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區域游戲作為對幼兒進行教育的自主活動方式,是幼兒進行自主學習、自我探究和發現的教育方式。唯有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方能更好的實現區域游戲的學習教育功能,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學習和探索能力,促進其科學健康成長。本文分析教師指導幼兒區域游戲行為存在的問題,給出提升教師介入區域游戲指導水平的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幼兒區域游戲 教師指導 問題及對策
1引言
愛玩是幼兒們的天性使然,區域游戲教學更是符合幼兒科學成長和發展規律的良好教學方式,幼兒們通過區域游戲感受其中的樂趣,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探索學習,一起熟悉周圍的環境,一起認識世界,在無拘無束的游戲中獲得身心的健康成長。教師作為幼兒教育的主要指引者,對進行區域游戲的幼兒進行科學的指導對促進其成長和發展是尤為必要和關鍵的。如何在區域游戲教學過程中提升教師的指導水平,培養幼兒的多方面能力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2教師指導幼兒區域游戲行為存在的問題
幼兒進行區域游戲的過程中就是在不斷探索認識自我、認識世界的過程,就當前而言教師對幼兒區域游戲進行指導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方面,教師對于幼兒的科學成長規律存在著一些思想認識偏差,在對幼兒區域游戲的過程中過于強調和看中幼兒是否能夠順利完成游戲以及游戲完成的結果是否令人滿意,對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表現和參與程度、是否積極主動的與他人合作或者交流溝通不太注重。另一方面,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區域游戲的指導過程中往往欠缺深入的思考,往往只關注幼兒的行為表現,對于幼兒為什么會如此甚少進行主動的探究,進而造成提出的指導措施過于盲目,缺乏相應的針對性,不能很好地覆蓋幼兒全體。再者,教師對于幼兒游戲的觀察和把握不夠細致,教師很多時候不太清楚應該在什么時候對幼兒進行區域游戲指導是最佳的,最能提升幼兒的游戲教育效果,這就造成教師的指導行為達不到預期成效。
3提高教師介入 區域游戲指導水平的對策
在幼兒區域游戲中,教師的指導行為是一種教育教學藝術,教師應當全方位對幼兒參與區域游戲提供指導,并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適當控制,調動幼兒進行游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更好的發展,發揮教師指導行為的有效價值。
3.1 準確把握指導介入時機
教師介入幼兒區域游戲需要以細致的觀察為前提和基礎,在指導幼兒區域游戲的過程中,有些教師經常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去揣測幼兒的需求,不善于通過細致的觀察來把握有的實際需求。要想真正發揮教師指導行為的最大價值,教師就應當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觀察幼兒的游戲過程中,而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抱著積極的心態、以發現的眼光,去觀察幼兒在進行游戲行為時表現出來的閃光點和困難點,進而制定有針對性的指導方案;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留心觀察幼兒的表現,包括幼兒的行動、言語、交流以及幼兒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對幼兒的喜好和興趣進行充分的了解,如幼兒喜歡玩什么類型的區域游戲以及最常用的游戲材料有哪些等。
在區域游戲中,有的幼兒可能會選擇超出自身認知水平的材料,有的幼兒也可能選擇低于自身能力水平的材料,這時,教師就應當認清幼兒選擇時存在的自我認知不足,又或者認識到幼兒有興趣對難度較高的游戲進行挑戰,這就需要認真的觀察,針對游戲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運用正確的方式對幼兒做出指導,并緊抓這一時機支持或引導幼兒的游戲活動行為。
3.2 給予幼兒自主活動以充分的支持
幼兒年齡小,很多時候都會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進行游戲,在區域游戲的過程中常常因為意見的不統一而產生沖突。教師指導幼兒的區域游戲能夠在幼兒面前展示教師的態度,幼兒能夠從教師的態度中判斷出教師對自身行為的肯定或否定。在進行區域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幼兒遇到困難,這時,教師不應當急于介入指導,應當耐心等待,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自主探究,并自主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幼兒感覺到教師對自己自主能力的支持與肯定。而這種等待并非是“無所事事”的等待,而是出于對幼兒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這一重要目標。教師的指導行為介入應當選在幼兒自主探究興趣降低甚至是快要消失的時候,這個時候給幼兒以正確的指導,引導幼兒在解決問題中完成游戲內容,實現指導行為的最佳效果。
3.3 不斷反思以提升區域游戲指導能力
在進行區域游戲指導時,教師需要不斷進行反思,這樣才能夠提升自身的指導能力,促使教師對自身的指導行為及其效果進行客觀評價。在區域游戲中,幼兒行為產生的問題大都是由年齡、性格、環境等因素導致的。若是教師能夠有意地注重自身指導行為對幼兒游戲的影響,例如在實踐中積累指導經驗,并對以往的指導方案進行反思,對幼兒的游戲表現及發展規律進行總結,這對后續問題的處理來說是一種很有效的參考。
3.4 鼓勵幼兒的互動交流,尊重幼兒的主體性
在幼兒區域活動中,幼兒不僅要與教師和區域環境開展互動,而且幼兒之間也會發生多樣化的互動交流,這對幼兒能力的發展來說是十分有益的。幼兒之間有著相類似的天性,彼此之間又是平等交流的關系,幼兒更容易聽得懂同伴的語言,這樣他們之間能夠進行自由、開放的交流,有利于發展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例如,在進行區域游戲的過程中,雖然教師做出了正確的指導,但是有的幼兒仍然在搭建城堡的過程中遇到困難,這時,其他幼兒就可以指出他的錯誤并幫助他完成游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充分的關注,但不要急著介入指導,讓幼兒在互動交流中完成游戲任務,這就是所謂的“放手”,這種自然的模式比教師的直接指導更能發揮出良好效果。
4結語
區域游戲作為提升幼兒認識自我、認識世界、提升探索能力的教育方式,教師要做一個合格的指引者,應當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給予幼兒較大的自主權,認真細致觀察、積極溝通和交流,不斷提升游戲設計和指導水準,將游戲的教育功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讓幼兒在游戲中收獲快樂和知識,促進其健康科學成長。
【參考文獻】:
【1】 李潔、方建華:中班幼兒表演游戲中教師指導行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8(02)。
【2】 伍玉華:幼兒區域游戲中教師指導行為策略,江西教育,2017(36)。