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新
摘 要: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從中得到學習的樂趣就要求教師不能只根據教案在講臺上獨奏,課堂教學最大的特點是教與學的相互交替,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往,在交往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起主體作用的是學生。課堂是師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場所,教師不能只傳授知識,還應結合自己的教學把獲得這種知識的方法、程序、思考問題的策略也傳授給學生,使學生不僅通過教學獲得知識,也獲得認識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才能學會學習,從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以學生為本;課堂教學;趣味性;探討;方法
一、創設迎合學生心理需要的教學情境,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此話揭示了一個道理:無論學習什么,都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學進、學好、學透的目的。因而中職數學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應當時刻關注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迎合學生心理需要的教學情境,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一方面要把良好的學習方法有意識的融進教學方法中,把自己的學習體會融進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從而使學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高超的教學技巧,流暢且幽默的語言表達,機智且靈活地組織課堂教學以及對教材獨到的理解都能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學習氣氛,使教師和學生雙邊的積極性都受到激發。美國 教育 家布盧姆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性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更加輕松、更加迅速。”因此,教師應創設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克服畏懼數學的心理。使學生既有敢說敢問的勇氣,而又不感到緊張和壓抑。平等對待學生,讓師生溝通的渠道暢通無阻,這樣,學生才能在快樂中學習。
二、提倡以學生為本,促進共同發展
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數學總體水平較差,而且每個學生的數學水平參差不齊,突出表現為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缺乏自信心、沒有成就感、學習能力比較低。針對中職學生的特殊情況,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本,和諧發展。教育要面向全體,其根本就是要求對每一位學生負責,讓每一位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于不同的學生要因人而異,區別對待。這就要求教師要盡力去了解學生,研究學生,解決學生本身存在的心理障礙,要耐心地鼓勵、引導他們去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興趣、特長等方面的個性差異,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有區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實施因材施教。實現不同的學生都能盡最大努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只要他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哪怕只是一點點。最終達到讓一些學生能“吃得了”,又能讓一些學生能“吃得飽”,實現“差生”轉化、“中等生優化”、“優生”深化發展的目標,這就是我們教育的成功!
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從中得到學習的樂趣
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從中得到學習的樂趣就要求教師不能只根據教案在講臺上獨奏,課堂教學最大的特點是教與學的相互交替,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往,在交往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起主體作用的是學生。課堂是師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場所,教師不能只傳授知識,還應結合自己的教學把獲得這種知識的方法、程序、思考問題的策略也傳授給學生,使學生不僅通過教學獲得知識,也獲得認識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才能學會學習,從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四、重視數學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厭惡數學,害怕數學,主要原因是缺乏數學意識。教師要根據學生、學校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做到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地培養數學意識。教學內容要讓每位學生從不同程度上能聽得懂、做得了。課堂上、課余時,教師要不斷地鼓勵學生、表揚學生,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進一步在學生渴望學習的基礎上給學生傳授數學知識,介紹學習數學的思維方法,使他們形成科學的、正確的數學觀。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喜歡上數學、想學數學、要學數學,自覺地做學習的主人翁。長此以往,學生的數學意識就會增強,他們會有意識地運用數學思維方法來處理一些現實問題,也會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與數學無關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只有學生達到這一層次,我們才可欣慰地說,“我們的教學目標完成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體現“要給學生授之以‘漁’而不是只授之以‘魚’”這個道理。
參考文獻
一、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論文期刊參考文獻
[1]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初探.《科教文匯》.2014年18期.景建軍.
[2]談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才智》.2014年32期.張偉明.
[3]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網友世界·云教育》.2014年17期.張偉明.
[4]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的改進.《考試周刊》.2010年52期.刁仁勛.
[5]對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的思考.《職業教育研究》.2006年7期.司主明.
[6]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的探討.《亞太教育》.2015年20期.藺慧如.
[7]交流的平臺改革的盛會記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2004年31期.席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