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木玲
摘要:新課改后,教育部門對教育行業(yè)的要求逐漸提高,學校應根據學生的需求不斷對自身的工作進行改進,進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班主任在學生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僅要求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還要管理學生的生活,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對學生進行疏導,確保班級的正常運行。新形勢下,為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潮流,班主任應加強對班級管理方式的創(chuàng)新形式,以此提高班級管理質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實踐
新形勢下,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方式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因此,班主任應積極對自身的班級管理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時應充分理解班級管理工作的內容及特點,根據班級的運行情況及學生的學習需求對班級管理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在班級管理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快速發(fā)展。
一、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工作內容和特點
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方式創(chuàng)新工作中應全面地了解相關的工作內容及工作特點,以此提高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工作的質量。班主任在創(chuàng)新工作中應加強對學生的知識教學,并且在教學工作中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班主任在工作中還要應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另外,班主任在教學工作中應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在教學工作中通過自身的行為處事方式為學生樹立榜樣,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
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
(一)關愛學生,拉近師生距離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工作中應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加強對學生的關愛,保證學生在完成任務時可以體會到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愛,通過班級管理為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應減少對學生的批評,降低學生對班級管理事務的抵觸,保證班級管理事項可以順利進行。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時,班主任應引導學生進行改正,并對其進行適當的鼓勵,以此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
(二)一視同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
班主任在班級事務管理工作中應重視公平的重要性,只有做到一定的公平才可以提高班級學生的團結性,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在班級管理方式創(chuàng)新工作中班主任應做到公平公正,注重對學生個人的尊重,保證學生在學習及班級活動中可以展示自身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發(fā)展速度。另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發(fā)現問題時應全面了解問題出現的原因,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解決,進而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
(三)包容學生,給予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提高自身的耐性,小學生會在日常生活中會出現較多的問題,班主任應包容學生,給予學生改正的機會,減少此類問題在學生未來學習及生活中的出現。而且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明確自身的榜樣作用,要通過自身的行為處事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影響,并且以學生的角度考慮相關問題,消除師生之間交流的阻礙,進而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
(四)尊重學生,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應積極轉變自身觀念,堅持平等原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確保學生能夠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懷,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支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進而降低班級管理的難度,加快班級管理的進度,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應注意詢問學生的意見及訴求,對以往的工作進行分析,對管理工作進行適當變動,并充分考慮到教學目標及實際情況,以此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五)打造學生管理團隊
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學生管理團隊的建設,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確保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班主任應根據工作需求對學生管理團隊的結構進行合理設置,對管理團隊人員的職責進行細致劃分,并制定和完善相關規(guī)章制度對學生管理團隊工作進行規(guī)范。班主任應定期對學生管理團隊工作情況進行審查,根據工作情況對學生管理團隊進行獎懲,激發(fā)學生管理團隊的工作積極性,促使管理團隊工作,進而確保學生管理團隊能夠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出自身作用。
(六)完善班級管理制度
班級管理制度對管理工作的開展有著直接影響,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高效有序開展的基礎和前提。因此,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應積極完善相關規(guī)章制度,從制度層面對班級管理工作進行規(guī)范,進而促使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質量的大幅提升。在制定和實施相關規(guī)章制度時,班主任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并根據實際情況對班級管理制度進行調整,確保班級管理制度符合實際工作的需求,進而為班級管理工作提供制度層面的保障。
(七)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
家庭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降低班級管理的難度。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應和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lián)系,通過與學生家長交流了解學生的性格和愛好,為后續(xù)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而且班主任可以通過交流向學生家長傳授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為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教師可以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及時向家長通報,并要求家長對學生進行教育,以促使學生能夠在后續(xù)班級管理工作中積極配合班主任開展工作。
三、結語
小學班主任在工作中應對管理工作內容及特點有著全面了解,通過加強對學生的關愛,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公平對待每個學生、提高對學生的包容、提高對學生的尊重等措施加強對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以此提高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而且在設計工作中班主任應注意通過打造學生管理團隊、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等方式進一步提高班級管理水平,保證班級管理工作可以緊跟社會的發(fā)展。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周碩潔.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J].文學教育(下),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