為人生前十年是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階段,在兒童時期人的大腦有非常好的可塑性以及可開發性。運動生理學通過研究發現:前庭感覺與運動感覺系統的靈敏素質發育最快的時期是7到10歲。所以,在小學階段實施感覺統合訓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小學體育感覺統合訓練
3.1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有效導入
在體育活動中所有訓練都會有相應的感覺刺激,隨著環境改變學生不同身體部位的感覺系統會開發出不同功能,通過視覺、觸覺、前庭平衡等作用觀察動作的變化。所以要根據學生實際訓練需要合理選擇體育教學內容,讓學生感覺系統得到有效刺激。首先,體育教學中要重點進行前庭運動覺統合訓練,可以選擇的體育項目包括:抱球走平衡木、俯臥滑滑梯以及青蛙蹬等。其次,要加強觸覺系統訓練,觸覺輸入也有多種形式,比如輕觸、深度觸壓以及區辨觸覺,可以選擇大球壓滾游戲、光腳跳沙坑等項目。再次,要做好本體感受刺激訓練[3]。本體感受刺激直接傳入腦干部,可以培養大腦兩側分化活動能力,培養身體靈活性和協調能力。通常可以通過全身運動進行訓練,比如仰臥起坐、爬行訓練或者是翻跟斗,可以可以通過負重練習增加肌肉力量,比如跳繩和打乒乓球呢。
3.2借助器材進行感覺統合訓練
小學體育課能利用的器材有限,但是可以創新器材的用法,從而豐富體育運動內容,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在體育課上,教師要調動學生積極性,要通過有限器材創造出多種玩法,讓學生的體育課程生動有趣愉快。可以探索大籠球的多種玩法,比如大籠球俯臥玩法,一個學生腹部趴臥在大籠球上作為支點,抬頭向前看,讓其他學生抓著他的雙腳配合大籠球的滾動進行左右旋轉和前后推拉運動。這種前后左右快慢富于變化的運動可以訓練學生前庭感覺系統,培養學生良好的重力感調試能力。還可以組織坐大籠球的游戲,學生在其他人幫助下坐在大籠球上,或者是自己想辦法獨立坐在大籠球上[4]。或者是進行大籠球壓滾游戲,讓一個學生俯臥地板上,教師或者同學用大籠球在他身上按壓滾動。
3.2游戲教學,寓教于樂
第一,采取游戲教學法。小學體育感覺統合訓練必須通過游戲進行,在游戲中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知能力。對小學生來說,游戲是最好的學習和鍛煉方式。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讓學生在玩耍中學習、訓練,提高機體感覺統合能力。結合訓練目標教師可以設計創集體游戲、獨立游戲等。比如教師 可以設計“滑板推球”游戲,將學生分成兩人或多人小組,讓小組成員趴在滑板上,面對面進行推球和接球活動。在滑板運球活動中學生頸部、背部肌肉手術哦,刺激大腦前庭,眼球控制能力得到訓練,改善了機體視覺好聽覺等,同時可以培養學生間團結協作的精神。學生的快樂的游戲中暴露了身體感覺系統和心理素質的不足,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統合訓練,培養學生行為和意志品質。感覺統合訓練游戲包括五種:觸覺刺激游戲、本體刺激游戲、綜合游戲、前庭刺激游戲、運動企劃游戲[5]。
第二,隨著課程的開展教師可以適當增加游戲難度,循序漸進是學習的基本規律,感覺統合訓練也不例外。教師在進行游戲設計的時候要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由簡單倒容易,難度合適才能調動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讓學生保持游戲的樂趣與信心。學生在統合訓練中先接觸感興趣的容易上手的游戲,然后隨著訓練的開展一步步增加訓練的難度。所以,教師在有意識的設計一系列由易到難的游戲滿足學生不同階段的訓練需求。比如首先借助平衡態設計平躺搖晃游戲、跪坐搖晃游戲、在學生熟悉了平衡木的情況下適當增加游戲難度,進行被動平衡木站立搖動訓練、主動平衡木站立搖動等[6]。在感覺統合訓練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合理運用體育器材,設計開發豐富有趣的游戲訓練項目,調動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制定縝密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在游戲訓練中各種感覺系統得到訓練,增強他們的感覺統合能力。看起來體育課學生一直在玩,其實這是在教師有組織、有計劃的設計中玩,培養了學生神經系統協調能力,同時也鍛煉了身體[7]。
4結束語
在小學體育開展感覺統合訓練主要是在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中進行,教師應該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游戲進行動作訓練,培養學生集體的靈活性以及協調性,讓學生養成開朗樂觀、積極主動、喜歡合作、堅強勇敢的品質。廣大小學體育教師應該能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環境,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體育訓練中培養學生感覺統合系統,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強.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融入感覺統合訓練的實驗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3.
[2]肖建忠,許麗.感覺統合訓練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啟示[J].體育學刊,2012,01(10):93-97.
[3]朱樹強.探討感覺統合訓練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啟示[J].中國校外教育,2012,09(23):159.
[4]孫泉.小學低年級體育活動中開展感覺統合訓練的可行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
[5]朱江.感覺統合訓練融入小學體育課程的策略研究[D].重慶大學,2011.
[6]毛雪娜,竺本杰.探析感覺統合訓練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啟示[J].當代體育科技,2013,03(15):52.
[7]施勇.談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感覺統合訓練[J].教師,2013,09(2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