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雄
【摘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提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之教育,從定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就生活技能教學來說,生活技能不僅僅是指洗衣、做飯等生存能力,同時也包括著一個人的心理社會能力。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活技能的重要階段,不僅僅是小學的德育課程,在其他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也需要對學生的思想品格、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培養,幫助學生養成樂觀向上的態度和優良的品質。本文主要從兩個方面探究小學德育課程中對學生生活技能的培養,首先分析了對小學生進行生活技能培訓的重要性,其次就生活技能培訓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和有效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 ?小學 德育教育 生活技能
【中圖分類號】 ?G62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6-273-02
引言
生活技能對兒童健康成長的意義十分重大,具體來說生活技能就是指一個人有效地處理和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要和挑戰的能力,其中包括決策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有效的交流能力、人際關系能力、自我認識的能力、處理情緒的能力等。為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小學的德育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對小學生知識的講授,更要無時無刻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加強學生在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各方面的發展和能力。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更加清楚,德育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性,在德育教學中切實提升學生的生活技能。
一、小學德育教育在生活技能教學方面的必要性
(一)當前小學生普遍缺乏生活技能
許多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在家庭的溺愛下養成了不正確的生活態度、習慣和心理,社會觀念淡薄,是非觀念較差,十分缺乏必要的生存技能和與人交往的技巧。再加上他們正處于人生發展的起步階段,年齡較小,缺乏必要的生活知識的生活經驗,社會閱歷尚淺。在這一階段,開展學習生活技能非常有必要。只有通過教師正確的引導提高學生的能力,發掘學生的潛力,才能夠促進小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在欠缺必要的家庭教育的條件下,學校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學校、教師在德育教育的某一環節上也出現了一定的差錯和欠缺,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必須要通過學校教育對學生進行生活技能的培養。
(二)適當的生活技能培訓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生活技能是一個人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可以使小學生養成優良的品質、豐富的經驗技能,從而獲得來自親友、老師的贊賞、支持和幫助,也能夠更好地體會歸屬感等一些基于集體產生的情感。學會更多的生活技能,從學生的內在方面來說,學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意味著能夠更容易克服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使學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這是學生自信、自尊等情感的來源,這些情感也會作用于學生的身體,增強學生的免疫力,由內而外培養學生優秀的品格和優良的體質。從外在方面來說,學生能夠借助豐富的經驗和技能,更好地幫助他人融入集體,培養學生在集體方面的優秀品質,真誠果斷、樂于與人交往,促進學生人格品質的進一步發展。
(三)學校創設環境、教師進行指導是培養學生生活技能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學校度過的時間要比在家與家人度過的時間長,因此在情感態度、生活技能等方面也更多地受到來自學校的影響。尤其是小學生,正處于一個心理和生理的上升階段,從教師身上學習生活態度、生活知識,是學生發展的必然途徑。教師始終是學生的榜樣,通過言行能夠影響學生對于生活技能的學習。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態度等也會對學生的各方面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而學校是學生在這一階段成長的主要環境。校園環境中的每個因素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因此集中教會學生一些生活技能,能夠使學生在集體環境中互相學習、互幫互助,提升生活技能的掌握程度。由學生的行為帶動學校的良好氣氛,同時以學校的良好氛圍影響著每一個學生。
(四)教師在生活技能的德育教學中很難貼近學生的具體情況
就筆者的調查和經驗來看,很多教師對于小學德育教育并不是很重視,在生活技能的教學方面有所欠缺。很多教師僅僅把自己的任務放在了教授學生課內知識的方面,而忽略了對學生生活技能、情感態度的培養,從而錯過了基礎教育階段這個能夠使學生學到更多生活技能的關鍵時期。還有很多教師僅僅是將德育教育當做一個形式上的教學任務,而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也只是為了應付檢查,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難以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
二、創新德育生活技能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緊密結合社會生活開展生活技能教育
社會是學生學習和實踐生活技能的主要場所,因此就是要在掌握學生基本情況的同時,將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場景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例如教師可結合早上起床的場景,讓學生交流和討論自己平時起床后的活動,進行一定的小結,然后播放一些視頻,并為學生指出他們不健康、不正確的生活習慣,例如不疊被子、不認真洗漱等,在此基礎上糾正學生的生活習慣,介紹起床后應當做的幾件事情,如穿衣服、疊被子、洗漱、吃早飯、整理房間書包等,介紹正確的刷牙方法、提醒學生衣服要穿戴整齊。并在之后進行調查,讓學生在學習和反復的強化中規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突出重點、進行分層教學,強化生活能力培養
德育教育,尤其是生活技能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保證學生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必要的生活技能,積極的與他人相處,融入社會和環境,就要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挖掘和突出重點,逐步推進生活技能的教學。
對于低年級的同學來說,教師可以開展一些基礎的生活技能教學,增強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穿衣服、系鞋帶、疊被子等,同時鼓勵學生幫父母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如簡單的整理房間、澆花、清洗小件衣物等。面對幼兒園生活與小學生活的巨大的變化,為了讓學生盡快適應新環境,并投入學習,教師要開展分層教學方式。通過一些小的測驗,全面了解學生已經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選取其中比較重要的知識進行教學。而對一些高年級的同學來說,他們基礎的生活技能掌握程度較高,因此可以對他們進行一定的社會化培訓,例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服務,積極保護環境、愛護動物。同時也要教會學生保護自己的生活技能,例如正確使用家電、注意食品衛生、注意交通安全,保證身體健康,為學生初步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大力開展游戲化教學,培養學生競爭意識
競爭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學生要融入社會,首先要適應競爭環境。再加上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注意力容易分散,喜歡游戲,因此教師要開展有一定競爭性的游戲化教學。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生活技能,也能夠使學生在大大小小的競爭中,開發自己的潛能,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面對困難的勇氣和積極的態度。
例如在正確使用家用電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簡單的知識教學轉化為競答游戲,讓學生進行搶答。設置問題需要注意題目的難度,例如:可不可以濕著手摸電器?如何正確使用洗衣機、電視機?雷雨天氣是否會影響電器使用?等等,為學生積極創造條件,培養學生競爭意識,促進小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自我,學會合作以及與其它與人相處的正確方式。
(四)教師要加強與學校家長之間的聯系、互動和配合
家庭也是一個學生生活技能的很好的實踐場所,因此教師要與家長緊密聯系,讓學生所學的生活技能不僅能在學校得到鍛煉,也能夠在家中得到實踐,并內化為學生的內在行為和心理。同時教師要做好家長工作,促進家長更快轉變教育觀念,改變對孩子的溺愛和錯誤的教育方式,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和自由,雙方合作提高培育學生的生活技能的效率,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例如在高年級的德育教育中,教師鼓勵學生自己清洗衣物,十分需要家長配合教師的教學,讓學生自己清洗襪子、書包、小件衣物等,而不是一味包辦,使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生活技能空有理論和想法而難以得到實踐,仍然難以改變學生的心理惰性和依賴性格。家長需要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發掘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的自理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結束語
生活技能教育是當前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讓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學習、生活、身心的全面發展。廣大教師應該積極改進生活技能教育的措施,助力學生成長,撐起學校德育新天地!
[ 參 ?考 ?文 ?獻 ]
[1]吳夕龍.小學德育活動化教育方式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視界,2018(09):36-38.
[2]浦慧盈.加強小學生生活實踐技能課程研究的重要性[J].才智,2017(02):31.
[3]張紅霞,李志杰.如何培養兒童的生活技能[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24(0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