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辰
摘 要:新的課程教學標準賦予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更沉重的責任,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成為了廣大教師必須要落實的任務。教學目標有所變動,那么教學的策略也必須有所調整,本文將在信息素養視角下,談一談如何實施小學信息技術教學。
關鍵詞:信息素養;小學;信息技術教學
引言
信息技術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它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技能,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最終服務于現實生活的,有很高的實用價值。以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為出發點,教學的目標要調整,傳統的教學方法要改革,教師首先要對信息素養的內涵有準確的把握。
1.信息素養的內涵
通常來講,信息素養,是指個人對信息的需要以及對信息活動的看法、獲取、分析、應用等能力。它是一種在個人需要前提下,所產生的對信息的態度。信息素養一詞,最早是由美國的保羅·澤考斯基在1974年提出的,其內涵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的發展不斷得到充實和豐富?,F在的具體含義是指:有能力從各種不同信息源(圖書館、國際互聯網等)獲取、評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識、信息觀念、信息心理等方面[1]。
2.信息素養視角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策略
2.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不僅要讓他們學會,會學,還要想學、樂學,學習興趣是最基本的前提。當學生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產生了濃厚的探究欲望,建立起了良好的學習態度后,接下來的教學任務就能夠順利實施了。小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認識還處于懵懂的狀態,教師怎樣去設計教學,決定了這門學科最終留給學生怎樣的印象。剛剛接觸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時,學生難免會覺得無從下手,教師應該在這些難懂的知識點中融合一些有趣的元素,打響開篇的第一炮,也為學生打下興趣基礎。
例如,在認識鍵盤時,主要是讓學生熟悉鍵盤,為后面的指法學習打下基礎。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通過猜謎語的游戲來進行課堂導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這樣來打迷:“有戶人家真奇怪,房子區域分四塊,有的面積大,有的面積小,有的成員多,有的成員少,別看他們不起眼,少了他們真麻煩?!贝蛞粋€電腦組件。隨即拿出教學課件,學生們回答:鍵盤。教師從謎面上就暗示了鍵盤的重要性與區域分成[2]。這樣的課堂導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2.2整合教學資源
對待信息技術這樣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學科,教材中的內容只是教學的參考,而不是唯一,教師應該搜集更多豐富素材,整合課內外教學資源,在拓寬教學面的同時,讓學生將課本知識更好的與實踐相結合。
例如,與教材配套的光盤資料,由于存在與教學內容的一致性特點,與教材中的內容貼合程度較高。還可以合理的利用網絡資源。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資源數據庫,不僅資源海量化,而且內容形式也多樣化,包括視頻、動畫、音頻、圖像等內容,可以體現教學內容的新穎??紤]到信息技術更新速度較快的原因,而教育資金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入有限,因此不能單純地依賴硬件方面的投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要學會創造教學資源,根據教學內容來開創組合優勢,如通過在網絡上下載一些資源,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較為”落后”的平臺來傳達更為”先進”的知識。
2.3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教師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課程內容有不同的教學要求。例如,面對3~4年級的學生,要會感知信息,并且了解信息的各種表達形式,還有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基本運用等,5~6年級的學生被要求學會計算機硬件結構與功能,能解決使用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了解常見文件的類型及屬性,能對文件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等[3]。教師在教學生信息技術理論知識的同時,要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讓他們能夠在實踐中完全掌握理論知識,將來遇到相似的問題時,可以有能力解決。例如,讓五六年級的學生做一份簡單的Word文檔,能夠知道怎么新建文檔,輸入文字和保存文檔即可。理論知識是實踐的基礎,但是實踐才能檢驗理論知識的試金石。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必須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
2.4優化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的形式不應該是單一的,單純根據學生的信息技術作品來打分,對他們進行好與壞的評價,會扼殺學生的創造力,也會打消他們的積極性。教學評價是對學生的鼓勵,目的是為了使他們充滿上進的動力,激發他們的創造力,這也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課堂的教學評價具有導向與激勵的功能,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與綜合素質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教師進行科學、有效、合理的教學評價,能夠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并明確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去努力。教師通過對課堂教學效果的總結能夠更加清晰的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度,有利于教師在教學評價之后對教學計劃做出及時的調整,同時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補充訓練。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變革教學評價的重點,由以前的結果型評價轉變為過程型評價。例如,在教學小學信息技術《走進PowerPoint》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對進入與退出程序、插入藝術字和剪貼畫、插入幻燈片等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還要讓學生深入領會幻燈片制作的各個環節,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審美能力,能夠制作出具有創新色彩的、圖文并茂的幻燈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拓展教學評價的主體,不僅是教師,學生也可以參與,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信息技術學習表現來進行自評、他評或者是小組之間評價等等。
3.結語
教師必須結合信息素養的內涵,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方法、目標和內容進行顛覆性的調整,讓學生能夠在勃勃的興致下,主動學習,實踐應用,得到更多的收獲。在未來,信息技術課程將逐漸發展成為一門核心學科,也將提出更高的教學標準,教師必須做好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蔡曉程.基于信息素養優化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探討[J].名師在線,2019(07):50-51.
[2]包茜.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信息技術創客課程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6):19-20.
[3]黃俊.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0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