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教育教學與時俱進,迎來了新的發展局面。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高中歷史的教育教學也進入了新的發展空間。眾所周知,通過歷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國家的形成背景和文化長廊,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目標設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學習歷史成為高中歷史教師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 高中歷史;教學目標;設計;實施策略
國家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推動著教育教學不斷地進行著改革與創新。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高中歷史教學也要與時俱進,融入時代的潮流,不斷地進行調整和鞏固,實現歷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高中歷史教師要明確自己肩上的重任,結合自己教學的實際情況,并且了解學生的基本需求,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歷史的發展情況,實現歷史教學的飛躍性發展。
一、教學目標設計的必要性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靈魂。由此可見,教學目標在老師的實際教學操作中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幫助教師了解教學的整體內容框架,為教師提供更為明確的教學方向,實現歷史教學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由于學生是教學目標中的主體,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教師可以更加清楚和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促進他們更好地學習歷史,實現歷史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教學目標設計中出現的問題
1、目標不明確
對于實際的教學來說,由于標準不同,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目標和計劃。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有些教師無法正確的認識到這些目標之間的區別,尤其是在面對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時候,經常將二者的概念混雜化,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師課程講解的目標性和針對性的展開,進而導致學生在理解上產生一定的混淆。
2、缺乏標準性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無法根據實際做出一些可測量的行為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教師對學生的實際行為表現無法做出科學準確的判斷,使教師對學生掌握情況無法充分地了解和分析,進而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根據數據進行選擇,不利于歷史課程的展開與進行。
另一方面,標準性的不明確對于學生來說,既不能夠幫助自己了解課程本身的實際情況,指定科學的學習目標;同時,對于學生自己來說,也無法讓他們明確自己掌握的程度與標準,完成學習上的困惑與迷茫。
3、主體地位的模糊認知
教學目標的制定,本質上是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期待,是學生的學習過程的規劃,因此說來,學生是教學目標的主體。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教師占據主體的情況,即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忽視學生的想法和需求,主要考慮教師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效果,這種情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接受效果,不利于歷史學習的進行。
二、歷史教學目標的設計與實施
1、立足于課本之上
歷史教師在重新整合教材的基礎上,要依照課程標準以及教學目的,明確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在明確自己的基本操作之后,教師要將自己所教的內容整合成一個知識框架,而后傳輸給學生,讓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學習內容,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知識的脈絡,進而更加清晰地理解和記憶,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歷史。
2、了解行為主體需求
就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制定來說,其行為主體是它的接受者,即學生。因此,歷史教師在進行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明確他們對歷史的了解程度,在這個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相關學習需求,制定適合學生的相對科學且合理的目標計劃。
例如,教師可以在進行小組調查之后,根據學生的反應情況,對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展開情景演繹,通過這種情景劇的表演情況,既可以帶動課堂的學習氛圍,活躍學生的學習狀態;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歷史,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進而能夠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歷史情況,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的設計安排。
3、科學的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科學的教學方法為基礎。歷史教師應該在明確課程標準及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相關需求,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實現教學目標。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渠道,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例如,教師在講解古代歷史情況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放映相關的歷史紀錄片,通過視頻的方式,向學生提供更為形象且具體的歷史史實。這樣做,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當時的具體情況,拉近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多媒體放映手段的利用,改變了傳統的說教模式,提供了更加有趣的課堂氛圍,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的動力,更好地進行歷史學習,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結語
歷史這門學科,涵蓋的知識面既廣又深,因此,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會有一定的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相關的歷史教師明確自己的教學任務,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和掌握的情況,而后根據課程標準以及實際教材安排,設計和制定合理且有效的教學目標,進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歷史情況,更快地實現歷史成績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偉國.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教學設計策略[J].歷史教學,2005(11).
[2]李慶滿.淺談歷史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成功(教育),2009(11).
[3]劉春利,傅敏.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國教學設計研究的路徑與方向[J].教育科學研究,2012(03).
[4]梁平.新課改理念下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方法[J].新課程(中學),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