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陽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行與快速實施,同樣對中職教育提出嚴格的標準要求。由于社會對優秀人才的實際需求不斷增加,知識型人才已然不能充分滿足企業的嚴格標準,復合型優秀人才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中職教育任務不斷加重,班主任管理工作對中職學生學習發展起到十分關鍵的影響?;诖耍疚膶π卤尘跋轮新毎嘀魅喂芾砉ぷ髦械膯栴}做出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班主任;中職;管理工作
社會經濟的快速變化發展,企業對技術性與復合型人才的具體標準需求不斷提高,這也變成中職教育十分關鍵的教育方向,中職學生同樣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不過因為教育資源具有的差異性,使學生能力水平存在這參差不齊的情況。因此中職班主任務必對此加以高度關注和重視,通過管理工作的穩定有效開展,對自身教學水平進行強化提升等方法,確保班主任管理工作能順利開展,使班主任管理可以發揮關鍵作用。
一、新背景下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
(一)管理意識不足
中職班主任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無法有效脫離理念的束縛,以此對班級管理工作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大部分班主任沒有對其管理工作的關鍵作用以及重要性予以充分明確的認識,加之對素質教育的嚴格標準同樣未能做出清晰透徹的理解,導致班主任責任意識以及管理意識存在明顯的不足。此外,少數班主任以為教育教學才是工作的重點,管理工作更多依靠學校或相關處室,同自身存在較小的關系,致使班主任參與管理工作的熱情與積極性相對較低。更為關鍵的在于,班主任缺乏良好的責任心,課堂教學僅重視對知識的傳授,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充分的了解,同學生缺乏足夠的溝通交流,對管理工作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二)班主任結構缺乏合理性
因普職分流比例及送讀職校觀念淡薄,招生數量不足,生源質量不斷下降,加之師資力量方面的嚴重不足,對班主任管理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同時,班主任變得更加年輕化,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無法有效開展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能力存在相應的不足,大部分班主任沒有對自身關鍵職責做出充分認識,開展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此外,班主任學歷水平普遍不高,缺乏足夠專業素養。班主任學歷多以本科為主,且專業并非教育管理專業,這也對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產生不利影響。
(三)管理方法缺乏合理性
傳統教育理念產生的影響,班主任對于學生的管理方法缺乏合理性,存在“優差生”區別對待的情況。其中,對于基礎普遍不好且活躍性不足的學生,班主任管理態度較為怠慢,明顯缺乏科學管理,使學生內心產生相應的壓力以及恐懼。使得處于叛逆期的學生產生厭煩以及反感心理,致使學生對班主任管理工作不予配合,以致對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產生不利影響。
二、新背景下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對策
(一)提高班主任管理意識
中職班主任務必對自身的關鍵作用以及重要性予以充分認識,班主任管理工作同普通教師工作存在本質區別,不但需開展教學,同樣需負責班級管理。基于此,班主任同普通教師相比,承擔著更多的責任。與此同時,強化管理意識,將班主任管理工作當成十分關鍵的任務,積極主動地投身到班級管理工作之中。除此之外,中職學校同樣需對班主任管理工作予以充分重視,對相關班主任管理制度加以不斷優化完善,對班主任薪資待遇做出科學評定,以此使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夠更加高效。
(二)重視對班主任的培訓
中職學校以及教育機構管理部門,應當重視對中職班主任開展業務能力的教育培訓,通過教育培訓使班主任管理水平與能力得到強化提升,以此使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夠得到順利開展,使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與效率得到增強。教育培訓的內容包括思想教育、管理能力以及業務知識等,培訓方式應該呈現出多樣化,如邀請專家學者開展講座、選送班主任參加國家、省級專項培訓及交流學習等,以此使班主任的綜合素養以及管理能力得到強化提升。
(三)改變管理方法
班主任管理班級時,應基于公平、民主的思想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第一,班主任應對傳統教育理念做出全面革新與轉變,并同學生之間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對全體學生做到公平對待;第二,同學生保持良好、緊密的溝通交流,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對學生予以足夠的尊重,并向學生傳遞正能量,使學生能夠樹立起良好的自信,使學生獲得心理方面的滿足感,從而積極主動的配合班主任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開展管理工作階段,應重視對思想理念的轉變,以此使管理效果及質量得到切實提升。
綜上所述,針對中職班主任來講,開展管理工作階段,為使管理效率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務必重視以身作則,對管理理念做出優化與革新,對全新管理理論做出努力學習,以此使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此外,班主任還需重視自身綜合素養的努力提升,發揮班主任的榜樣作用,引導學生對不良心理做出有效調節,構建適宜的學習氛圍,使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以及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邵東瓊.新背景下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7(2).
[2]黃宗玲.新背景下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545(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