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是高中教育重要組成內容,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當前新課程標準極力倡導為學生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因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能力,實現預期課程目標。
關鍵詞:高中歷史;自主學習;教學策略
隨著素質教育全面滲透,傳統灌輸式教學已不適用于現代教育發展趨勢,更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能讓學生深入探究和思考所學歷史知識,并基于理性角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形成縝密的邏輯思維和良好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創造性思維和知識能力,有效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養成課前預習習慣,促進自主學習
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提前做好各項計劃才能有條不紊的推進事件,高中歷史教學同樣如此。預習是歷史教學重要組成內容,通過合理且有效的預習能讓學生對即將而來的學習做好心理準備,最重要明確重難點知識在哪,便于課堂學習中能有重點的傾聽教師講解。與此同時做好預習可以學生在課堂中緊跟教師步驟,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在預習中要先明確該預習哪些知識點并做些和即將所學知識相關習題并能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歷史教師要合理控制學生預習時間,或讓學生準備預習本記錄每次預習內容、時間、做的習題內容、已掌握知識點或自身存在的疑惑,由此一來能促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學情,便于合理調整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效率。
以《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一課為例,高中生對世界古代政制和法律等相關知識較為陌生是,但學生在學習中都聽過:“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甚至熟知古羅馬角斗士和斗獸場等相關事物,教師可在預習階段讓學生借助多種渠道搜集古羅馬政制和法律以及人物等有著緊密聯系的資料,理解羅馬發是人類史上首部系統且完善的成文法典,對近代文明影響重大。由于法律涉及的內容章程、階級性、條例結構等較為繁瑣復雜,單靠教師運用幾個課時無法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因而可指導學生高效預習,促使學生在多重信息資料沖擊下調動參與歷史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一定程度也能培養學生動作操作和自主學習能力,為后續高效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二、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促進自主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充分體現學生個體差異,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實現課程標準提出的整體提升目的。歷史是一門探究已發生事件的學科,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和綜合性,對學生探究意識、合作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均有較高的學習要求。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就能達到這一教學目的。高中歷史教師在分組之前可先向學生準確闡述合作學習目的和具體要求,在尊重學生需求和意愿的前提下協調各個小組,目的在于使每個小組成員學習成績、個性特征等符合互補性和差異性原則。
以抗日戰爭相關知識為例,該章節教學目標即讓學生了解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種種侵略行徑以及中國人民奮勇抗戰的歷程,同時掌握國共在抗日戰爭中做出的貢獻和抗日戰爭勝利意義。教師在具體教學中提出問題:“日本為何要在20世紀30年代對中國發起侵略戰爭?”之后引入日本在1936年制定國策基準的侵略方案和國民黨在1929~1933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的四次反革命圍剿等資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分析教師提供的資料,增強論從史出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原因:“從歷史原因分析得知,日本侵略中國是既定國策。從根本原因分析得知,侵略中國目的擺脫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困境。從現實原因分析得知,受到經濟危機沖擊困擾?!痹诮處熍c學生、學生與學生合作交流下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
三、指導學生正確聽課,促進自主學習
課堂聽課質量關系到學生學習成績,如果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必然有利于促使學生高效掌握知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在正式授課前讓學生準備好筆記本、練習本和教科書,其中筆記本是歷史課堂不可缺少的組成,在于記錄教師講述的重難點知識以及記錄相關題型和練習題等解題方法。最重要能促使學生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教師講授上,提高學習效率。
以《夏商制度與西周封建》一課為例,該章節在于讓學生理解西周推行分封制內容、目的和作用,宗法制內容以及與分封制關系。通過設置情境和問題等讓學生學會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增強探究、合作與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初中時期已學習和掌握夏、商、周等不同朝代的興衰歷程,教師在具體教學中無需過多講述。在具體教學中則由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之后以提問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師生共同整理出夏商周政治制度和特征。在講解西周分封制時,由于該小節是該章節重難點知識,教師以多媒體和設置問題方式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分封制。教師:“西周設置分封制的目的?”學生:“當時西周交通較為落后,初期更是經歷短暫的社會動蕩,為捍衛王室權利和強化統治,特建立分封制。”教師:“如何劃分?”學生:“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之后借助現代多媒體為學生直觀展示分封制,之后教師再次提出問題:“從名義上看,西周的土地都是周天子的,被分封的諸侯需要盡哪些義務?又獲取的權利?”,學生在自主閱讀教材后回答:“諸侯義務分為政治、經濟、軍事”。在講西周宗法制時,該小節整個章節的重點,教師先借助現代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大小宗、嫡長子繼承制等知識內容,再設置問題讓學生聯想宗法制在當今社會有哪些影響力并從辯證角度分析其利弊。教師:“請問何為宗法制?”學生:“周人將血緣連同政治關系相結合”,教師再讓學生自行閱讀教材歸納宗法制作用以及與西周分封制關系,形成系統化學習體系。
總之,自主學習能力是現代教育不可缺少的學習方式,不僅是學生探究知識的重要載體,更是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和健全完善知識體系途徑之一。高中歷史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學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輝寶.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8(7).
作者簡介:丁雨晴(1994.02--),女,遼寧葫蘆島人,研究生,二級教師,主要從事高中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