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周麗 姚海萍
摘 要: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鹽城市建湖縣作為中國共產黨革命根據地之一,也擁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近年來,全縣積極加強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利用,但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只有正確處理好三者的關系,才能最大限度釋放紅色文化資源的能量,使我們真正領悟到它的魅力。
關鍵詞:紅色文化;重要意義;成效與問題;對策措施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革命文化是中國革命實踐的光輝產物,是中國特有的文化,也稱紅色文化。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紅色文化,他多次指出,“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一、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意義
紅色資源是中華民族歷史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它所承載的歷史,是中華文明史中最光彩照人的篇章。每一個地方的紅色文化資源都記錄著當地重大的歷史事件,擁有豐富的民族精神內涵。
建湖的紅色文化是廣大黨員干部開展黨性教育的獨特資源,對于教育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永葆政治本色等有著重要的作用。它也讓廣大青少年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接受紅色教育的洗禮,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然,它也是一種旅游資源,有利于帶動城市經濟發展。我們應深入挖掘、保護利用好鑲嵌在建湖各個角落的紅色文化資源,展現建湖的獨特魅力,擦亮城市品牌。
二、建湖縣紅色文化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成效與存在的問題
多年來,建湖縣著力挖掘本地紅色文化資源,切實保護并傳承好建湖紅色文化,讓紅色基因在水鄉大地上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建湖縣高度重視境內革命遺址的保護、利用和開發,建設了一批紅色教育基地。目前,全縣已建成華中魯藝抗日烈士陵園、陸秀夫紀念館等2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縣烈士陵園、圖書館、抗日民主政府舊址、九龍口風景區等8個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喬冠華故居、蒹笳詩社、白果烈士紀念塔等17個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建湖縣十分珍視前輩先烈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經過收集和整理,先后出版了《水鄉壯歌——建湖人民革命斗爭史》、《串場濤聲——鹽阜人民抗日斗爭故事卷》、《建湖紅色記憶》、《建湖革命史料》等一批紅色書籍,講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建湖大地的風采、底蘊和人物,進一步放大紅色教育基地的示范效應。
雖然近些年建湖在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造成紅色文化資源極大的浪費和破壞。
1、紅色資源的保護力度不夠
紅色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我們在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時,發現有人會對文物進行無意識地觸摸、倚靠,一方面是館內還未健全好保護設施,另一方面是人們自身對這些紅色資源缺乏保護意識。而更為嚴重的是,一些紅色文化遺跡,保存環境差,安全系數低。比如建湖的十頃蕩,地處偏遠,交通也極為不便利。舊時的十頃蕩水質清晰,水生動植物繁多,葦草茂盛。20世紀60年代初建湖大辦農業,十頃蕩被開發成溝河農田,后又建起了工廠和居民住宅,現今連蘆葦都不復存在。河道旁只有一間低矮的小屋,陳列著當年的照片,卻很難讓人們感受到那種氛圍,失去了戰爭年代的韻味。
2、紅色故事的發掘力度不夠
紅色文化遺址都有著豐富感人的背景故事,是進行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素材,但是建湖的紅色教育基地大多分布散亂,規模較小,單獨開發難度大。紅色資源的宣傳集中在個別教學點,背后的故事挖掘也不夠深入,例如華中魯藝烈士陵園老生常談的九女投河事件。對于其他部分教育基地未進一步完善,致使背后的故事不能被人們所知曉。
3、紅色文化利用效果不突出
目前,建湖縣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在展示形式上,大多是以傳統平面靜態形式的展覽、陳列為主,表現手段落后,缺乏新奇感受。在講解員的講解中,人流穿梭于各個展館,快速地走過一排排的文物展柜,一面面的照片墻。在這種狀態下,一目十行地瀏覽使這些歷史變成了浮于表面的“展示品”。傳統的展示、講解已經不適應現代市場的需求,如何觸達人們的精神世界,成了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三、因地制宜做好建湖紅色資源地保護、開發與利用
紅色文化作為一種具有巨大利用價值的資源,人們在利用過程中一方面要做到物盡其用,全面、科學地開發利用;另一方面則要做到注重對其的保護,真正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1、政府加強對紅色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要使紅色文化資源的得到更有效的開發和保護,政府必須發揮主導作用。首先,要成立相應機構,加大對紅色文化研究的投入力度,將紅色資源的開發、挖掘與旅游產業結合起來,做到政府主導,物盡其用。其次,政府要加大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力度,推動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規范化、法制化。加強監督,對有損或破壞紅色文化資源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罰。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和利用,防止對紅色文化資源的誤解、歪曲或濫用。
2、紅色教育基地要與時俱進,釋放能量
革命文物和歷史資料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紀念館應該利用一切途徑,對資源和線索進行搜集,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精神與故事,讓文物資料開口說話。
紀念館在展陳時,也應做到與時俱進。現在,許多地方的紅色教育基地,除了常見的文物、圖片、模型、雕塑等等,還融入了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既烘托了氛圍,又展現了原貌,讓學員們在多媒體的場景中身臨其境,感受那段烽火歲月。
3、充分發揮黨校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作用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我們黨??梢猿浞掷眉t色文化資源,努力把紅色教育基地的培訓學習課程打造成一面新旗幟,以創新的理念和方法開啟黨校培訓教育的新篇章。
黨校教師們更應該加強學習,對建湖本地的歷史和紅色故事進行充分了解。利用當地的紅色資源,以生動現實的故事,深入淺出的語言與培訓者們進行交流。不同于導游們的講解詞,我們要把黨課作為重點,升華教育意義,進一步提升學員們的黨性修養,在精神上給廣大學員補了鈣,充分發揮了黨校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回顧戰爭,目的不在于記住仇恨,而在于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紅色往事和革命文化,對它們進行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從這種崇高的精神中汲取營養、感受力量。中華兒女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好這份紅色基因,綻放出新時代青年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