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榮
摘 要: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和歸宿,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往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大多數都是處于比較被動的位置,這對于中學英語教學和學生自身的發展都有所阻礙。閱讀是需要學生思考、理解、分析、總結的復雜過程,需要學生更為主動探究地學習,才能更好地實現閱讀的有效性,從而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英語教師需要轉變以教師為中心地位的教學理念,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為發展之本進行教學,給學生提供實踐的舞臺。本文就以學生為主體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中學英語;英語閱讀;閱讀教學;主體
英語學科是一門語言類教學,也是一門較為獨特的藝術教學,但是這門藝術并不能依靠死記硬背,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技巧。學生在“愿學”的基礎上進行主動學習,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學英語的閱讀效果。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英語教師的一言一行,教師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中,需要做好相關的指導工作,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設計出更為符合現實教學的方案。以下就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凸顯學生主體性的方面進行分析:
一、導入環節,為學生主體性打下基礎
曾經有位教育學家說過:“每堂課的第一錘需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就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住。”導入環節是教學成功的第一步,有效的導入可以點燃學生的求知欲望。若導入環節出問題,會直接影響學生進入閱讀教學的狀態和表現,所以有效地“調起”學生的閱讀熱情和積極性,才能真正提高英語閱讀效果。
問題導入是對學生思維啟發的鑰匙和動力,英語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對課本內容熟悉,精心設計問題導入。例如,在學習牛津譯林版八年級上冊Unit3“School Life”的時候,該課時是談論“學校生活”的話題,為了吸引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或者收集一些關于外國學校的生活方式的圖片、視頻等,然后show some pictures of foreign school life to students and ask them if they know something about other country’s school life,讓學生對外國學習的生活和自己所處于的學習生活進行對比。當做好導入之后,學生對于學習生活有了初步了解和認知后,英語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fast reading,進一步了解文章內容。
二、活動導入,讓學生產生閱讀的欲望
中學階段雖然是經歷過小學階段的沉積,但是仍然處于發展個性和塑造人格
的重要階段,他們好勝心比較強也特別渴望成功,所以英語教師應該多提供些機會讓學生進行個性的表現和發展。在日常閱讀教學過程中,自由式談話(Free talk)、課前演講(Class Speech)、表演(Acting)等方式導入新課時的教學,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還可以讓學生自發組織教學活動進行分享,例如對于自己積累的英語小故事進行“趣味分享”,這樣都可以有助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牛津譯林版八年級上冊Unit5“Wild animals”的時候,這一單元要求學生掌握“learn to 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和“talk about wild animals from two fields: characteristics and appearance”。首先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野生動物系列的記錄短片進行課前導入,之后讓學生Using the following model to make a short free talk or dialogue,并把相關要求放在投影屏幕上:
A: Which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
B: I like ..... best.
A: Why?
B: Because they are....
A: Which animals do you like least?
B: I like ..... least.
A: Why?
B: Because they are....
通過以學生為主題的對話形式導入教學,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并且對文章的重點句型和單詞進行運用,并對wild animals有了更多的認知,短視頻的播放內容讓學生對wild animals知識進行延伸,對野生動物的種類和特點更加明確清晰,對于英語閱讀教學都有一定的幫助。
三、情境導入,讓英語閱讀教學更生動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已經是現今教學的主流和主要輔助教學資源,情境創設教學可以讓閱讀教學更加生動有趣,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想象和思維。英語教學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于閱讀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優化,并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教學氛圍下更好地進行閱讀教學。
例如,在學習牛津譯林版八年級下冊Unit2“Travelling”的時候,信息技術就很好地填補了教師對著書本滿堂灌的缺陷,實現了對旅游景點多方位的真實展示,情境創設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更好地開展閱讀教學。英語教師在選擇視頻短片的時候,選取一些較為簡單且帶有英文字幕的旅游景點介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領學生進入這個課時的課文閱讀教學。熟悉的情景創設可以激發學生進行主動交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對于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一定的提升。英語教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以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
總的來說,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英語教師需要謹記“一切以學生為主”,從思想上意識到學生主體性的重要意義,并從實踐教學中不斷完善總結,選擇更加恰當的教學方法,成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更好地進行英語閱讀教學。高效的英語閱讀教學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需要關注每個學生的真實情況,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參考文獻
[1]張麗. 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如何凸顯學生主體性[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8(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